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五一小長假#

“天馬行空,自在武威” —— 武功軍威,武威的名字實數記錄著他的成就和榮光。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西漢初期河西走廊為匈奴所佔,彪悍的遊牧文化與平和農耕文化在這裡衝突,面對匈奴和羌人的入侵騷擾圍堵,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結盟月氏夾擊匈奴,但月氏已安居樂業無心戰事,張騫無功而返。漢武帝根據張騫在西域見聞,面對西域和想分化匈奴和西羌,決定派驃騎將軍霍去病西征打通西域,年少將軍不忘重負……為表彰霍去病武功軍威之意,以顯示漢帝國的武功和軍威到達河西,取名武威郡。而河西四郡的設立,更是切斷了匈奴與西羌的聯繫,相當於切斷了匈奴的右臂。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雷臺漢墓 —— 馬踏飛燕出土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甘肅武威市雷臺漢墓,是舉世聞名的稀世珍寶、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的出土地。雷臺為前涼(公元301年─375年)國王張茂所築靈鈞臺。《資冶通鑑》中記載:為東晉元帝公元321年始築 “周輪80餘堵,基高9仞 ”。雷臺漢墓於1969年被發現,墓道長19.34米。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在此出土的文物,83年被國家旅遊局確定中國旅遊標誌為馬踏飛燕。這天馬行空,無所羈縛,逸興騰飛,遨遊天際,預示著中國旅遊業的快速發展,這個辨識度很高的圖形標誌,作為旅遊業的圖騰,很快就被大家熟知,並在各種場合,以及旅遊城市都能見到他。出土後兩年間經過12個國家巡迴展後震驚全球,2002年被列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馬超龍雀三足騰空,右後蹄踏一飛鳥,既表達了奔馬以風馳電 的速度超過飛鳥,又巧妙利用飛鳥的軀體擴大了著地面積,保證了奔馬的穩定。它體形矯健,昂著嘶鳴,神勢若飛,藝術造型優美,合乎力學平衡原理,且給人以騰雲凌霧,一躍千里之感。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武威鳩摩羅什寺 ——(舌舍利子)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鳩摩羅什舌舍利塔,原稱涼州雙塔,塔為兩座,現僅存一座,位於武威市鳩摩羅什寺內。該塔始建於東晉十六國後涼時期,傳為供奉高僧鳩摩羅什的舌舍利而建,後經過唐、明、清三次修繕。1927年武威發生8級大地震,許多古建遭遇毀滅性破壞,羅什寺塔只殘存半截,1934年重修時,在塔下掘得石碣一塊,上刻陰文“羅什地址,四面臨街,敬德書”。2012年11月,鳩摩羅什寺舌舍利塔修繕工程完工,這是歷史上對該塔進行第五次大規模修繕。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鳩摩羅什,中國佛經最偉大的翻譯家,這裡就是他旅居武威17年所居住的鳩摩羅什寺,古舊的佛塔,是大師的舌舍利塔。武威鳩摩羅什寺有1600年曆史,是我國古代著名高僧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初入內地弘法之處。他是生在新疆的北部印度人。寺內寶塔供奉鳩摩羅什的舌舍利,古人盛讚羅什寺是“由來僧寶搖籃地”。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據史書記載,後涼建國初年,呂光挾持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到達武威後,為了安頓他的身心,便下令召募各地能工巧匠修建寺院,建好後,便命名為鳩摩羅什寺,讓鳩摩羅什住在其中,弘揚佛法。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公元413年,70歲的鳩摩羅什在長安逍遙園圓寂。臨終前,他說:“如果我所傳譯的經典沒有錯誤,願我的身體火化之後,舌頭不會焦爛。”果然,他的形骸灰飛煙滅,舌頭卻真的依然入生。一千多年以後,武威的這座以鳩摩羅什命名的寺廟香火依舊,一代譯經大師鳩摩羅什的舌舍利被奉歸此處修塔供養,成為他曾經在河西走廊17年沉思默想歲月的歷史見證。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懷著一顆朝聖的心走進寺廟,望著那一座座莊嚴肅穆的殿堂,以及虔誠的佛教徒們,心中也難免有些觸動。作為一名翻譯家,鳩摩羅什是把大乘佛學帶來中國的第一人,他身後的光榮與地位確實實至名歸。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武威文廟 —— 孔子儒教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西北最大的孔廟在哪裡?武威文廟是中國第3大孔廟建築群,也是西北最大孔廟,儒道合一。武威文廟,也稱聖廟、孔廟,是為祭祀我國春秋時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而修建的廟宇。位於武威市涼州城區東南部,坐北向南,由三部分組成,東為文昌宮,中為文廟,西屬涼州府儒學院。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198米,東西寬152米,佔地面積30096平方米。整個建築佈局對稱,結構嚴謹,是一組造型雄偉的宮闕式建築群,規模宏大,氣勢雄壯。這座文廟始建於明朝正統年間,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在武威文廟中最讓我驚歎的是文廟內那一幅幅巨大的牌匾,抬頭仰望這一幅幅牌匾,似乎正象徵著這座文廟的不同尋常……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明清之際被譽為“西北學宮之冠",是涼州文人墨客祭祀孔子的聖地,是目前西北地區建築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廟,屬全國三大孔廟之一。也是從古至今文風盛行的有力印證,向世人展示了河西儒學的博大精深,是甘肅省第二大歷史博物館。 廟內有崇聖祠、尊經閣、狀元橋、山門等眾多古老的建築。最大看點是東面的文昌宮頂上集中掛滿了大小不一的各種牌匾,都是名家提的。學會了怎麼行師禮:左手蓋在右手上,拇指內扣。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大雲寺 —— 古鐘樓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武威大雲寺古鐘樓,原名宏藏寺,宋、西夏時期稱為護國寺。歷史悠久,規模宏偉,是聞名遐邇的佛教古剎,為東晉十六國時的前涼張天錫所建造。唐載初元年(公元689年),朝廷在全國頒《大雲經》,下詔各州郡修建大雲寺。涼州遂將宏藏寺改名為大雲寺。在1927年武威8級地震時,大雲寺遭到嚴重破壞,唯有鐘樓獨存。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大雲寺是一座年代久遠、古色古香的二層木質古樓閣下。遠遠望去,古樓挺拔巍峨,廊楹彩繪,高高聳立,雄偉壯觀。鐘樓上懸有銅鐘,為國家一級文物,是涼州人心中的神鍾。鍾呈黃色,通高226釐米,口徑115釐米,厚12釐米,重約5噸。鐘體上飾有圖案3層18格。分上、中、下三部分,每部分又分6格。每逢農曆傳統節日,當地人登上古鐘樓,放眼涼州全景,敲擊神鍾,祈求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登上鐘樓擊鐘,鐘聲轟然,響徹雲霄。鐘樓下,靜靜聆聽來自“古鐘樓”上的千年訴說。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武威白塔寺 —— 涼州會盟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甘肅武威(涼州)白塔寺及遺址 位於武威市城東南20公里的武南鎮白塔村。始建於元代,為藏傳佛教涼州四寺(白塔寺、蓮花山寺、海藏寺、金塔寺)之一。公元1247年,西藏薩迦派宗教領袖薩迦班智達·貢噶堅贊(簡稱薩班)與蒙古汗國皇子、西路軍統帥闊端為解決西藏歸順問題,在武威白塔寺舉行了著名的“涼州會談”,達成了西藏歸順蒙古汗國的條件,並頒佈《薩迦班智達致蕃人書》,結束了西藏近四百多年的混亂局面。白塔寺因此成為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的歷史見證地。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隨後,薩迦在白塔寺講經數年之至圓寂,白塔寺元末毀於兵焚,1927年的大地震又使薩迦的靈骨舍利大塔遭到毀壞,現在寺中最大的白塔是重建後的薩迦舍利靈骨塔。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藏傳佛教遺蹟涼州白塔寺,因有寶塔百座又稱“百塔寺”,始建於西夏,有4座城門8座烽墩,規模宏大金碧輝煌,元代即已號稱“涼州佛城”。忽必烈時期藏傳佛教薩迦派第四代祖師,著名政治家、宗教領袖、學者薩班駐寺五年,講經弘法並在此圓寂。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薩班與其侄八思巴在涼州講經說法,廣修寺院,先後擴修了涼州蓮花寺、海藏寺、金塔寺。公元1251年,薩班在白塔寺圓寂,闊端王親自主持為他修建了高約十六尋(約合35.28米)的靈骨大塔。薩班圓寂後,其侄八思巴跟隨忽必烈東征西戰,贏得了忽必烈的信賴,命其創制了蒙古新字八思巴文,後被封為元朝國師,掌管西藏政教事務。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河西走廊 —— 西北行之甘肅武威,歷史文化見證地 (一)

涼州詩詞、塞北風景、沙鄉民俗、祁連風光 武威唱響文化旅遊“四重奏”。“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一首涼州詞,讓武威留存在世人心底。而今,武威市更是推出涼州詩詞、塞北風景、沙鄉民俗、祁連風光等四條旅遊線路,為當地文化旅遊唱響“四重奏”,讓更多遊客來一探文化與詩詞的盛宴,感受沙漠與人類的較量。歡迎來西北感受和見證!(記得關注我哦!)

#河西走廊##西北##旅行##甘肅##歷史##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