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影响了我们对事实的判断

心理事实千差万别,这是一个不证自明的事实,但是却也最容易被人忽略。一个对话者真正成熟的标志,就是他能够彻底地抛弃“我可以被懂得”“我明白他的意思”的自负,在每一次重要的对话中,都以“小心翼翼”的心情,去尝试表达自己,尝试理解对方,让每一次对话都发生真正有意义的交互。

那么是什么影响了我们对事实的判断呢?张心悦老师的《交互式对话》中形象地讲到了6点。



01盲人摸象,角度影响

一群盲人站在不同的位置摸同一头大象。摸到大象牙的说大象像大萝卜,摸到大象耳朵的说大象犹如簸箕,摸到大象头部的说大象像大石头,摸到大象鼻子的说大象是圆木棒,摸到大象腿的说大象像木臼,摸到大象脊背的说大象和床没有区别,摸到大象腹部的说大象像水瓮,摸到大象尾巴的说大象像一根粗绳索。

因为我们看待事情的角度、位置的不同,自然会对事实有不同的观察和理解。兼听则明,就是提醒我们在沟通中要多方面了解事实,并对自己所看到、所听到、所理解的事实保持一定的开放性。

02失斧疑邻,偏见影响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他观察那人走路的样子,觉得对方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像是偷斧子的。后来,丢斧子的人在山谷里挖地时掘出了那把斧子,再留心察看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走路的样子,不像是偷斧子的;他的脸色表情,也不像是偷斧子的;他的言谈话语,更不像是偷斧子的了,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像是偷斧子的了。

这则寓言说明,主观假设是认识客观事实的障碍。人还是那个人,行为还是那个行为,因为你先入为主的假设,而导致自己做出了不同的判断。当人以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会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

是什么影响了我们对事实的判断

03杯弓蛇影,误解影响

一个人去朋友家做客,正举杯痛饮,无意中瞥见杯中似有一条游动的小蛇,但碍于众多客人的情面,他硬着头皮把酒喝下。回到家后就一病不起。原来,他一直认为自己喝下了一条小蛇,所以感到全身都不舒服,总觉得那条蛇还在肚子里。他的朋友得知他的病情后,思前想后,终于记起他家墙上挂有一张弯弓,他猜测这个人所说的蛇一定是倒映在酒杯中的弓影。于是,他再次把客人请到家中,邀请他举杯。这个人刚举起杯子,墙上弯弓的影子又映入杯中,宛如一条游动的小蛇,他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噢,原来是这样啊,杯中的蛇竟然是墙上的弓的影子!”他的病也随之而愈。

我们经常会由于一些误会,对事实进行误读,甚至形成扭曲的认知。这些错误的记忆与经验的提炼,会对我们之后的沟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要再经由一个“现实检验”的机会,才有可能改变。

04掩耳盗铃,忽略现实

有个小偷去别人家里偷一口钟。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慌了,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己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于是,小偷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我们都会觉得这样的人很可笑,对事实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但其实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一个人经历过创伤后,就会产生类似的防御行为。例如,丧失亲人的人,对亲人离去的事实好像完全“不知道”,还保持着亲人在世时的行为方式。又例如,抑郁倾向的人,对现实中美好的事物会自动忽略,更倾向于看到悲观或者不好的事实。这些现象何尝不是“掩耳盗铃”。

05刻舟求剑,刻板印象

战国时,有个楚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楚人一不小心,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滑落江中,他赶紧伸手去抓,可惜为时已晚,宝剑已经落入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记号,并且对大家说:“这是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楚人捞了半天,始终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宝剑不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吗?我还在这里刻上了记号,现在怎么会找不到呢?”

我们的内心里难免会有一些刻板印象、会贴标签、有一些固化的标准。当我们不能够及时更新这些“记号”的时候,我们就会向楚人一样,按照这个记号去理解当下的“事实”。这显然是和现实相违背的。

是什么影响了我们对事实的判断

06纸上谈兵,理论非实践

战国时期,赵国有一员大将名叫赵奢,他屡立战功,被封为马服君。赵奢的儿子名叫赵括,他小时候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头头是道,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讨论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也不能驳倒他,但也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觉得很奇怪就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很担忧地说:“打仗是生死攸关的事,儿子虽然熟读兵法,但是没有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将来若是率军打仗,恐怕会遭到惨败。”果然,后来有一次,赵括到了前线,变更了全部军规,轻率地任用军官,用书上所学的理论与秦军展开正面交锋,结果因为不懂变通中了秦军的埋伏,赵军四十余万全部被俘。赵国元气大伤,不久被秦灭掉。

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看了很多小说、故事,或者道听途说了一些事情,我们在头脑中会构建出很多事实,但这和亲身经验毕竟不同。在头脑中建构的事实,还需要放回到现实中,去亲历,去体验,才可能对解决问题产生真正的价值。

是什么影响了我们对事实的判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