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橋八大碗,也叫平橋七燴頭,曾是淮安平橋鎮宴會菜的俗稱


平橋八大碗,也叫平橋七燴頭,曾是淮安平橋鎮宴會菜的俗稱

平橋“八大碗”,也叫平橋“七燴頭”,實際上是20世紀80年代之前流行於平橋鎮的完整的宴會菜的俗稱。過去,平橋人家置辦酒席一般用“八仙桌”,每桌設8個席位,桌上按宗族、親眷、鄰里、友朋的尊卑長幼排座位。開席前,先擺好杯、碟、碗、筷、匙,每桌的餐飲具都整齊劃一。菜餚通常情況下連湯帶菜共8道,盛菜用的是清一色的“大匹碗”(後來是大海碗)。所以,這樣的一桌菜被稱為“八大碗”。由於前7道菜,大多數都是燴菜,又有“七燴頭”之說。


據歷史記載,平橋地處運河要津,商業活動活躍,經濟比較發達,但在解放前的苦難歲月中,農村經濟依舊十分貧困。農民租種地主田地,糧食產量很低,正常年份水稻畝產500斤左右,小麥或大麥、元麥畝產三四百斤;如遇天災,稻麥產量則更低。佃農、貧僱農交完租及完成各種苛捐雜稅後所剩無幾。平常生活是糠菜半年糧,農閒吃兩頓,農忙才三頓。即便如此,凡婚嫁、生育,建房、上樑、喬遷,小孩滿月、週歲等喜事,喪葬、“做七”等喪事,當事者都要宴請、答謝親朋好友。雖然當事者的經濟狀況有好有差,宴請規模大小不一,但都要儘量做到有頭有面,以不失對賓客的禮貌尊重。於是,“八大碗”便在平橋約定俗成,只要請客大多數人家都是這8樣,形式一致,內容一致。即使鎮區富商大賈、社會上的頭面人物,因風俗所在,紅白宴請也不脫離“八大碗”窠臼,以免有炫富之嫌。而農村中家庭經濟條件低一等的人家往往只有“六大碗”或者“四大碗”。

八大碗主要包括四葷四素。四葷以肉類為主,分別精選豬肉、鴨子、魚製作而成。四素一般選料為豆腐、黃花菜、白菜、青菜。具體來說,平橋“八大碗”為紅燒肉、紅燒魚、蒸鴨肉、燴魚圓、燴針金、燴白菜、燴豆腐、青菜湯等8道菜。

第一碗是蒸鴨肉。在事先煮好的糯米飯上面碼上片好的熟鴨肉,再上籠屜蒸一下端上桌。整個菜造型優美——鴨肉排列如梳齒、肉飯配合如寶頂,色澤明亮——鴨肉黃亮、米飯潔白,口味醇正——肉嫩飯糯、素樸淡雅,營養豐富。此菜為平橋招待客人的頭菜,有“蒸蒸日上”之意,開頭就是美好的祝福。這道菜上桌子,主人道菜後,宴席方可開始。

第二碗是燴豆腐。豆腐寓意“都富”,十分吉祥。燴豆腐是最具平橋地方特色的菜餚,材料選用平橋生產的鹽滷豆腐、草雞煨湯,燴製出來的豆腐,無論是色香,還是味形,都極具誘惑力,喝一口美味無比。後來豆腐演變為平橋宴席上的頭菜,只有豆腐上桌了,才能開席。

第三碗是燴魚圓。

先用刀將青魚肉剔刺,斬成魚茸,用湯勺將魚糊逐個擠成雞蛋大小的魚圓放入開水鍋中,再用雞清湯燴制,盛入放有白醋、麻油的大碗中。魚圓軟嫩爽滑,湯汁鮮中帶酸,口味清淡,營養豐富。而條件好的人家常常是用燴肉圓代替燴魚圓。魚圓(肉圓)有“三基本”的講究,意為桌上每人三個,不能多吃。魚圓(肉圓)盛碗時,常常見到廚師一邊吹著熱氣,一邊數著個數。

第四碗是燴針金。針金菜就是忘憂草,也叫黃花菜,被視作“席上珍品”,是平橋地方上農家的特產之一,也是平橋人喜吃的一種傳統蔬菜。燴制時,把幹黃花菜水發、洗淨,蔥姜洗淨切末,熱鍋下豬油、配料攪炒,烹入料酒、鮮湯、精鹽等同燒,待燒沸上味後,用水澱粉勾芡,淋入明油,取鍋裝碗,撒上胡椒粉即成。燴針金色澤金黃,香味濃郁,食之清香、鮮嫩,爽滑同木耳、草菇,營養價值高。

第五碗是燴白菜。平橋人的青菜分為白菜、黑菜。白菜葉柄窄長、堅挺而白亮,葉色澤青綠。平橋人把用整棵白菜醃製而成的鹹菜稱為“大咸菜”,以區別於黑菜等切碎醃製的“小鹹菜”。燴白菜時,將白菜洗淨瀝乾水分,百葉切細絲備用,熱鍋上油,油熱後下蒜末煸香,倒入百葉略炒,倒入小白菜,加一勺豬油炒勻,加鹽調味即可。燴白菜素淨、鹹鮮,富有營養價值,常食可保持血管彈性,有防癌抗癌、清肺、潤澤皮膚等作用,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力,延緩衰老,強身健體。

第六碗是紅燒肉。從前能吃到紅燒肉可是很隆重的事情,作為招待賓客的宴席,紅燒肉必不可少。紅燒肉以肥瘦相間的三層五花肉為製作主料,遵循著名美食家蘇東坡先生“少著水,慢著火,火候足時它自美”的經驗,大鍋燒肉,時候一到,肉香飄溢。上得桌來,只見色澤紅潤,醬汁濃郁,肥瘦相間,香甜鬆軟。嘗一口,肥而不膩,酥而不碎,甜而不粘,濃而不鹹,入口即化。真是見者垂涎三尺,食者大快朵頤。於是,喝酒、吃肉交相回應,讚歎、評論此起彼伏,酒席掀起一輪高潮。

第七碗是紅燒魚。紅燒魚為宴席必備大菜,寓意“年年(連連)有餘”。平橋地方上的紅燒魚一般為朝魚(鯽魚)或者鯿魚。紅燒魚色澤紅潤髮亮,鮮嫩鹹香,味道鮮美,營養價值極高,十分誘人。俗語中有“魚一上,沒指望”,意思就是一旦魚上桌了,就不要再想還有其他菜了。平橋的宴席中待紅燒魚端上桌後,廚師往往喊一聲“魚到菜止”,賓客停止了謙讓喝酒,升壺儀式開始,然後大家等待上飯、上湯,宴席漸漸走向尾聲。

第八碗青菜豆腐湯。民諺曰“青菜豆腐保平安”,蘊涵著素樸而雋永的心理學、營養學知識。一道青菜豆腐湯,青菜青、豆腐白、湯汁澄碧,不僅營養豐富,健體安康,能延年益壽,更寓意“一清二白,心底坦蕩”。這道菜是最後一碗,青菜豆腐湯上桌,賓客開始吃飯,酒宴結束。

平橋“八大碗”上菜很有特點:一是上菜是一碗一碗地上,前一碗吃完才能上後一碗;二是上菜講究順序,必須按照順序依次端上桌子,不能顛倒;三是菜餚的順序是葷素搭配的,一道葷菜以後,往往是一二道素菜,然後才能再上葷菜。這樣,葷菜不油腥,素菜不寡淡,與米飯相搭配,吃起來滿口留香,嚥下去回味無窮。

平橋“八大碗”有葷有素,鮮美可口。不僅選料精良,做工更是講究。材料以本地生產的豆腐、黃花菜、草雞、湖鴨、黑豬肉為最好。顏色上講究搭配,色澤豔麗,五彩繽紛,紅的是紅燒肉、紅燒魚,黃的是蒸鴨肉、燴針金,綠的是青菜湯、燴白菜,白的是燴魚圓、燴豆腐。“八大碗”對刀工要求較高,紅燒肉講究方塊,方方正正;切豆腐片要呈菱形,長短協調,薄厚一致。切素講究識菜下刀,錯落有致,寬窄有矩。對火候也有嚴格要求,紅燒肉需要武火(大火)、文火(小火)輪番上陣。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平橋“八大碗”已經被所謂的高檔宴席代替了。據說,我國很多地方的“八大碗”製作技藝紛紛入選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勤勞的、聰慧的平橋人能不能對傳統的“八大碗”進行改良,再加以精心製作,讓平橋“八大碗”從內容到形式煥發新的生機,成為平橋美食的名片呢?

真懷念平橋的“八大碗”啊!

作者:徐愛明、吳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