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再讀《追風箏的人》:別高估別人,別低估自己

▲原創:知白 微信公眾號關注「知白的白」


十年後再讀《追風箏的人》:別高估別人,別低估自己


我是十年前讀的《追風箏的人》,那時候剛上大學。

讀的原因也很簡單:它在各個書單上,常年霸榜。

書很好讀,通宵讀完,暢快淋漓。

如今十年過去了,當時相識的人已多多相離。


再讀此書,感概萬千:原來人生中的大多數遇見,其實最終都在指向別離。


十年後再讀《追風箏的人》:別高估別人,別低估自己

你的父親,不只是你的父親

主人公哈米爾的父親是當地有名的富豪,對孩子有很高的期許,望子成龍。

偏偏,哈米爾卻性格軟弱。

為了得到渴望的父愛,阿米爾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裝作熱愛足球,為了得到認可,拼命獲得了風箏大賽的冠軍。

可是隨著哈米爾的長大,被視為英雄的父親卻日漸衰老。

從阿富汗逃離戰火後,曾經的名流父親只能在加油站打一份工。

甚至,等到父親去世後。

阿米爾才發現,自己曾經最好的朋友哈桑,竟然是父親和僕人老婆的私生子。

雖然曾經告誡過阿米爾盜竊是十惡不赦,不可饒恕的。

可父親他自己卻是一個盜賊,他不僅盜走了哈桑作為兒子本該得到的財富、榮耀和肯定,也盜走了僕人阿里作為男人的尊嚴。

一開始的哈米爾難以接受,直到後來才慢慢釋懷:


我的父親,只是一個平凡的男人。

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小時候,認為父親是頂天立地的英雄,無所不能。

直到慢慢長大,才發現父母也有難處,也有無能為力。

我們往往會產生不快,因為,我們不願意承認他們的不完美。

父母是我們前行路上的路標,也是我們牙牙學步時的模仿對象。

我們曾經的夢想是,要成為像父母那樣的人。

可是等到長大,我們的目標卻又變成了:我這輩子都不要,成為像父母那樣的人。

其實,父母從來沒有變。


是年少時的我們,高估了父母,也低估了自己。


十年後再讀《追風箏的人》:別高估別人,別低估自己


太過用力的關係,是一場災難


好朋友哈桑對哈米爾幾乎予取予求。

當他和哈米爾遭到壞小子阿塞夫挑釁時,即使害怕,他也全力拉著彈弓嚇退阿塞夫。

在被阿塞夫一夥圍堵,要他把風箏交出來時,他卻寧可被凌辱,也要守護風箏。因為他知道,這是哈米爾獲得父親認可的唯一途徑。

當阿米爾臨陣退縮,不想參加風箏比賽時,他給他打氣:“記住,阿米爾少爺,沒有鬼怪,今天是個好日子。”

當阿米爾問哈桑:“如果我讓你吃泥巴,你會吃嗎?”

他回答:“如果你要求,我會的。


這是哈桑認為的最好的友情:為你,千千萬萬遍。

十年後再讀《追風箏的人》:別高估別人,別低估自己

可這太過用力的友情,對哈米爾卻是一場災難。

他太嫉妒哈桑了,對於阿米爾來說,哈桑不過是他無聊時的一個玩伴, 一個唯命是從的僕人,可他卻分走了父親本該獨屬於他的愛。

在恤孤院落成前一天,父親欲帶阿米爾和哈桑去喀爾卡湖,阿米爾卻謊稱哈桑有事無法前去;

當阿米爾目睹哈桑為自己撿風箏而遭人欺辱時,他不是為哈桑挺身而出,而是尋求自保;

為了不讓自己遭受良心的譴責,他甚至建議父親辭退哈桑父子。

在生活中,我們又何嘗少見以怨報德的人呢?


大恩不言謝,深恩幾於仇。

在一段友情當中,如果一方付出過於多,不僅會讓感情失衡,也會讓對方不堪重負。

哈桑奉獻了自己的一切,而哈米爾所感受到的,卻更多的是,自己的陰暗和齷齪。

所以,悲劇才會在此發生。


03好的愛情,看不見汙點

阿米爾的妻子索拉雅,年少時因與一個阿富汗男人私奔,這成了伴隨她終身的汙點。

婚後他們過著幸福的生活,但是卻沒有孩子。

索拉雅認為這是自己的錯。

接下來的幾個月,索拉雅不斷做檢查:基礎體溫,抽血檢查每一種能想象到的荷爾蒙,某種叫做子宮黏液測試的檢查,超聲波,更多的血檢,更多的尿檢。

她甘心醫生像檢查“浴室管道”一樣檢查她,只為了給阿米爾生一個孩子。

索拉雅因為年輕時的“錯誤”,始終心懷歉疚。


十年後再讀《追風箏的人》:別高估別人,別低估自己

但其實真正良心難安的其實是,阿米爾。


索拉雅向哈米爾坦白了自己的汙點,而哈米爾卻掩藏了自己的錯誤。

在愛情中遮掩汙點的那個人,才會真正寢食難安。

書裡說:許多年過去了,人們說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終於明白這是錯的,因為往事會自行爬上來。

直到一個從阿富汗打來的電話,哈米爾重新踏入故土,救下哈桑的兒子索拉博,救贖了自己的良心。

阿米爾給妻子索拉雅打電話的那一刻,在阿米爾和盤托出自己當年的錯和父親的錯的時候。

本以為會被痛斥。

可是索拉雅沒有一絲遲疑,表現出了支持肯定與包容,讓他堅定地帶孩子回家。

這才是我眼裡最好的愛情。


愛情不是純潔無暇,我們在彼此相識之前總會有不為人知的過往。


有荒唐,有錯誤,有愛恨,可那就是人生的一部分。

是這些,讓一個陌生的人成了你最愛的人。

好的愛情,是彼此只看得到對方,根本看不到汙點。


不問過去,彼此坦白過去的錯誤,接受彼此的不完美。


是彼此一直走下去的願望,蓋過了一切阻隔。


為自己,千千萬萬遍


年幼時,我們總是高估了父母,最後難免嫌隙。

年輕時,我們總是看重了友情,最後支離破碎。

成人後,我們總是苛刻了愛情,最後勞燕分飛。

一個真正的成熟的人,往往能做到這三點:


不再渴求成為別人,先愛自己再愛別人,明白指責別人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其實人世之間的一切關係,親情,友情,愛情,都不該用力過猛。


它們就像細細的風箏線,你在下面追,你愛的那個人在天上飛。

1、好的關係,不要用力太猛,風箏線會斷裂。

2、好的關係,要控制好一定距離,我們彼此都要空間和自由。

3、好的關係,是一起成長。風箏飛向天空,你追向遠方。

當然最重要的是,你要成為你自己。

周國平說: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和豐收。

為別人,九百九十九遍就好。

為自己,千千萬萬遍。

願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人生中的明亮星辰。


- END -
#讀書##追風箏的人##豆瓣評分9.0以上#

十年後再讀《追風箏的人》:別高估別人,別低估自己

千萬粉絲編輯,和你一起用心撰寫每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