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這屆家長太難了!

身邊總會有這樣的聲音

做孩子的時候,有任何問題都是自己挨批

很少有人去責怪家長,而到了做家長的時候

孩子有什麼問題,被指責的對象又似乎變成了家長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是的,委屈是難免的

因為有些人現在拼盡全力追求的、為孩子付出的

可能是連自己也未曾得到過的

甚至從來也沒有人教過的“愛”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這就是為什麼“學以成人”研學營

除了讓孩子們收穫滿滿之外

還有那麼多家長告訴我們

他們玩得比孩子還開心

在這裡,他們看到了自己“內心的小孩”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也能夠更好地從孩子的角度

來看到孩子的真正需求

未必是豪華酒店、名貴玩具、奢侈大餐

而是一場從身到心、真正意義上的“陪伴”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學以成人”的“人”,強調的就是,康德所言的“人是自身目的,不是工具”。在這個研學營,孩子更像孩子,無關分數和證書;父母更像父母,無關職位與成就。

1 每一個曾經不被“看見”的孩子

臨水人潔,近荷心香

而身處泰寧的孩子和家長們

更能體會到詩意的棲居,化身生活的藝術家

得益於這座城市自然風光與人文底蘊的滋養

一路上思想火花不斷,創作靈感泉湧

內心表達與交流真實動人

平日裡忽略的那些,被看見了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孩子的精神世界我們無需全部瞭解

但時常需要放下成人已被高度訓練過的頭腦的假想

帶著敬畏之心去體驗

最近讀到的這句話,深以為然

從泰寧研學營回來之後,有媽媽和我說

“這次讓我明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多麼重要!”

媽媽很年輕,有兩個孩子,弟弟還很小

爸爸工作特別忙,但這次依然是排除萬難

擠出了時間陪伴家人參與了全程活動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當四歲的弟弟

在攀爬貓兒山的那天完全靠自己獨立上山下山

一次也沒讓人抱著揹著,我不禁有小小的吃驚

心裡也暗暗讚歎

偶爾會哭鬧的孩子,原來並不嬌氣

當天晚上孩子其實已經很累了

但在飯後居然沒有直接去休息

而是跟著哥哥姐姐們一起聽課

中途實在撐不住睡著了

爸爸進來面帶歉意地把孩子抱走

那個畫面,我覺得很感動,也很溫暖

平日裡, 我們是不是隻看到了孩子的“撒嬌”

沒看到他們的堅強?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有的孩子特別在意清潔衛生

從來沒有意願踏足池塘的淤泥

而當看到其他的孩子那樣歡快自由地在泥田裡

捉龍鰍、抓田魚、摸田螺、採蓮藕

聽到他們時不時發出驚呼

有“獵物到手”時欣喜的叫聲笑聲

也有“獵物”從手中蹦躂逃走時的惋惜長嘆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被一波波快樂煩憂情緒感染

幾個觀望的孩子們也終於下定決心

脫掉鞋襪,真正把腳丫深深踩進了滑溜的淤泥裡

這個挑戰自我的經歷也深深烙進了心上

平日裡,我們是不是隻看到了孩子的“矯情”

沒有看到他們的突破?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這一次

之前不敢上臺表演節目有些扭捏的孩子

在梅林戲劇團的老師問有誰想要上臺表演的時候

居然沒有半秒鐘猶豫舉著手就一溜煙跑上了舞臺

留下同行的媽媽在旁邊又驚訝又感動

有一種突然之間孩子就“長大成人”的恍惚幸福感

看到孩子們都在臺上學得有模有樣

唱做念打,一招一式,配上音樂竟有幾分神似

平日裡,我們是不是隻看到了孩子的“退縮”

沒有看到他們悄悄鉚足的勁兒?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還有一路上想著淘金

在河水裡、礦石中都瞪圓了眼睛

努力要尋覓到金砂或是含金量高的礦石的孩子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得到鑑定專家的肯定答案後

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帶回去給自己的爸爸媽媽

平日裡,我們是不是隻看到了孩子的“淘氣”

沒有看到他們對爸爸媽媽這樣天然純粹的愛?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五歲的小女孩在泰寧古城聞到桂花就問

“媽媽,是什麼這麼香?”

“桂花?桂花是什麼樣的啊?”

研學中也一路上好多個小問號

聽完《好奇心》一課不但記住了經典的那句臺詞

“人如果失去好奇心,就死了”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還能自己延伸出

只有機器人和死人沒有好奇心

你認為你沒有好奇心

但你每時每刻都在發揮你的好奇心

這一段哲思,讓家長和老師都又驚又喜

平日裡,我們是不是隻看到了孩子的“囉嗦”

沒有看到他們無比寶貴的好奇?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有一個頻頻發生的現象

總有些孩子一開始不敢在結營儀式上表演節目

老師讓報節目的時候都說沒有

可是到了當天晚上,看到其他人的精彩表演

看到表演者的積極投入和觀眾們的熱烈反應

沒有報節目的孩子就會悄悄找到主持人說

“我可以加一個節目嗎?”有的甚至是要加好幾個

所以當孩子說自己沒有節目的時候

我們從來不去勸孩子,鼓動他們一定要參加或說些什麼

而是說“好的”,然後靜靜等待上面這一幕的發生

2 每一位自稱“硬核老母親”的媽媽

據說媽媽們的聚會,半場都是“老公孩子控訴會”

中場是“老母親互助安慰會”,下半場才是歡樂聚

但在我們的研學營,一般就是直接進入下半場了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每一個自稱“硬核老母親”的媽媽

常常是動用了各種算法來統籌假期的所有課程

來配合我們的營期(夏令營尤為明顯)

在十一黃金週動用了陸空各種交通工具

想方設法把孩子送到我們的研學基地……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學以成人的媽媽們

愛孩子,但從不溺愛孩子,因為她們懂得

關於溺愛,它是家長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

也就是說,溺愛是家長在滿足自己

“內在缺愛的小孩”並將之投射給孩子

跟孩子真實的需求並沒有關連

以“溺愛”自居的家長

其實看不見孩子的真是需要,更何談愛孩子?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學以成人的媽媽們也基本不會抱怨

我為孩子付出了那麼多

他卻從來不關心體諒我一下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因為這句抱怨說明:第一,父母沒有看到孩子真實感受的能力,只是通過孤獨的自我犧牲的遊戲來獲得價值感,所以孩子也無法發展出關心別人的能力;第二,父母不清楚也不尊重自己的感受,總是表現出“無慾無求”我清楚且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嗎?要是父母經常充耳不聞自己的聲音,不尊重自己的感受,又如何期待孩子能夠理解自己,照顧自己內心深處的小孩呢?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學以成人的媽媽們

在陪伴孩子的一路上

帶著愛,帶著心

而研學只是一個縮影

她們真正做到了

不是因為孩子幸福自己才幸福

而是自己幸福孩子才會幸福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這是一位營員(早早)媽媽在泰寧營結束後寫給孩子們的一段話:

“前幾天,在尚書第看到朱熹的四季詩對聯碑刻時,我想到了他那首著名的《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首詩講的是人要不斷學習,獲取新知,吸收養分,提升自己。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鄉土中國行的路上,在學以成人的路上,我們睜大雙眼去觀察世界,我們敞開心靈去感受世界。半畝塘是我們明亮好奇的眼睛,天光雲影都映在我們的眼中,而源頭就在於我們的內心,這活水既來自於讀書,也來自於每一次的探索,既來自於觀察自我,也來自於觀察和思考周圍的人和事物。這活水更來自於愛,對於人與自然的愛,對於生活的愛,對於萬事萬物的熱愛。多年以後,這幾天的經歷你可能會淡忘,但它卻不容商量地在你生命中刻下了痕跡。我們的人生正是由這些大大小小的痕跡刻印出來的,希望這其中的每一筆中有飽含著努力的汗水,都蘊含著愛的力量。

在人生的路上,我們都是旅人,願你們,我親愛的旅人們,腳步永不停歇,探索永不停止,眼中永遠有光,心中永遠有愛!”

3 每一個不想成為“雲配偶”的爸爸

這裡沒有“雲配偶”

沒有隻在家長群潛水偶爾詐屍的爸爸

沒有肉體在場而精神缺席的爸爸

這裡的爸爸是——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玩起來比娃們還更放飛自我的歡樂

捉魚、攝影樣樣在行的投入

呵護孩子時的鐵漢柔情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拎包、抱娃、處理傷口不在話下

有的甚至是一拖二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還有過於低調、但永遠是寬厚笑容的爸爸

每天和孩子媽“不小心”撞著情侶衫⋯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這裡的爸爸能武也能文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讀一讀下面一位營員爸爸寫的詩詞

你就會發現咱們營真的是藏龍臥虎

《學以成人之泰寧行》——牧遠爸爸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山一程,水一程,

秋風入泰寧,星河點點燈;

晨露重,夜雨注,

金湖趁涼意,曉白數雞鳴;

尚書第,梅林音,

耕讀傳家世,青石送紅屏;

清溪澗,仁壽橋,

大源儺舞狂,丹霞竹葉青;

無人村,殘垣斷,

白鷺曲自高,稻花染歡影;

人間路,半相隨,

韶華如白駒,莫負少年行。

4 每一個想活出自己的人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學以成人”研學營幫助的是孩子,是爸爸,是媽媽,而歸根結底,是“每一個想活出自己的人”。這一次的泰寧營又迎來了我們的老朋友高姐,她身上“返璞歸真”的“真”,與孩子“天真爛漫”的“真”,渾然天成地輝映在一起。只要你讀一讀她寫的下面這篇文章,你就會認同,年齡從來不是停止學習和成長的藉口,“學以成人”,是一生的修行。

《暫別煙雨紅塵》——文輝

古語說,人生有三別,一別青春、二別父母、三別紅塵。暫別紅塵,就是和學以成人一起,告別幾天紛紛攘攘的世俗生活,這就像南朝文學家徐陵《洛陽道》中的描述:綠柳三春暗,紅塵百戲多。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在泰寧這個千年古城,6天的時間裡

孩子們為我們上演了一出什麼樣的

色彩繽紛的大戲呢?

尚書同學與蘇老師,在梅林戲舞臺上

完美演繹了令大家難忘的《貴妃醉酒》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善於觀察的廣州男孩

在尚書第泰寧五魁展館

發現了南宋舉人肖舜諮的肖被寫錯了(蕭)

單飛孩子洪權

趁唯一的一次短暫的古城午飯時間

動用不多的零花錢

給媽媽買了特產桂花糕和花生粘

他說剩下的錢不多了

我說懂事的孩子

我來給你買杯生榨椰子汁吧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深圳來的爸爸,帶著的兩個男孩中的弟弟

我和他一起吸著棒棒冰、一起聊著閒天兒

他問我:你是媽媽嗎?我說:當然。

但我家的姐姐快30歲了,參加不了研學營。他說:我的媽媽也參加不了活動,是因為她在香港讀書,並且沒有住校,每天回到家裡都12點了,特別辛苦呢?

去貓兒山的路上廣州的玥茹同學看到

“水毀路段、謹慎慢行”提示牌後

追上來問我,什麼是"水毀路段"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還有灣灣哥哥、瓜瓜哥哥

大牛哥哥、天天哥哥

時不時都照顧著漂亮聰慧

不到6歲的小妹妹早早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深圳來的姐妹中的妹妹小慧

我們一起坐在謝家坪村國學堂的門口

我做了一個稻草人

她做了一個聖誕樹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北京的兩姐妹媽媽帶著兩個表姐妺小姑娘

她們倆一起唱歌、一起跳舞

一起爭論、一起討論

然後又一起尋求紛爭解決機制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雨彤是位安靜、善良的大女孩,極富包容心

用餐、出行,總是讓著那些小點的同學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上次在貴州黔東南

青島的大男孩張然是媽媽陪著來的

這次泰寧研學,是爸爸陪著來的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說是陪,其實孩子很自立

獨立安排自己的內務

孩子也很自律,凡事禮讓,不與同學爭搶

愛好攝影的爸爸,倒樂得清閒,揹著相機

用鏡頭捕捉孩子們每一個精彩的瞬間

與林老師、吳老師一起

在每晚的睡前時間

為大家奉上一部部演繹出靈魂的大片

又要分手了,我們不想說再見,我們無法忘卻

一起爬過的貓兒山 / 一起遊過的大金湖 / 一起探訪的無人村 / 一起淘金的何寶山 / 一起歇息的仁壽橋 / 我們也無法忘卻 / 腳下的每一寸土地 / 路旁的每一粒石子 / 它們彷彿都已看慣了紅塵與風月 / 對蒼松翠柏、小溪流水不感興趣 / 它們用沉默彰顯著思想的高深 / 只有林溪間剛剛長滿羽毛的小鳥 / 在樹和花的縫隙中來回跳躍 / 獨自享受 翱翔帶來的自由 / 這些小鳥像極了 / 我們這些快樂的孩子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還記得嗎? / 貓兒山爬也爬不完的石階 / 古城中吃也吃不完的小食 / 舞臺上像模像樣的梅林戲 / 稻田裡被我們甩飛的麥粒 / 田壟中我們刨到番薯的滿足 / 何寶山上我們選到金礦的驚喜 / 感謝學以成人社會學導師們 / 是你們 / 讓我們找回險些被汙染的心靈 / 是你們 / 讓我們沒有缺席這一場金秋的精神盛宴

學以成人的林老師、吳老師、蘇老師、黃老師,用他們的睿智、博學、慎思、幽默,把我們從北京、成都、長沙、廣州、深圳、三明吸引到泰寧,帶這些大人孩子們從煙雲似的繁華生活,隱入到自由、簡樸、自然的山野之中。

5 為什麼是泰寧?

在這個研學營

表面上,我們遊歷的是大山與大河

實際上,我們看見的是大美和大愛

這一站,我們來到“漢唐古鎮、兩宋名城”—— 福建泰寧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我們在地質博物苑研讀著岩石的故事

它們用各種形態寫就的地球日記

聆聽歷經億萬年鬼斧神工

卓爾不群的青年期丹霞靜默訴說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在泰寧縣城西南梅口鄉,歷經艱難跋涉

穿越一線天,攀過無數個臺階

終於“吸”到史上最難吸的一隻“貓”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我們在大金湖看見繞城而過的金溪

與山東曲阜的泗水有著驚人的相似

畢竟西流去的靈異,浸潤著天賦的神奇

在甘露寺感受造化、匠心與虔誠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我們在尚書第體會

隔河兩狀元、一門四進士、一巷九舉人

之厚重輝煌

耕讀傳家時的歡樂,激盪著詩書的迴響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我們觀賞了有著

“天下第一團”美譽的梅林戲並親自上陣

感受它將徽調與當地方言和民歌小調

道教音樂融於一體、絢若夏花的魅力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我們看見傳承千年的大源儺舞

摘掉了宮廷舞蹈的神秘面紗

當舞者戴上面具化身神靈

跳著個性鮮明的舞蹈

一場天地人之間的無聲對話

在律動的節奏裡承載著

生活的祈禱和美好的渴望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我們深入農家、走進田野,採蓮,捉龍鰍

團隊合作扎稻草人,體驗豐收的快樂

感受耕讀傳家、詩書繼世的文化傳統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我們品嚐了始於唐朝的擂茶

葷素有別,苦辣酸甜鹹五味俱全

吃起來別有風味

一碗擂茶,是當地人待客的最高禮儀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我們見證了不用石膏不用鹽滷的遊漿豆腐

“以遊成漿”,在老者如撥弄琴絃般靈活

又如划動船槳般有力的手下

一隻木瓢遊動著遊動著,奇蹟便開始發生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我們來到無人的老虎際

這裡的一石一木一瓦

數十棟吊腳樓,都散發著古老的氣息

整個村寨貼崖而建,一面依山,一面懸空

人們需抬頭仰望,才得以看到老虎際的村容村貌

如今人去村空

從中我們能感受社會制度對村落的影響

也能管窺當人類離開後的生態變化

思考“人類的居住和遷徙,因何而變?”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是因為這裡的自然風光、人文歷史

但更多是因為泰寧的風骨

核心依然離不開“人”的因素

僅以這次研學營為例

鄉鎮振興領頭人、梅林戲傳承人

地質科考專家、返鄉創業青年、遊漿豆腐作坊主

拓印世家、淘金老者、認真專業的講解員老師……

每一個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我們從自然中學習,從歷史學習

從非遺體驗中學習,更從“人”的身上學習

我們知道了更多種人生的可能

人這一生,終究是為了活出自己

即使渺小如微塵之微塵

也是宇宙中不可複製、獨一無二的限量版

記得觀影《零零後》的交流會上,我喜歡的潔寧老師分享道,“看完這個影片,我感到的是一種釋然,我們作為父母,作為老師,總覺得自己責任很重大,要做的很多很多,但實際上我們能真正為孩子做的事情其實很少,我們能做的也許就是儘可能活出最好的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而《當我遇見一個人》一書中也說到“面對孩子沒有被層層防禦包裹的心,我們要真實表達出自己的感受,讓孩子自由選擇,成為他自己。別用我們狹隘的恐慌束縛孩子無限的可能。孩子的未來,一定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所及。”

這也呼應了教育學家杜威所言,“如果我們還在用過去的方式教今天的孩子,就是在剝奪了他們的未來。”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願陽光永遠打在你們身上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願與“學以成人”的每一次同行

都讓你看到,更好的自己

更好的孩子,更好的未來

◆ ◆ ◆ ◆ ◆

(文章來源:青少年持續閱讀)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泰寧研學歸來 |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微信一鍵購票 享受門票優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