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誰的夢想不是來綁架別人

#閱讀的溫度#

《月亮和六便士》:誰的夢想不是來綁架別人


無聊的時間,最好的消遣不過一本書。近日抽空看完,看了好久的《月亮和六便士》,感慨無限。之前和一位剛成為母親的同事說到這部作品,我說主人公放棄了家庭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她的母性本能說,不管孩子和家人了?她其實是聽懂的,只是想再次確定,初為人母的她知道扶養孩子的不易和艱辛。

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為了自己的理想,放棄了舒適安穩的生活,去追求心中的藝術。活的再卑微,也不曾向生活妥協。讀到後面時,出現了一位醫術高明,前途無量的醫生。醫生也放棄了大城市的好生活,來到一個自己一眼鍾情的小城市過著現實安穩的靜好歲月。和他形成鮮明對比的另一位,一直不如他的人,因他的離去而所有的好機會,提升空間都被擁有,反而過來嘲弄前面那位的傻。

對於主人公來說活的真實,聽從自己內心,追求精神和肉體的自由去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這種追逐自我理想的人,對於家人是自私的,無情的。拋妻棄子是事實,只不過後來的盛名太盛,掩蓋了事實。一個年輕的婦女,帶著未成年的子女是多麼的艱辛。但是,人類的哪一件事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不是矛盾?我們每個人追逐夢想的過程中,父母家庭為我們付出了太多,他們也犧牲了太多,這樣的例子實在普遍。之前看到過一個故事,一個寒門的“貴子”,在某名牌大學的研究生畢業之後繼續考博,朋友親人勸他邊工作邊讀博,年輕人氣盛,一心要讀,最後自己的父親因勞累過度而離世。

父母能有幾個能享子女的福,他們勞心勞力,等子女們事業有成,家庭,工作也是不易。到正真能報答父母時,不是“子欲養而親不待”,就是父母多病多災,難以享受。他們陪我們成功,風雨同舟,但卻不能分享我們的成功!想來自己也甚是慚愧,大學上三本院校,父母拼命供給,現在在外工作,一年見面有限,對他們的噓寒問暖真是很少,實在慚愧。

那些藝術家,很多時侯都是“身後名”,活著時候狼狽,窮困,死了盛名天下。這是他們不知道的,中國古人說過:“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歲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他們這一類人,是世間罕見的,我們不能說不存在,用自己一生的追求,實現了“青史留名”,雖然活著時候窮困潦倒,籍籍無名。中國古代也有好多前賢如此,於我們而言,做好自己的事,一輩子做好一件事,讓自己成功。

人生是無數個選擇的結果,願你選擇無悔,勇敢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與價值。一個夢想的達成,需要多少人的付出和犧牲,好好的生活與努力,才不負那些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