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成績提不高,能力上不去,問題就在一個字!

“同學們,一定要記好這些解題方法、答題模式……”

這是畢業班老師在閱讀教學時經常提醒的。是的,閱讀要掌握解題方法與技巧,這是毋庸置疑的。走進的教與學,不論是畢業班還是非畢業班,可以發現都充斥著技巧性教與學,特別強調解題方法、規律和答題模式。反覆強調、鞏固的答題方法與技巧,很多同學都已掌握,好像終於大功告成。

然而,從同學們完成的閱讀理解題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張冠李戴、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答案過於模式化、機械化,比如結尾的作用的回答,唯恐漏了要點,就把老師課堂強調的要點都寫上,沒有昇華主題也寫上,沒有照應開頭也寫上,沒有引人深思也寫上……

對於文章內容或情感方面的表述,更是差之甚遠,比如表現母愛的文章,無論是哪題,都寫上表現了母親對兒女的愛,而有些部分可能有母親因誤解而自責等等細膩的情感表達不出來。究其原因,我們師生都注重了答題規範、答題技巧,卻忽略了內容與情感上理解與把握。


語文成績提不高,能力上不去,問題就在一個字!


傅書華教授曾指出:許多老師過多地注重教學技法研究,過多地注重表達方式的研究,而忽視學養的修煉,忽視對所表達內容理解力的培養。這種捨本逐末、重形輕神的做法導致我們的教學只有模式而缺少人文內蘊,只有課堂生活而沒有社會情懷。語文課應在培養學生讀寫聽說能力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感受、領悟、理解、吸收其豐富的人文滋養,進而內化為自己的個性發展。

我覺得:語文閱讀切勿走入過分注重技巧性教與學,應更注重語文素養的培養和語文能力的提高,尤其是非畢業班更應放下這種急功近利的教學,因為語文素養是要靠“養”的,是“讀”出來的。

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應注重“讀”!而不能急功近利!

語文成績提不高,能力上不去,問題就在一個字!

“讀”出語文素養,要注重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教師課前要充分熟悉教材,深入瞭解作者,把握文體的人文內涵,進入對文本有深刻的解讀。以生為本,掌握學情,瞭解學生的閱歷情況、閱讀能力、集體氛圍等等,設計好課堂策略。

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學生要熟讀文本,“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蒐集資料瞭解作者與寫作背景,用心體會文章的立意、人物的情感,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等等,有利於課堂與同學、與老師交流,更深入地體會文本的人文內涵。以教學重新入材教材的《白楊禮讚》為例,作為託物言志的散文,要理解所言之“志”,學生就必須用心與文本對話,從字裡行間體會作者之“志”,從文中的“不平凡”、四個“難道”的反問句就可以感知出來;再者,因為文本寫作年代,學生還以蒐集資料,瞭解作者與寫作背景,文本“寫於1941年3月,是茅盾根據自己1940年從新疆歸來赴延安途中的見聞和感受寫的一篇散文。當時,偉大的抗日戰爭正處於艱苦的相持階段,日本帝國主義正加緊對國民黨的誘降。國民黨反動政府陰謀製造了“皖南事變”,進犯抗日根據地;日寇也因此肆無忌憚地向我敵後抗日根據地進行瘋狂掃蕩。面對這種嚴酷的現實,全國人民,特別是抗日根據地軍民在中國共產黨與毛澤東的領導下,毫不妥協,堅持抗戰。這篇散文就是作者以昂揚的革命激情,通過對白楊樹的讚美,歌頌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抗戰的北方農民,及其所代表的我們民族的質樸、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通過與文本、與作者的對話,學生往往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所言之“志”。

語文成績提不高,能力上不去,問題就在一個字!

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還要鼓勵學生的個性化理解。忠於文本的閱讀,是毋庸置疑的。但個性化的閱讀體驗,如能自圓其說,合情合理,也必須是肯定甚至是鼓勵的。正如《語文新課程標準》所指出的“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比如我教學王維的《使至塞上》一詩時,教學參考書的分析是這樣的:王維在“蕭關逢侯騎”是說明邊塞的戰事繁忙,所以“都護在燕然”,走不開來迎接這位朝廷使者王維,體現當時邊塞的戰爭情況。在課堂學生的討論中,都普遍認同這種講法。但有學生根據相關的背景和文本內容,提出質疑,對文本有不同的理解:從背景上顯示王維當時是遭受朝庭的排擠;從文本上看,古代的帝王都喜歡顯示皇威,為何王維出使只是“單車欲問邊”?以此認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寫出大漠之景的同時,也體現出王維自己英雄落漠的淒涼;“蕭關逢侯騎”,也不是因為戰事繁忙,而是“都護”打心眼裡就不願出來迎接這個被朝廷排擠的使者王維。當然,這樣的理解的正確性有待考究,但能自圓其說,又怎能說它錯誤呢?

語文成績提不高,能力上不去,問題就在一個字!

“讀”出語文素養,還要重視朗讀、誦讀。《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 有些詩文還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於積累、體驗、培養語感。”請注意,新課標強調的是“朗讀”與“默讀”,所以兩者是並重的,而兩者的區別是什麼呢?

《現代漢語詞典》對“默讀”解釋為“不出聲地讀書,是語文教學上訓練閱讀能力的一種方法。”而對朗讀的解釋是“清晰響亮地把文章念出來”。二者明顯的區別是“是否出聲”。從古至今,語言學科的學習都是重視開口,重視朗讀的。朱自清先生指出,要增進學生的理解和寫作的語文能力,得從正確的誦讀開始,只有反覆地朗讀,方能讀出其中的韻味。教育家葉聖陶先生也曾說:吟誦的時候,對於講究所得不僅理智地瞭解,而且輕鬆地體會,不知不覺間,內容理解化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才會終身受用不盡。可見,朗讀對學生的語文素養的提高是多麼的重要。

語文成績提不高,能力上不去,問題就在一個字!

相對於朗讀而言,語文教學中“默讀”的指導是較弱的,學生默讀能力也不強,從應試角度來說是非常不利的。默讀,所謂“默”,就是靜靜地。靜靜地讀更有利於學生的思考,能做到邊讀邊想,還能邊勾劃批註。正如前文提到的《白楊禮讚》的教學,指導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邊默讀讀邊勾劃邊思考,從“不平凡”、四個“難道”等詞句的勾劃中就能更好地把握文章所言之“志”。默讀,在靜默中與文本對話、與作者交流,有利於學生的思考與體驗,漸漸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

《語文新課程標準》所指出的是“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因而,朗讀、默讀是兼重的,要注重文本特點,熟悉“讀”的方法,養成“讀”的習慣,學生的語文素養,就能“讀”出來,“養”出來。

“讀”出語文素養,不是一朝半夕能成就的,靠長期的“讀”與“養”,貴在堅持。此文,不是反對技巧性的閱讀教學,閱讀理解的技巧性教學是必要的,但更應注重學生的人文素養的提升,以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與素養。方法與技巧是必要的外在形式,作為語言類科目更在於其思想內涵的理解與把握,情感的體驗與提升。

唯有如此,才不至於如前文所說的學生的閱讀理解只有“形”而沒有“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