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氏血吸蟲中間宿主關鍵蛋白作用機制揭示

科技日報北京4月27日電 (記者張夢然)國際開放性期刊《eLife》雜誌日前發表中國和加拿大聯合團隊的重要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曼氏血吸蟲的中間宿主——光滑雙臍螺中關鍵免疫因子纖維蛋白原相關蛋白3(BgFREP3)的作用機制。該文章引起國際無脊椎動物分子免疫學研究領域的廣泛關注。

血吸蟲病是一種由血吸蟲類寄生蟲寄生在體內導致的疾病。血吸蟲病僅次於瘧疾,是全球第二大寄生蟲病,世界上有76個國家和地區有血吸蟲病流行。2015年全世界大約有2.52億人口受該病影響,給全人類帶來了重大的健康和經濟損失。血吸蟲病不僅會影響人體自身免疫系統,嚴重者還會出現神經系統損害、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等。

鑑於此,中國廣西北部灣大學教授、原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博士生導師吳信忠教授團隊,與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展開合作,研究曼氏血吸蟲與其中間宿主光滑雙臍螺的免疫相互作用。

纖維蛋白原是一類進化保守的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重要免疫分子結構域,對於抗病原感染至關重要,因此,纖維蛋白原相關蛋白(FREPs)成為無脊椎動物免疫分子研究的世界前沿熱點。聯合團隊現已經獲得了一批FREPs蛋白免疫分子,這對人類防控曼氏血吸蟲,特別是宿主免疫大分子抵抗和殺滅曼氏血吸蟲在中間宿主——光滑雙臍螺體內發育過程中的幼蟲(比如孢蚴)的防治技術有重要應用價值,同時,對於拓展我們對無脊椎動物免疫系統及免疫分子作用機制、海洋—陸地無脊椎動物分子進化免疫學的理論研究有重要意義。

目前認為,引起疾病的血吸蟲主要有三類:日本血吸蟲、埃及血吸蟲和曼氏血吸蟲。在中國僅有日本血吸蟲,2018年中國血吸蟲病發病144例,同比2017年減少了1042例,2019年1—7月份血吸蟲發病153例,普遍易感居民的感染率與當地日本血吸蟲的中間宿主——釘螺受染率成正比。患者多為漁民、農民,尤以15—30歲的青壯年因反覆接觸疫水而感染率較高,男多於女。

“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這句詩形容的就是曾經我國血吸蟲病疫區的慘狀。血吸蟲病這尊瘟神還沒有被徹底送走,我國長江流域仍有群眾面臨血吸蟲病的威脅。曼氏血吸蟲的中間宿主為雙臍螺,這項研究正是從中間宿主下手,來切斷血吸蟲病的傳播途徑。在基礎研究層面,它在拓展人類對無脊椎動物免疫系統及免疫分子作用機制上有啟發意義。世界衛生大會已作出“2025年全球消除血吸蟲病公共衛生問題”的決議。全面消除血吸蟲病,還需要科技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