狽論南唐(二六)南唐"五鬼"奸佞橫行,為何中主李璟包庇縱容?

南唐的歷史雖然短暫,也一度成為南方十國中最強的國家,是後周和宋朝最強有力的挑戰者。然而由於皇帝的治國無方和昏庸無能,致使朝中奸佞橫行,南唐在達到巔峰的同時也很快走向衰落。南唐中主李璟執政時期便是如此,他派出軍隊對完擴張,先後滅掉了閩國和南楚,讓南唐在南方橫行一時。可是由於朝中奸佞橫行,黨爭遍地,使得腐敗嚴重,國家政策成為攫取私人利益的工具。於是國家內耗嚴重,國力和軍力被白白浪費,最終走向了亡國通道。然而面對種種失敗,李璟竟然依舊對朝中奸佞包庇縱容,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狽論南唐(二六)南唐

李璟的皇帝繼承於父親李昪,是南唐的第二位皇帝,史書上稱為元宗或者中主。他登基後一改父親李璟修養生息,對外罷兵的治國方略,開始朝四方用兵,南唐很快成為南方最強勢的國家。他派出軍隊滅閩國,吞併南楚,將南唐的國力推上巔峰。然而在內政上,李璟卻治國無方,可以說是昏庸無能才形容。他任命馮延巳、常夢錫為翰林學士,馮延魯為中書舍人,陳覺為樞密使,魏岑、查文徽為副使。而其中馮延巳、馮延魯、陳覺、魏岑和查文徽卻被稱為"五鬼",被認為是朝中奸佞的代表,對南唐的朝政獨斷專行。

狽論南唐(二六)南唐

由於這"五鬼"的獨斷專行,造成南唐朝廷黨爭激烈,很多治國的政策都淪為攫取私人利益的工具。李璟雖然被史書上形容為昏庸無能,但卻並不是笨蛋。實際上他和兒子李煜一樣,在文學上的成就非常傑出,對宋朝文學尤其是宋詞的發展起到重要影響。這樣的人物向來是非常聰明的,他們不會是輕易被矇蔽的角色。而且李璟當了數十年皇帝,能在奸佞橫行的朝廷遊刃有餘,最終還將權臣宋齊丘罷官貶斥,可見其手段也是非常厲害的。可他縱容"五鬼"的行為卻對國家造成巨大傷害,這顯然不能簡單的用被矇蔽的說法來解釋。

狽論南唐(二六)南唐

實際上對於"五鬼"禍亂朝廷的事情,李璟不可能沒有察覺,手下上疏直諫的次數也有不少。可是他一方面把政務委託給皇太弟李景遂和"五鬼",另一方面又拒絕其它的大臣上奏,顯然是主觀的在迴避奸佞橫行的問題。這說明他是知道這些奸佞是禍國殃民和謀取私利的,但又不主動整肅朝綱,那其中的原因應該是非常複雜的。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李璟如此作為,歷史學者們有著不同的意見。在我看來,李璟如此操作實際上是為了自己的皇位。他是在借"五鬼"與權臣相鬥,打著從中漁利的主意。

狽論南唐(二六)南唐

從李璟即位的情況來看,他的皇帝位一直不太穩。李昪篡奪南吳,建立南唐後,他在皇太子的位置上一直很猶豫。李璟雖然是長子,南吳時還是齊王世子(當時李昪為齊王),但卻不是皇太子的第一人選。李昪最早選的是次子李景遷,併為他迎娶了南吳皇帝楊溥的女兒上饒公主。李昪獨霸南吳朝政的時候,他就把李景遷留在朝中輔佐皇帝,把他當作接班人培養。因此李景遷身邊聚集了一大批南吳重臣,其中宋齊丘便是後來的南唐第一權臣。可惜李景遷十九歲就去世了,連個後人都沒有,李昪不得不重新培養接班人。

狽論南唐(二六)南唐

李景遷死後,李璟仍舊不是繼承人選,李昪開始扶持第三個兒子李景遂。李景遂很有頭腦,能拉攏人心,和士人的關係比較密切,很快就接收了李景遷的班底,得到李昪的信任。南吳皇帝楊溥死後,李景遂受命往護喪事,獲得很多南吳大臣的擁戴,於是成為李昪心中又一個繼承人。後來李昪的第四個兒子李景達也表現出卓越的軍政才能,也受到朝中一些大臣的擁戴,具有成為繼承人的機會。因此李璟的儲君位置一直不太穩當,受到各種威脅。儘管他因為齊王世子的地位,在南唐建國是存在成為儲君的優勢,卻不太被李昪認可。

狽論南唐(二六)南唐

李昪覺得李璟文弱,不能夠擔當國家大事。而且李璟的性格偏好文學,常常和江南文人搞文會,對軍政大事表現得很懶惰。後來朝中專權的"五鬼",實際上就是李璟登基前的屬官,都是擅長於詩詞歌賦的文學家,他們後來對宋詞和宋朝文學的影響都非常大。而這些人與李璟簡直是臭味相投,都是不喜歡治國理政的,而且都喜歡奢侈腐化的生活方式。李璟登基後把國家交到這些人手上,造成國家衰落和朝政混亂,是李昪有所預料的。因此在位時,他也曾想廢掉李璟,改立李景遂為太子,可因為朝中局勢沒有實行。

狽論南唐(二六)南唐

李昪在位時南唐已經出現了黨爭的苗頭,只是因為李昪的強勢而不能左右朝政。李昪去世後,李璟即位,黨爭立刻爆發出來。一方面來自於南吳的本土派系勢力強大,又權臣宋齊丘自稱,他們擁立李景遂為皇帝。另一方面作為太子的李璟有法定繼承權,他手下一大幫文學家,都是數百年的江南宦官世家。再加上中立的,來自於北方南逃的士人,如韓熙載、常夢錫等人,都想在新皇帝登基後被重用,所以也介入到其中。這種混亂的朝政局面讓李璟難以處置,甚至能否正常繼承皇位都成了問題。

狽論南唐(二六)南唐

黨爭的對峙讓李璟在李昪死後十餘天都不能即位,宋齊丘等重臣支持李景遂即位。而中書侍郎孫晟則奏請李璟母親宋太后臨朝聽政,阻止李璟親政。可以說李璟這皇位來得也非常兇險,就差沒上演全武行了。後來翰林學士李貽業以"婦人預政,亂之本也"加以阻止,才沒有讓宋太后垂簾聽政。在南唐開國元勳周宗、徐玠等人的支持下,李璟最終登上皇帝的寶座,成為南唐第二位皇帝。但是由於李景遂、李景達等勢力太大,又有宋齊丘等重臣支持,使得儲君之位不由李璟說了算。為了保住皇帝位,李璟不得以在李昪靈前發誓,約定世代兄終弟及。

狽論南唐(二六)南唐

於是李璟"徙燕王景遂為齊王,鄂王景達為燕王,仍以景遂為諸道兵馬元帥,居東宮;景達為副元帥,仍詔中外以兄弟傳國之意",過了兩年又直接將李景遂立為"皇太弟"。於是朝中就出現了前文所說的,李璟不理政事,而朝政都交由李景遂和"五鬼"操控的局面。

李璟這麼做既有主觀上的考慮,也是對朝中形勢的妥協。一方面李景遂在宋齊丘的支持下勢力最大,他不放手也不行。而宋齊丘和李景遂的勾結使朝中權臣當道,李璟很多事情無法做主。另一方面李璟需要與李景遂爭奪朝中勢力,而"五鬼"正好與宋齊丘都是南吳本地派的大臣,相互來往密切,這是可以利用的機會。

狽論南唐(二六)南唐

"五鬼"作為李璟東宮屬官出身,是李璟的心腹,派去與宋齊丘打交道,也能緩和他們之間的矛盾。李璟縱容和包庇"五鬼",一方面是向李景遂和宋丘齊示好,另一方面也在暗中挖牆腳。如此一來,南唐黨爭從水面上下沉到水下,各種暗潮湧動。而由於宋丘齊勢力太大,李璟只能徐徐圖之,南唐國力便在這種暗地裡的黨爭中逐漸衰敗。

其中最為典型的便是,在攻打閩國時,"五鬼"之一的陳覺敢矯詔開戰,戰敗後竟然沒有受到任何處罰。而這些人不但正事不幹,還依仗才學和君主的寵信,肆意欺辱朝臣,專門去幹那些陷害好人的勾當,使得朝廷和軍隊人心動盪。

狽論南唐(二六)南唐

當後周世宗柴榮率領大軍南下時,南唐軍隊面臨著內憂外患。對外有著後周的大兵壓境,內部卻仍舊紛爭不斷。宋齊丘和"五鬼"都打著借戰爭的機會,排除異己,獲得私人利益和權勢,絲毫沒有想過戰爭的勝負。而李璟則擔憂武將集團在戰爭中被宋丘齊所利用,於是派出"五鬼"掣肘其中。在這種帶著鐐銬跳舞的情況下,南唐軍隊又怎麼可能打勝仗?於是我們看到在紫金山之戰中,因陳覺與朱元的矛盾造成軍隊集體叛逃,南唐十多萬水軍一夜之間崩潰的場景。這樣一來南唐的軍隊在戰爭中全軍覆滅,而黨爭的各派也損失慘重。

狽論南唐(二六)南唐

說實話,黨爭鬧到這種程度,已經讓國家危在旦夕了。可這幫人還不停歇,仍舊想著窩裡鬥。李璟借在潤州之戰中崛起的長子李弘冀,先將其立為太子,又趁機挑動李弘冀與李景遂的矛盾,誘使李弘冀殺掉了李景遂。而宋齊丘和陳覺則想趁著國家衰敗的機會,推舉宋齊丘為國家攝政,達到獨霸朝政的目的。

最終還是李璟技高一籌,他利用割地稱臣的機會,挑動嚴續和陳覺的矛盾,借出使後周的鐘謨之手殺掉了陳覺,貶斥了宋齊丘,除掉了即位以來最大對手。可這樣的結果對李璟來說是獲得了黨爭的勝利,但卻是南唐最大的失敗。他留給李煜的只剩下個風雨飄搖的爛攤子,需要面對的卻是陳橋兵變的趙匡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