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詩仙遇到高僧,就有了這段佳話:知音之感,千年猶在

引子: 此曲溫暖人間

一段歌詞,充滿著意趣:

“有的往事可能遺忘,

那段情緣纏繞在心上;

有的歌曲已不再會唱,

那動聽的音調卻迴盪耳旁。

春夢無痕,秋月有霜。

總想追憶更覺迷茫更覺迷茫……”

生活, 有時如霧裡山行,

幾分撲朔迷離的神秘,不免驚喜;

幾番峰迴路轉的曲折,水復山重;

幾多沁人心脾的旋律,終生難忘。

詩仙李白是會贊同這段話的,因為他已把這感覺寫進了詩裡。

當詩仙遇到高僧,就有了下面這段佳話。

當詩仙遇到高僧,就有了這段佳話:知音之感,千年猶在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奇遇:當詩仙遇到高僧

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寶十二載),安徽宣城。

名滿天下的詩仙李白,已是五十二歲了。身在異鄉、半世漂泊的他心中滿是歡喜與感動。

因為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李白,和來自四川峨眉山的高僧濬相遇。

僧濬懷抱著貴重的綠綺名琴來了,是不期而遇,還是慕名而來,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相遇了。

詩仙和高僧,自然是惺惺惜惺惺。更何況同是四川老鄉!

他們對著高潔的峨眉山月,都有著深厚的感情。

高人的交流,簡單而真摯,簡約但悠長。

高僧無所有,可以表此心。但為達誠意,為君一撫琴。

於是,詩仙端坐,高僧撫琴。

萬壑松風,清越發於琴絃,淙淙流淌指尖,嫋嫋縈繞耳畔。

詩仙的心在琴聲的清流裡沐浴,煩惱蕩然無存,俗情一掃而空。

客塵淨盡,素心宛然。

心外無物,境我兩忘。

鍾子期與俞伯牙穿越了時空,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在此重演。

知音之間,琴聲足矣!

琴絃息止,餘音猶在,嫋嫋不絕,和著遠處那霜鐘的清音匯在一起,繞在耳畔、縈於心間。

心和人醉了;人和境也醉了。

東西南北天地,不見了;過去現在未來,消失了;這裡就是全部的世界、世界的全部!

不知不覺中,碧綠的青山融入了暮色,明麗的秋雲漸漸暗淡了。

時空的長卷裡,詩仙與高僧默然而坐,相伴的唯有那沉默的古琴。

當詩仙遇到高僧,就有了這段佳話:知音之感,千年猶在

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於是,詩仙李白欣然命筆:

《聽蜀僧濬彈琴》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餘韻:千年不絕的琴音

一千二百六十餘年來,直到的今天,詩仙與高僧的相遇,依然在詩裡繼續。

詩仙與高僧,那動人的奇遇美談,依然鮮活而動人;

悠悠客心,淙淙流水;皎皎明月,聲聲霜鍾;綿綿碧山,淡淡秋雲;

歷歷如對目前,縈縈猶在耳邊。

乃至那如萬壑松風的琴聲,依然在天地之間嫋嫋迴盪。

一切,彷彿就是現在;

現在,彷彿飄渺虛無。

想起鳩摩羅什大師所譯的偈子: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當詩仙遇到高僧,就有了這段佳話:知音之感,千年猶在

鳩摩羅什大師所譯《金剛經》的偈子


結語

春夢無痕,秋月有霜。

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

生命的行走中,本無可得。

而生命不可以辜負,

找到了生命的意義之後,

踏踏實實、真真切切,

但能安住當下,

不念過去,就不會失去過去;

不懼未來,便不會錯過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