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索羅斯的哲學思想

一文看懂索羅斯的哲學思想


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是一位國際知名的貨幣投機家和股票投資者。1992年狙擊英鎊貶值,打敗英國央行,獲利10億美元。1997年,狙擊泰銖和港幣,都是其經典戰役。

最近讀了一些索羅斯相關的書,簡單概況一下他的哲學思想。

索羅斯的哲學思想,概況下來只有兩點,一個是易錯性,一個是反身性

一、易錯性。

易錯性原則是指,當一件事情有人參與時,參與者對世界的看法始終是片面的、歪曲的,不完美的。沒有任何人可以掌握絕對的真理,沒有任何人可以永遠不犯錯。

我們對客觀現實的認識,與客觀現實之間,總是存在著差距。意識到這種差距的存在,擁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易錯性的來源:

一是我們大腦的構造。大腦時刻接受著來自各種感官的信息,我們的意識只能處理七到八條,這些信息必須被提煉,歸納,排序。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對客觀現實的認識,必然是片面的。

二是參與者本身就是事情的一部分,在處理信息時往往無法處理自己。在面對複雜現實世界時候,為了解釋這個世界,我們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比如歸納法,二分法,隱喻法等等,這些思維產物又進一步讓現實世界更加複雜化。從而導致對世界的認識犯錯。

二、反身性。

索羅斯認為人的思想與現實之間存在著兩個函數。一個叫作認知函數,一個叫作參與函數。

認知函數,即從客觀事實映射到人的思想。比如自然界的客觀現象,水到100度會蒸發,我們先觀察到這個客觀事實,再把這個事實反應到思想中。

參與函數,是從人的思想到客觀現實。比如人渴了的時候,拿起水杯喝水,使水杯變空,是由人的思想,影響了客觀現實。

在社會學中,如金融市場中,是兩個函數同時參與,互相干擾。參與者的思想影響了事態的發展,事態的發展又反過來影響參與者的思想。如某公司股價大漲,市場參與者認為這是一家好公司,買入股票,進而推動股價的進一步上漲,從而讓市場參與者更加確信這是一家好公司。這也是,索羅斯說,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的原因。

參與者的思想影響事態的發展,事態的發展影響參與者的思想。這種影響是持續和循環的,於是變成了反饋迴路。

索羅斯把反饋迴路分為正反饋迴路負反饋迴路兩種。負反饋將參與者的思想和客觀現實越拉越近,而正反饋將參與者思想與客觀現實越拉越遠。

正反饋迴路中,正反饋過程是自我強化的,但它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因為參與者的思想將與客觀事實相差越來越遠,最終參與者也將不得不承認它們是不現實的。

在金融市場中,就是積累泡沫和泡沫破裂的過程。股價的上升推動市場參與者認為這是一家好公司,進而買入公司進一步推動股價上升,股價進一步上升又使這是一家好公司的思想得到進一步確認,知道股價和公司實際情況之間的差距實在過大,參與者不得不承認自己錯了。

索羅斯把這種現象稱作創造性謬誤,即,人們對現實的解釋是有偏差的,根據這種偏差的觀點產生的行動又導致現實真的出現偏差,病越來越嚴重。

負反饋過程是自我糾正的,它可以永遠存在下去。如果外部現實中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它可能最終導致一個平衡點。

比如在金融市場中,認為一家公司比較低估,買入股票,推動股價上漲,公司進而不再低估,從而不再買入股票,這是負反饋過程的例子。當然,這只是一種完美情況。

因為易錯性和反身性的存在,索羅斯認為,經濟理論不可能找出一種普遍適用的規律,來解釋歷史和預測未來。如果這種理論存在,這種理論會反過來影響客觀現實,從而使這個理論失效。

由易錯性和反身性兩個抽象理論,索羅斯推出了更多理論。

三、人的不確定性原則。

在人類社會中,不確定性的來源:(1)反身性(2)一些參與者無法知道其他參與者所知道的情況(3)不同的參與者有不同的利益,有些利益可能是相互衝突的(4)各個參與者可能有多元的且互不一致的價值取向。

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稱之為“人的不確定性原則”。

四、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的易錯性:市場價格總是在扭曲地反應基本面。索羅斯反對有效市場假說。

金融市場的反身性:市場價格不僅可以反應基本面,也可以反過來影響基本面。如股市大漲,投資和消費火熱,進而使股市的基本面也變好。

從金融市場的易錯性和反身性上,索羅斯產生了以下的觀點。

1、市場可能有泡沫存在,監管應該對泡沫過大承擔起責任。

2、控制泡沫存在,不僅要靠控制貨幣供應,也要控制信貸供應。

3、市場具有潛在不確定性,不僅存在個別參與者的風險,也存在系統性風險。

4、金融市場單向不可逆,監管對“大而不倒”存在隱含擔保,要通過監管保證這個擔保不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