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那麼多“您猜怎麼著?”老北京最地道、最正宗的小吃長這樣!

沒有那麼多“您猜怎麼著?”老北京最地道、最正宗的小吃長這樣!

最近在網上看小視頻,突然發現有個梗叫“您猜怎麼著?”說完這句話就開始瞎咧咧,我就納了悶了,懂北京文化,深諳北京小吃您發沒問題,您這半瓶子晃盪還在這現眼,是不是太給那些京黑話茬兒了?今兒大磊子就給各位網友正正名,真正的老北京小吃是什麼?是文化!而不是那麼多“您猜怎麼著”的譁眾取寵!

北京的風味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用料講究、製作精細,有口皆碑。清代《都門竹枝詞》雲:“三大錢兒賣好花,切糕鬼腿鬧喳喳,清晨一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麵茶;涼果炸糕糖耳朵,吊爐燒餅艾窩窩,叉子火燒剛賣得,又聽硬麵叫餑餑。”“北京小吃九十九,樣樣叫你吃不夠”。

下面咱們一起看看四九城百年前的小吃攤:

沒有那麼多“您猜怎麼著?”老北京最地道、最正宗的小吃長這樣!

【衚衕裡的豆汁挑子】

豆汁歷史悠久,說是乾隆十八年(1753),北京一粉房偶然發現發酵後的綠豆粉漿生食酸甜可口,熬喝更好,於是漸漸成了北京最獨特的小吃。後來傳入宮中,成了宮廷的御膳。第一次喝豆汁的人對猶如泔水般的酸味難以下嚥,而老北京人竟能喝的上癮,滿處尋覓,非喝不可。喝豆汁時要吃澆上辣椒油醬菜,配上炸得焦黃酥透的焦圈,更顯風味獨到。而且您要知道,另一樣老北京小吃羊霜腸在當時是貧賤人才能吃的,有身份的人吃可是特別跌份的事,而豆汁可是上到王宮貴胄文武百官,下到平民百姓行商走卒都可以在馬路邊上大大方方喝一碗的,這就說明豆汁並不是窮人家的吃食。

沒有那麼多“您猜怎麼著?”老北京最地道、最正宗的小吃長這樣!

【茶湯】

北京小吃——茶湯,用一把冒著熱氣的大銅壺,壺身鑄有游龍,壺嘴是一個龍頭,肚膛內點煤炭,沿著肚膛盛水,茶湯就用燒得滾開的水直接衝入放有茶湯麵的碗內。

沒有那麼多“您猜怎麼著?”老北京最地道、最正宗的小吃長這樣!

【賣元宵的】

在正月十五時,北京講的是鬧元宵,北京吃元宵,南方是吃湯圓,雖然長得差不多,可這個元宵和湯圓是兩碼事。做元宵是把餡撣上水,放到糯米粉的搖出來的,講的是滾一層面,撣一遍水,湯圓則是用糯米皮直接包餡兒。製作方法不一樣。

沒有那麼多“您猜怎麼著?”老北京最地道、最正宗的小吃長這樣!

【賣切糕的】

沒有那麼多“您猜怎麼著?”老北京最地道、最正宗的小吃長這樣!

【餛飩挑子】

餛飩是我國古老的傳統風味小吃,南北均有,四川人叫“抄手”,廣東人稱“雲吞”,北京多呼“餛飩”。真正老京味餛飩,皮薄、餡小,現在賣餛飩用雞精兌水就把您打發了,在以前可是用整雞或豬棒骨吊湯,撒上蝦皮、紫菜、香菜等作料,而且冬菜是絕對不能少的,人們常就著餛飩吃燒餅。

沒有那麼多“您猜怎麼著?”老北京最地道、最正宗的小吃長這樣!

【麵茶攤 】

麵茶是用糜子面熬成糊,淋上用香油調稀的芝麻醬,撒上芝麻鹽而成。最正宗的吃法是手託碗,沿著碗口轉圈“忒兒婁”。現在有的人用勺子攪合一通,滋味全無。

沒有那麼多“您猜怎麼著?”老北京最地道、最正宗的小吃長這樣!

沒有那麼多“您猜怎麼著?”老北京最地道、最正宗的小吃長這樣!

【煮花生】

沒有那麼多“您猜怎麼著?”老北京最地道、最正宗的小吃長這樣!

沒有那麼多“您猜怎麼著?”老北京最地道、最正宗的小吃長這樣!

沒有那麼多“您猜怎麼著?”老北京最地道、最正宗的小吃長這樣!

【賣年糕的】

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徵金銀,並有“年年高”的吉祥如意的寓意。

沒有那麼多“您猜怎麼著?”老北京最地道、最正宗的小吃長這樣!

沒有那麼多“您猜怎麼著?”老北京最地道、最正宗的小吃長這樣!

【賣滷煮的】

北京話把用肉料製出的老湯稱為“滷”,用這種滷汁煮小腸就是“滷煮”。滷煮小腸的滷也要放入肉料。待腸、內臟、肉已爛,在鍋內四周放些火燒一齊煮,因此又叫滷煮火燒。過去賣滷煮火燒都在掌燈的時候出售,挑小擔子,一邊是鐵鍋,下放小火爐,鍋裡面有煮好的五臟及肉和火燒,一邊有花椒油、辣椒油、醋蒜汁等佐料,賣時客人要多少切多少,火燒也是要幾個切幾個。另外,滷煮火燒是從宮廷小吃蘇造肉演化而來的,因為窮人吃不起肉,就只能用下水來做,不過為了說是和蘇造肉有關,一般每碗裡會盛一片肥肉。

沒有那麼多“您猜怎麼著?”老北京最地道、最正宗的小吃長這樣!

【賣豬頭肉的】

沒有那麼多“您猜怎麼著?”老北京最地道、最正宗的小吃長這樣!

【賣愛窩窩的】

愛窩窩外皮用蒸熟的糯米,餡用桃仁、瓜仁、芝麻仁和白糖事先炒好,所以做得之後就能食用。《燕都小食品雜詠》中說:“白粉江米入蒸鍋,什錦餡兒粉面搓。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愛窩窩。”

沒有那麼多“您猜怎麼著?”老北京最地道、最正宗的小吃長這樣!

北京小吃除了“炒肝”、“滷煮”等少數漢民“大教”食品外,大多數都是回民經營的“清真”食品,一些小吃攤和推車上都有“清真回回”字樣。

好吧,這篇文章整理完了,寫了很多小吃,但還是掛一漏萬,其實並沒有那麼多浮誇的“您猜怎麼著?”“蓋了帽了”什麼的,北京人有北京人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文化傳統,短視頻平臺上看的那些並不能夠以偏概全,大磊子最近一直在拍視頻,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一點力量,讓出了北京瓷器之外的外地朋友更加了解北京的文化,別再一張嘴就“您猜怎麼著?”了。

來都來了,就別走了

關注“四九城大磊子”,帶您感受更多有趣又有料的北京城文化歷史

沒有那麼多“您猜怎麼著?”老北京最地道、最正宗的小吃長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