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白不喝酒,他還會是“詩仙”嗎?

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尤其是文人墨客喜歡飲酒,酒後出了很多優秀的詩文。

如果李白不喝酒,他還會是“詩仙”嗎?


魏晉名士陶淵明人生有兩大愛好就是讀書和喝酒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最後一次出仕做官,只做了八十多天就辭退公職,回到家鄉做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每日裡早早起來去地裡幹活了,月亮高升了才回家。在出山勞動的時候,不一定哪個景象哪個小事觸動了詩人敏感的心絃,結果就是一首詩呈現在世人面前。《歸園田居》陶淵明就寫了六首,我們最熟悉的就是中學課本上學的第三首,下面這句我想大家都記得: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雖說田園生活帶給他了一些樂趣,可他喜歡的還是喝酒,可家裡又一貧如洗,溫飽都是問題哪裡有多餘的酒資呢?所以親戚朋友就時常請他喝酒,他也每每都欣賞前往,喝個痛快。每次有感而發就一揮而就,《飲酒》詩就寫了二十首,可見他喜歡酒的程度之深了,最著名的就是第五首: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飲酒》其五

陶淵明喜歡喝酒,可還有一個人比他更愛酒。那個人就是“詩仙”李白。李白不僅被稱為“詩仙”還被稱為“酒仙”呢。

如果李白不喝酒,他還會是“詩仙”嗎?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杜甫《酒中八仙歌》

杜甫是李白的迷弟,他寫過很多首關於李白的詩,這只是其中的一首。

李白一生有兩個最大的愛好,一是喜歡到處遊歷,仗劍走天涯。走遍了天下名山大川,每當之處都留下不朽的詩篇,

小學生課本上的《望廬山瀑布》是他五十歲左右到廬山遊玩是寫的。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最著名的三首《蜀道難》和《夢遊天姥吟留別》每一首都是不朽的傳世作品。

除了遊歷他最喜歡的就是喝酒,跟朋友相聚就喜歡喝幾杯。

他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李白《將進酒》

如果李白不喝酒,他還會是“詩仙”嗎?


失意時更是杯不離手

特別是李白接到唐玄宗的詔書來到京城,準備一展抱負,為國家為天下蒼生做點事。但皇帝只讓他做了一個翰林待詔在皇帝需要的時候寫詩來讚美一下貴妃的美貌和天下的繁榮昌盛。李白別提有多鬱悶了,又遭遇了一些人的嫉妒和攻擊,所以他就經常找地方喝酒,常常醉得不省人事,在這期間也寫了不少流傳後世的詩文。

喝酒喝得微醺,對他來說應該是一個很舒服的狀態,不僅可以壯膽而且讓他的思維更活躍,寫出的文章更好。

一次,唐玄宗帶著貴妃去遊玩,景色太美了,就傳旨讓翰林待詔李白來寫詩,李白就寫了三首《清平調》,就留下了“力士脫靴,貴妃捧硯”傳說,這個傳說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人們願意相信這是真的,因為在人們的心中李白具有崇高的地位。可是在當時,楊貴妃是唐玄宗最寵愛的妃子,捧硯臺的可能性不大。而高力士不僅是宮裡的太監頭子,而且是有實職的將軍,如果李白真的讓他脫靴子了,我想李白一定是喝了酒藉著酒勁做的這件事,而高力士在皇帝面前又不好跟一個喝醉的人計較,所以不得不給李白脫靴子。不管怎樣,李白讓力士脫靴這件事讓天下的文人都為他感到驕傲。

據統計,在李白現存的一千多首詩中,有三百多首都跟酒有關,酒在他生命中比重不言而喻了吧。

如果李白不喝酒,他還會是“詩仙”嗎?


總結語:不喝酒的李白還是“詩仙”,可酒於李白而言是得意時的助興,是寂寞時的伴侶,是失落時的慰藉,是生命中不可或缺,不能割捨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