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生活在左,藝術在右

《月亮與六便士》是是英國小說家威廉· 薩默賽特·毛姆的創作的長篇小說,主人公叫思特里克蘭德,這是一個追求夢想,追逐藝術的故事。

在小說中,月亮代表的是詩和遠方,象徵著崇高需要仰望的精神需求;而六便士代表的是現實中的平庸生活。

滿街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六便士是當時英國面值最小的硬幣。


《月亮與六便士》——生活在左,藝術在右


思特里克蘭德是倫敦的證券經紀人,擁有著不低的經濟收入、不錯的社會地位,以及一個美滿的家庭,有著美麗的妻子和可愛的孩子,這已經是普通人夢寐以求的美好生活,只要好好享受生命的快樂就可以了。

但是思特里克蘭德卻突然抽起了藝術的風,他突然想畫畫,單純的想畫畫,純粹的畫畫,不帶任何功利目的的畫畫,也不想做其他的事情,就是每天單純的想畫畫。

這在尋常人眼中是不可思議的,但思特里克蘭德就這樣做了,拋棄美滿幸福的家庭生活。

如果說六便士是思特里克蘭德的現實生活,那六便士就是他的月亮。

為了他的月亮,他毅然決然的辭去工作,離家出走,趕往了法國巴黎,這一個聞名世界的藝術之都。

家人感到不可思議,妻子甚至一度以為他有了外遇,當趕到巴黎一看才發現,思特里克蘭德住在陰暗的小房間裡,吃著發黴的食物,這才發現,原來他,真的只是為了畫畫。


《月亮與六便士》——生活在左,藝術在右


畫畫是他從小的夢想,但是父親認為畫畫不能養家餬口,於是他便從事了現在的職業。

現在的他闡述道:我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游泳遊的好不好沒關係,但是不遊,就會淹死。

這樣看來,畫畫對於思特里克蘭德來說,甚至不是夢想,倒像是呼吸一樣不可缺少的賴以維持生命的東西。

當妻子知道時,她就知道思特里克蘭德回不來了。

如果思特里克蘭德是因為外遇,因為一個女人離開時,他還可能回來,但因為藝術,他,再也回不來了,作為妻子她可以和另外一個女人較量,但她絕對喚不回一個沉浸藝術的靈魂。

就這樣思特里克蘭德在巴黎開始了他的另外一種人生。


《月亮與六便士》——生活在左,藝術在右


他沒有基礎,甚至也沒有天賦,任何人都看不好他的的才華,認為,他不過是瞎畫而已。

但是一個叫施特略夫的人卻對他青睞有加,一直幫助他。

而思特里克蘭德卻對施特略夫冷嘲熱諷,施特略夫久而久之也有些厭煩,甚至一度打算再也不和他來往了。

可就在思特里克蘭德生病時,施特略夫又忍不住來為他請醫生看病,甚至讓自己的妻子勃朗什去照顧他,一開始妻子勃朗什是極度排斥的,可施特略夫逼著她去照顧思特里克蘭德。

在威逼下,妻子勃朗什去照顧生病的思特里克蘭德,久而久之在思特里克蘭德那獨特氣質的吸引下,施特略夫的妻子,開始迷戀上了思特里克蘭德,粗獷的外表,野蠻的氣質,讓人迷失。

當然,這種迷失也帶有對施特略夫的報復。


《月亮與六便士》——生活在左,藝術在右


但是,思特里克蘭德對於勃朗什卻絲毫不以為意,因為他的心裡,就只全部有畫畫。當朋友的妻子和他一起住在他狹小而又陰暗的房間,決定不在回去時,他的朋友施特略夫於心不忍,就把自己的房子讓出,讓他們居住,自己搬了出去。

這在尋常人眼裡看來是荒誕的,但他就這樣做了,因為他不忍心妻子和朋友一起忍受那樣的生活,他也相信思特里克蘭德的才華。

久而久之,思特里克蘭德也逐漸展現了他獨特的藝術天賦,但他卻不會把自己的畫作輕易賣出去,甚至他寧願付之一炬將自己的藝術品燒掉。

到了後來,思特里克蘭德,拋棄了這個可憐的姑娘,在他看來家庭和妻子,親情和愛情都是自己藝術道路上的障礙,責任和情感的綁架都會束縛住自己,不利於自己的創作。

藝術家要的是絕對的自由。


《月亮與六便士》——生活在左,藝術在右


追求自由和追求藝術的思特里克蘭德,開始了不斷的流落,終於他到達了南太平洋的一個名叫塔西提島的偏僻小島,在這裡沒有約束,只有天空的遙遠和大海的廣闊,於是他在這裡定居了下來,並和一個叫愛塔的土著姑娘生活在了一起,二人開始過起了與世隔絕的生活。

在這裡思特里克蘭德開始了自己隨心所欲、無拘無束的創作。

這裡也成了思特里克蘭德人生的最後一站,在這裡他創作了許多偉大的作品,也創作了一幅不朽的鉅作——一幅巨大的壁畫,儘管島上沒有一個人能理解他的價值。

在創作這幅巨大的壁畫時,自己染上了麻風病,瞎了雙眼,最後的時光裡一直照顧他的是愛塔,一直陪伴他的是他最愛的畫畫。

在他病終前,愛塔按照他的遺囑,將所有的作品全部燒燬,甚至沒有留下一根木頭,那些畫作在從來沒有問世,就已經永遠的消失了,在世俗的眼裡來看,這無疑是十分遺憾的,但是在思特里克蘭德來看,他們已經有了他的價值,並且,永不消逝。


《月亮與六便士》——生活在左,藝術在右


威廉華爾仕曾經說過,每個人都會死,但不是每個人都會活過,行至生命的盡頭,死亡早已不再可怕,因為那是生命初時便註定的事,可怕是生而有憾,有夢未追生不如夏花之絢爛,死時自然不會有秋葉之靜美。

思特里克蘭德走的是每個中年人內心都向往的路,但是也是每個中年人永遠也都無法踏上行程的路,現實生活的難以割捨,世俗觀念的制約,已經各種責任和義務綁架,導致他們只能生活在俗世的價值觀念裡。

不過,思特里克蘭德卻走向了自己的追夢之路,詩和遠方的距離會有多遠?不過是一顆心的堅實程度,他用畫筆譜寫出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的畫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