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運輸化短為長多式聯運穩煤促新,同煤物流朔州公司著力打造綠色物流產業

同煤物流朔州公司堅持“多業並舉,綠色發展”的理念,改造環保不達標的老舊煤站,將敞車發運煤炭轉向集裝箱環保發運,由單一煤炭發運向發運高嶺巖、農牧產品等“非煤”貨物轉變,由公鐵聯運向公路、鐵路、海鐵聯運等多形式聯運轉變,趟出一條穩煤促新、轉型發展之路。

一是集裝箱海鐵聯運塊煤,黑色煤炭綠色運輸。2011年,緊鄰市區的平鐵煤站因環保關停。2013年,公司投資將平鐵煤站改造成大型鐵路物流倉儲中心。一期工程倉儲面積1760平方米,場地存放面積12000平方米,年接轉能力150萬噸以上。2015年,太原鐵路局批准平鐵煤站從事集裝箱海鐵聯運業務,與京唐港聯合,集裝箱發運塊煤,在京唐港中轉下水到南方用戶。4年發運230萬噸,近8.4萬箱,盤活了一個關停煤站,創建了一個綠色產業,闖出了一條轉型發展的新路。下一步,朔州公司將藉助國家“公轉鐵,散改集,海河聯運”的電煤運營模式,進軍沿長江經濟帶電煤市場。

二是建設物流港,服務區域經濟。平鐵煤站2013年從鐵道部獲批糧食、化肥、高嶺巖等“非煤”貨物的發運資格。2017年10月,其作為唐山港(朔州)內陸港掛牌。公司金朔集運站位於朔州城東原火車站第二貨場位置,緊鄰市區,佔地83畝,有兩條各400米長的鐵路線,公司規劃籌建“朔州市物流園”。園區藉助朔州市建設綜合交通格局的“交通強市”、聯貫東西南北的晉西北樞紐城市的戰略,投資2000萬元,建成公路、鐵路、海運聯動,進出朔州貨物承運與倉儲的物流園,帶動晉北地區農牧產品、陶瓷產品、礦石等走出晉北;帶動朔州、晉蒙等地的冷鏈、機械、化肥、瓷磚、新聞紙等回貨在此集散,輻射周邊市場。

三是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打通國際物流大通道。公司秉承“平臺與基地共建、鐵路公路與海運互通,運輸與基地產業互補”的發展理念,藉助我省《關於推動交通物流發展的實施意見》的政策,公路鐵路航空海運與倉儲配送配套,輻射服務周邊承運倉儲單位。立足集裝箱業務,以“南平鐵、中金朔與安莊、北宋莊”4個煤站為依託,逐步延伸擴張,先行先試,建設融合運輸、倉儲、貨代、信息、金融等產業的複合型現代服務業,形成縱貫朔州中部沿線的物流產業帶,打造“大路網、大物流、大產業”的現代物流產業,配合集團公司打造“陸、海、空”物流產業大格局,建立面向全國,四通八達的運輸網絡,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

四是融入國際陸港項目建設,促進物流升級。2019年5月20日,海關總署、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四部委聯合批覆,同意設立大同國際陸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目前,集團公司已簽訂控股大同國際陸港的框架協議,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推進。朔州公司要拿出懷仁宋莊舊煤站、緊鄰市區的金朔煤站與安莊煤站,與集團公司大同國際陸港對接,對接B型保稅物流中心、進口肉類、國家級雜糧檢疫檢測、電子口岸“單一窗口”、海鐵空陸多式聯運接駁區、天津港進口直營商品展示展銷中心、食品加工園區、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普貨倉庫區、綜合配套服務區10大功能,利用國際陸港的平臺優勢、區位優勢和企業的品牌優勢等,實現物流產業的全面升級和發展。

五是共商共建共享,聚集優勢發展。公司推動各方各施所長、各盡所能,通過雙邊、三方、多邊合作等多種形式,創造性地發揮各方的優勢和潛能,互利共贏,聚沙成塔、積水成淵,行穩致遠,共同發展。 童文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