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一定會失去聲音嗎?專家:別讓“上火”和“咽炎”耽誤了病情!

著名央視主持人李詠,著名的相聲表演藝術家李文華,也就是德雲社相聲演員孫越的外祖父,也是因為長年喉癌治療而引發的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去世。說來真是人世間莫大的諷刺與悲哀,兩位“金嗓子”,靠說話吃飯的藝術家,最終罹患的卻正巧是奪走其聲音與生命的喉癌。那麼,如何早期發現喉癌?如何治療喉癌?如何更好地保留器官功能?為此,本報特地採訪了武漢同濟醫院頭頸腫瘤科主任胡廣原教授,讓專家一一答疑解惑。


喉癌是如何發生的?該怎樣預防?

喉癌是頭頸部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90%為鱗狀細胞癌,男性的發病率遠高於女性,發病年齡以40-60歲最多。目前而言,尚無確切的病因,被認為是多種因素共同導致的結果。其中包括:

吸菸。菸草燃燒時產生的焦油富含致癌作用,可致喉部黏膜水腫、充血、上皮增生及鱗狀化生,使纖毛運動停止,從而導致喉癌的發生。多數喉癌患者有長期吸菸史,喉癌發生率與每日吸菸量和吸菸總時間呈正相關。被動吸菸也可能導致喉癌;


飲酒。長期飲酒者,喉癌發生的危險性比非飲酒者高1.5-4.4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菸酒不分家”,兩者之間可能存在協同致癌作用;


空氣汙染。空氣汙染中的粉塵、二氧化硫、鉻、砷等可導致呼吸道腫瘤發病率提高。已有研究發現城市居民喉癌發病率高於農村居民,其中汙染最為嚴重的城市發病率最高;


病毒感染。前一陣子大熱的HPV宮頸癌疫苗所針對的HPV(人乳頭瘤病毒),已被證明與喉癌發病相關。在美國,1984~1989年的調查顯示,只有16%的喉癌與HPV感染有關,而2004年的調查顯示,有72%的喉癌患者的HPV檢查都呈陽性。遺憾的是,目前沒有藥物能夠治療HPV病毒,已上市的HPV疫苗也未證明能夠預防喉癌。

另外,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有毒化學物質,微量元素缺乏等也可能與喉癌發病相關。

在已經知道喉癌的可能致病因素的情況下,我們不難得出結論:戒菸戒酒,遠離汙染空氣,健康飲食,保證運動,才是預防喉癌最好的方法。(而實際上,這同樣也是預防各種類型腫瘤的通用手段)


喉癌的早期表現:別讓“上火”“咽炎”耽誤了病情

聲音嘶啞,異物感,吞嚥不適,咽喉腫痛,常常會被誤認為是“上火”,是“咽炎”,不被當做一回事。而實際上,這些常見的咽喉炎症狀,往往與喉癌的早期表現相似。如何區別兩者呢?

聲音嘶啞。感冒、炎症也會引起聲音嘶啞,但隨著炎症的消退,聲嘶症狀會很快好轉。頑固性聲音嘶啞則是喉癌的早期表現之一。如果聲嘶症狀進行性加重,逐漸發展為聲音變粗、變啞,直至完全失音,則需高度警惕是因為喉癌腫塊影響聲帶功能引起的。對於年齡超過40歲,聲音嘶啞超過7天的患者,建議及早到醫院就診,排查喉癌;


咽異物感、梗阻感,吞嚥不適。這也常與喉癌的早期表現相混淆。年齡在50歲以上,症狀反覆出現1個月以上的人群,特別是吸菸患者,需要警惕患癌風險;


痰中帶血絲。痰中見少量血絲,特別是清晨第一口痰,需警惕咽喉部腫瘤甚至肺癌的風險,需及時醫院就診;


咽喉疼痛。即使是職業所需長期用嗓,咽喉疼痛經2周左右規範治療仍不緩解,要警惕惡性腫瘤的可能;


吞嚥障礙,呼吸困難。一般來說,這在喉癌比較晚期的時候才會出現。但多數患者,特別是非聲門型,往往是拖到這個時候才去就診,延誤了最好的治療時機;


頸部腫塊。喉癌特別是聲門上型喉癌容易引起頸部淋巴結轉移,形成頸部腫塊。部分患者的首發症狀甚至是唯一症狀就是頸部腫塊。

治療喉癌是否一定要以失去聲音為代價?

喉癌的可通過間接喉鏡初步檢查,門診即可完成。確診需要在耳鼻喉科行電子纖維喉鏡進行病理取材。對於部分癌前病變,如黏膜白斑,喉乳頭狀瘤,也可以通過喉鏡進行診治。另外,原發灶的CT,MRI,頸部增強CT,胸部CT,腹部超聲,頸部淋巴結穿刺活檢等對於明確分期,決定治療方式也十分重要。

很多喉癌患者在確診時都會感到疑惑和迷茫:是否喉癌確診之後就一定要進行手術切除喉部,從而永久地失去聲音的功能?

實際上,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與患者喉癌局部的分期密切相關。《中國臨床腫瘤學會頭頸部腫瘤診療指南2018年第1版》指出,對於早期喉癌來說,採取手術或單純放療的單一治療模式,二者總體療效相近。建議多學科綜合治療團隊對發音功能、生活質量和治療結果做出完整評估後決定。手術方式可選擇開放或經口入路切除原發灶,前者對於功能保護更好。另外,經口激光顯微手術或機器人手術功能保護更好。根治性放療可以有效保護聲帶功能,推薦調強放療。

而對於局部晚期的喉癌患者,大部分需要進行全喉切除術,這是為了保證治療效果的更好的方法,並且通常需要進行選擇性或根治性雙頸部淋巴結清掃,並配合術後放療或放化療。如患者因身體條件不允許,各種原因拒絕手術或腫瘤太大無法手術,放療聯合化療藥物順鉑,或放療聯合分子靶向藥物西妥昔單抗也是可以選擇的辦法。根治性治療前進行的化療被稱為誘導化療,它是另外一種保留喉的方法,如果化療後腫瘤達到完全或部分緩解,這部分患者後續接受單純放療或同期聯合西妥昔單抗,否則接受全喉切除術。

對於已經進行喉切除術的患者,也不是完全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他們還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法恢復發音:

練習食管發音,患者可以通過練習食管和胃的共鳴發出聲音。操作時,需將空氣吞入食管和胃,然後利用打嗝的方式將空氣擠壓出來,利用食道和咽部產生振動而發出聲音。這是一個無創經濟的方法,但效果因人而異。文章開頭所說的李文華在喉癌康復過程中學習的就是食管發音;


電子喉。這是一個外置的器械,放在頸部適當的位置,啟動開關,配合舌部動作,利用電流震動頸部的空氣發聲。但聽起來像霍金或機器人,音調比較單一;


發音重建術,又稱食管氣管發音。指的是通過手術,在氣管食管之間“打造”一個發音管。當空氣通過發音管進入食管或下嚥腔,便可以震動黏膜發聲。全喉切除術後患者還需要在發音管上裝一個發音鈕,替代喉。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在放療完成後評估頸部皮膚情況才能決定是否具備做這種手術的條件。

總之,喉癌並不可怕,得了喉癌也不一定會完全失去聲音。只要遠離不良嗜好,早期發現,儘早就診,配合醫生診治。喉癌患者一定能重新回到自己充滿歡聲笑語的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