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防老,真的成了最大的謊言?


這兩天看到一條令人心酸的新聞,在某地鐵站內,一位57歲的大媽突發心臟病,被緊急救醒後,第一句話竟是請求工作人員不要打電話通知她遠在德國的兒子。

養兒防老,真的成了最大的謊言?

截圖


看完這條新聞,特別心酸,孤身一人在國內,生病了都無人照顧,快60歲的年紀,原本應是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卻還要為兒子擔憂著想。

就如一位網友說的:父母大都太“無私”,把孩子培養的有出息,孩子遠赴異鄉,遠赴異國,一年甚至幾年才能見一面,孩子成家卻還要繼續為他們操心。

崔京浩有一首歌叫做《父親》,裡面唱到:都說養兒能防老,可山高水遠他鄉留;都說養兒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張口。

時過境遷,“養兒防老”這句話是否成了最大的謊言?看下面這幾個故事:

1、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只請了7天假.

劉燕舞教授曾在《農村老年人自殺的社會學研究》中,講過一件事。

一個留守老人病危,臨死前,想見兒子一面。兒子聽聞後,請了一週喪假,回了老家。本以為父親不久於人世,不料兩三天過去,父親遲遲沒斷氣的跡象。

兒子不悅地說道:“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就請了7天假,還是把喪假算進來的。你這樣讓我怎麼跟老闆交待?”

老人心一寒,拿出一瓶農藥,一口悶了下去。沒一會兒,老人死了。兒子如願所償。在7天內,辦完了喪事,然後帶上行李,離開了家。

養兒防老,真的成了最大的謊言?


“養兒防老,養老送終”這八個字令人心寒,然而這並不是孤例。

在距湖北武漢不到100公里的村莊裡 ,一位69歲的老人林木文沐浴之後,換上一身乾淨的衣服。然後坐在堂屋中間,一邊在火盆裡為自己燒紙錢,一邊喝下半瓶農藥。紙錢燒了一半,老人躺在地上不省人事。

村民猜測老人自殺的原因是與兒媳婦失和,他怕將來死了,孩子連紙錢都不給買。這樣死,還"體面"些。在這裡,老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比起親兒子,藥兒子(喝農藥)、繩兒子(上吊)、水兒子(投水)更可靠。”

在他們眼裡,比起年老,他們更害怕生病;比起死亡,他們更怕給子女添麻煩。

2、養了4個兒子卻死在出租屋

周老太養了4個兒子。

中風以後,生活不能自理,在北京上海的兒子,她跟不去。留在家鄉的兒子,忙於處理自己人到中年的一地雞毛,無力照顧她。

最後大家一起出錢,把她安置在出租屋裡,每月花7000塊錢為她請護工。周老太覺得自己晚景淒涼,白養這麼多孩子,在臨死之前,她給4位兒子寫了一封“百字遺書”:

兒子們,我老了,老到要看你們臉色生活。

作為母親,我心存感激,感激你們對我的陪伴。之後,你們每一個人的臉色都越來越難看,彷彿你們進的是旅店,而裡面那個眼巴巴看著你們的老太太,跟你們沒有半點關係。

我怕得罪你們任何一個人,雖然我不吃你們一口飯,不穿你們一件衣,甚至不花你們一分錢,但是你們陪伴了我,就是虧欠了你們。

一封信戳中了無數兒女的心。

于丹曾說,如今兒女有錢了很容易做到給父母買車、買房,但是最難做到的就是陪伴。

子女盡孝,不止是物質的支撐,更重要的是精神的陪伴滋養,老年人的孤獨,往往在於年華老去、無人傾聽、無人陪伴、仿若被時代拋棄。

82歲的劉叔每天基本不著家,去江邊看別人下棋,在小區裡坐著看野貓打仗,實在沒意思就隨便找個公交車坐到終點,再坐回來。

劉叔有三個孩子,可都不在他身邊,一個在外地,一個在國外,另一個身體不好,一年來探望不了他兩趟。

有一次聽說記者要來家裡採訪,老人特意去超市買了一大堆好菜,一定要留和孫女年齡相仿的記者吃頓飯。面對記者的婉拒,老人喃喃自語道:“爺爺其實不餓,就是想桌子對面有個人一起吃飯。”

令人心酸和無奈。

養兒防老,真的成了最大的謊言?

3、趁父母健在請多盡孝吧

記得一位作家說過,一個人最大的財富,就是父母健在。而我,很早父母就去世了,我這輩子無論有多少錢,也只是一個窮人。

我們總以為孝敬父母可以等等,等自己準備好了,再給父母一個交代。卻不知人生充滿著意外,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你自以為是的“再等等”,可對於父母來說,是多麼殘酷。

有個媒體,做過一個街頭採訪。記者拿出一張表格圖,上面劃了900個格子。這張圖,就是每個人的一生。

養兒防老,真的成了最大的謊言?


記者採訪第一個女孩,問道:“爸爸媽媽今年年紀多大了?”

女孩說:“67歲。”

“那你算一下,他們還剩多少個月?”

“活到75歲的話,還有8年,是96個月。”

然後,記者給了她一支彩筆,讓她劃出,那最後96個格子。

養兒防老,真的成了最大的謊言?


划著划著,女孩便泣不成聲:“沒想到會這樣,總覺得他們還年輕,還能活得更久。”

記者接著問:“那你平時多久回一次家呢?”

女孩說:“基本就一年回去一次,在家待一個禮拜左右。”

養兒防老,真的成了最大的謊言?


“就按一年一次,算一下還能陪父母多少個月?”

“竟然只有2個月。”

“那你用彩筆,劃出那2格。”

女孩眼淚再次撲簌撲簌地流了下來。

她怎會想到,這一生,和最親愛的父母相處時光,最多僅有2個月了。而這2個格子,在這張密密麻麻的圖表裡,又顯得那麼微不足道。

巴勃羅·聶魯達說:“為什麼我們花了那麼多的時間長大,卻只是為了分離?”

一年到頭,陪在父母身邊的日子屈指可數。

親情本是一場你把我養大,我陪你變老的輪迴。可父母做到了把我們養大,我們卻在父母快速變老時,遠走他鄉。

養兒防老,真的成了最大的謊言?

別讓“養兒防老”成為世界謊言,趁父母尚在,常回家看看吧。多一些陪伴,少一些遺憾。別讓父母孤獨的老去。對於養兒防老的話題,歡迎您的留言,放在評論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