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三体》的一个概念引发的联想

这一次疫情发动的战争,让我想起了一个概念,叫做“降维打击”,源自于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首先我们梳理一下这个概念。

降维攻击有别于降级攻击,两者的区别有点像量与质的区别。如果有人说降级攻击,最多是说两者的水平不在一个层次;但如果说降维打击,则代表两者已经不是在一个共同的认知范围内。

说通俗点,就是说战争已经拉响,已经造成大面积毁伤,甚至于直到结束的那一刻,我们还是没有意识到,对此毫无认知。好点的局面,只是不知道斗争对象或者反击手段,此刻才是引起恐慌的时间段。因此也印证了那几句俗话“无知无畏”、“痛定思痛”,从这里,我们反思到一个意识层面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大众科普的缺失,而且是大众科学先验精神素质的培养。

说到这里,首先谈到一个人类特质,一个我们全人类拥有的特质——害怕心理。试想想,如果没有这个基本的心理做支撑,恐怕人类就早已灭绝,因为一个人在危急时刻的第一本能反应就是畏惧,畏惧过后就是求生,求生的现实需求导致思考,思考大体会有两个思维走向,探索和逃避,这就又造成了两个演化趋向。

单从人类自身的演化来说就足以证明。比如,现如今,为什么会有猴子和人的区别,既然人类是由猴子进化而来的,为什么现如今猴子仍然是猴子,人类却成了人类?那我们细细说来。

人类的远古祖先是猴子,那时候都在树上摘果子吃,大家都一样,然而随着地理变迁,自然因素影响,比如山林起火,地震、干旱等,造成树林面积锐减,侵袭到了猴子世代居住的林地边缘,生存空间被挤压,造成这一区域内食物短缺。当矛盾进一步激化到无可收拾的地步的时候,有一部分猴子为了生存,便选择了逃往更深的森林里,而有一部分猴子反其道而行之,就会从树上尝试着下来去探索林边的草地,那么下了树之后,为了应对随时可能的危险,不得不时时环顾四周以作侦查,使得他双脚频繁地直立,频繁地挺直身体,进而导致双手的解放,现实的需求,比如需要用树枝去掏白蚁窝吃蚂蚁蛋,促使双手灵巧度的增加,开启大脑假借于外物,进而大脑皮层的沟回增加,智力随之激升,最终通过若干年演化,变成了能够运用工具、进行劳动的人类。纵观猴子或猿到人类的过程,演化的决定因素就是探索,那么探索的当初动因就是未知恐惧对人行动的催化。放弃探索的个体,时至今日,猴子仍旧是猴子。

那么我们现在说,现实需求催生了探索的欲望,探索行动又会催生出很多成果,有些成果是有意为之行为的偶然发现,有些成果是无意间的偶然获得,比如现如今人类对星空的主动探索,暗物质的发现,比如当年抗生素的偶然发现,当年化学家发现苯的环状结构居然源于一次梦境,因为梦到蛇咬住自己的尾巴。那么结果无论是偶然获得也罢,必然探索到也罢,前提条件是他的潜意识是处在准备状态的,也就是备战状态。如我们常说的那句话“机会往往眷顾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然而,出成果不一定能出应用。这里面又牵扯到另外一个概念,叫做人类社会的“文化反噬”。也就说原创发源地未必是发祥地。有时候甚至会反噬到本源。要么毁灭本源,要么危及本源导致本源进一步觉醒,促进态变。这种现象在各种领域随处可见,只举个简单的例子,黑火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发源地是中国,但自他研究出来若干年,并没有引起重视,或因此项事物的出现推动社会变革,顶多在盛世的时候,人们将其点燃,街头看着绽放的烟火娱乐而已,但是后来西方殖民者把它压进了金属弹壳中造成子弹,炮弹等等火器,在较短的时间内,将骑士阶层和封建堡垒炸的粉碎,并最终通过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大门,用中国人当初自己发明的东西来征服中国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仅此一例就能说明问题。包括现在我们谈到的“降维打击”这个概念,在中国的科幻小说里出现,但是不否认很有可能反而被其他国家所重视和运用,并运用在“未知领域”的作战。难怪一开始就会在国外荣获大奖了。

有的人说,那就发展技术不就行了,但是,“技术”和“科学”是两码事。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古罗马帝国,古罗马帝国的强大是众人皆知的,无论是军事还是技术,乃至国家版图、影响力,在当时都是无可匹敌的。直到现在我们在古罗马城市遗址中仍然能找到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排水技术,沿山坡由低到高的先进引水技术,叹为观止的建筑技术等等,即便是放在今天,众多技术都是先进的。但是最终罗马还是覆灭了,原因何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当时几代君主都对哲学家、学者、研究者等一大批“无用之人”进行了清除,或驱离、或杀掉,只保留军事人才用以打仗、保留匠人用于城市生产建设、农民用于耕种。从那一刻起,国家在意识层面便停止了对科学的探索,停止了“无用”领域的研究,多年的穷兵黩武,导致了最终的灭亡。这就是只有技术应用而没有科学精神而亡国的典型例子。所以在未来,一旦孩子有了艺术兴趣、哲学兴趣、音乐兴趣、甚至对于历史、数学、等“无用”学科有自己的爱好苗头的时候,请不要阻止,顺天致性,因势利导,因为这些“无用”是终极的“大用”,是“有用”的先导。

中国有自己的古老文化和哲学体系,这个体系不同于西方,西方的体系是学科逐步分化,瞬间见效,针对性强,但由此引导下的发展模式造成了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物种消失等等不可持续现象。而东方哲学重视整体,顺应自然,“生于一但归于一”,这就好比,中年人的保养之道,不做大的消耗,尽量保持原本的机体状态不受破坏,这在人类未来的发展中是具有优势的,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人类倡导的发展模式趋向之一,但反过来说,也容易导致固步自封,不思进取。

结合东西方,每一次人类思想大变革,它的智慧精华或灵感绽放往往植根于古典的朴素哲学。比如,西方的文艺复兴,源于古希腊哲学在欧洲的回归,包括启蒙运动等等。这些,近几百年来已经得到了历史的印证,但目前随着人类整体面临生存危机频度的加快,程度的加深,西方的这些模式似乎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江河日下的地步,除非另辟蹊径,但又似乎不可能。所以未来的风向有可能倒向东方。不妨做一次预测,中国的“文艺复兴”,应该源于先秦诸子百家时期的智慧经典,或者更靠前的古代文明基因和智慧在现代百姓中的回归。中国需要一次史无前例的思想大变革,规模和深度应该远远超过目前所谓的主流文化。这势必有一段长时间艰难的路要走,曲折往复,但意识必须觉醒。借用鲁迅先生一句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

最后,回归到此次疫情带给我们的思考,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意识层面的觉醒,就不能做到先知先觉,没有历史的回顾,就会犯同样的错误,现如今,仅仅是把经济进步当成发展进步的主要指标,甚至唯一指标的话,势必会面临各项危险和自身各方面的短板,甚至面临以前人类未曾碰到过的问题。

只有抛开现有的束缚,离开舒适区,保持敬畏、主动探索,才能有真正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