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口罩股彻底凉了

见者行大运,点赞发大财!新来的朋友随手点一下关注,还有更多实时解盘、干货技巧、选股方法传授!

今天口罩概念的再生科技、尚荣医疗等股,下午有过一波明显的放量拉升,不出意外,应该是博弈假期疫情的资金进去“抄底”的。按理说合理的进场时点应该在明天,但是有资金想打提前量,今天先进去,明天情况不对还能跑。

讲真,口罩股彻底凉了

我说这个是想提醒你们,别搞,没意思。

昨天有位股友和我讨论疫情相关板块,称之为“百年题材”,逻辑是疫情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而且未来有可能继续改变,相关上市公司长期收益,基本面会改善,所以股价还有上涨空间。

这里面的逻辑其实更复杂一些,我们一起讨论一下。

上周末湖北省公布了新冠监测试剂申报和中标企业名单,其中核酸检测试剂申报企业13家,中标企业4家,抗体检测试剂申报企业5家,中标企业2家。

讲真,口罩股彻底凉了

在核算检测试剂方面,申报价格最高150元,最后中标价格最高24.990元;在抗体检测试剂方面,申报价格最高40元,最后中标价格最高13.890元。

对于需求量大的民生用品,国家统一把需求收集上来,然后用竞价的方式来向企业招标。说直白一点,就是把一大堆企业叫到一起,然后说这有很多检测试剂的订单,你们谁要订单,A企业说我50块能做,B企业说让我来我40块就行,C企业说我技术好30块就行……

然后就这么一直打价格战,直到某个企业的出价低到其他企业无法接受,这时候出价最低的一家(或多家)企业中标,其实就是带量采购。

这么一套操作下来,检测试剂中标企业的利润空间会大大压缩,而那些没有中标的企业,几乎拿不到订单。检测试剂是这样,口罩也可以是这样。

除此之外,口罩股的炒作还有很多硬伤。

第一:在生产能力上,小企业比大企业弱,成本控制也更难,市场空间会逐渐被比亚迪、中国石化这样的大企业挤压;

第二:随着全球疫情进入后半场,复工逐渐开启,其他国家会自己生产口罩,原来是日韩,现在是欧洲,以后是美国。口罩还算便宜,呼吸机一台接近20万人民币,肯定要自己造。

第三:哪怕口罩股的基本面会不断改善,这也是一个长线逻辑,对股价的短期影响作用很小。

昨天我给大家说到P(股价)=PE(估值)*EPS(每股收益),口罩股经过一轮爆炒,估值已经很高很高,不可能继续提升,那只有通过提升每股收益来刺激股价上涨,但是每股收益能否提升,需要不断用财报业绩加以证实,即使能证实,那也不可能说把未来10年的利润全部体现到今年的股价上。

口罩股看似前途无量,其实问题多多。

借着这个事情,我再次提醒一下,A股的大部分热门题材,炒作的时候饼都画得很大,行业空间5倍起跳,龙头业绩10倍增长,一个土匪头子,一个青楼女子,什么睡法都能有,但是最后炒作逻辑能落到业绩上的,寥寥无几。

炒雄安,龙头金隅股份,一波7个涨停牛逼轰轰,而公司最近3年的净利润复合增速连10%都不到,现在的股价比当初的炒作起点还低30%。

讲真,口罩股彻底凉了

炒创投,龙头市北高新,从3块涨到20块,公司2018年净利润2.38亿,2019年净利润2.11亿,业绩还是下滑的,现在股价也跌回7块。

讲真,口罩股彻底凉了

炒工业大麻,龙头顺灏股份,2018年赚1亿,2019年亏2亿,股价从最高点下来跌70%。

讲真,口罩股彻底凉了

还有当时炒5G的东方通信,燃料电池的全柴动力,稀土永磁的金力永磁,股价都至少腰斩。现在的口罩、呼吸机、抗病毒概念,未来也必然是这个结局。

……

行情这块,今天指数还行,虽然外资不在,好在银行股托住了大盘。考虑到持币过节的今天就会卖,所以今天都不跌,那明天指数也没太大下跌空间了。

讲真,口罩股彻底凉了

板块方面,最近银行、保险补涨比较明显,平安银行这样的巨盘股3天涨了5%,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国太保也都连续上涨。银行股本身估值就不高,业绩增长空间也不大,低位的时候可以搞一搞,涨起来就鸡肋了。

消费股回落比较多,伊利股份、五粮液、中炬高新,还有一大堆猪肉,都跌了不少。消费股现在肯定不能买了,中炬高新估值40多倍,五粮液25倍,海天味业55倍,都不低。价值投资不是抱着白马股不放手,明知道涨不动就没必要看了,等跌下来再说。

科技股最近走势相对强一些,尤其是半导体行业。相比苹果、LCD、特斯拉这些出口依存度比较高的行业,半导体走的是国产替代的逻辑,受国外疫情的影响相对小一些,像卓胜微(5G射频)、圣邦股份(模拟芯片)、兆易创新(存储)、移远通信(物联网通信模组)这些行业龙头,其实都不错。

其余就不说太多了,明天最后一天摸鱼了,持仓票本周表现都很不错,心情美美哒。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投资建议,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