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互聯網之夜”一窺電影與互聯網的前世今生

11月23日,第28屆金雞百花電影節落下了帷幕。落地廈門後的本屆電影節呈現出了嶄新的面貌,隨著議程、宣傳風格、新技術應用等多方面的變化,關注度和影響力都有了明顯提升。

最終《流浪地球》獲得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花落林超賢(《紅海行動》),文牧野憑藉《我不是藥神》摘得最佳導演處女作;《地久天長》包攬最佳編劇與最佳男女主角,成為最大贏家,王志飛(《古田軍號》、吳玉芳(《送我上青雲》)則分獲最佳男女配角。

從“互聯網之夜”一窺電影與互聯網的前世今生

電影節期間,除了頒發具有重要含金量的金雞獎外,還舉辦了包括導演論壇、互聯網之夜、產業論壇、教育論壇在內的9大論壇活動,從回顧新中國電影發展史到展望新時代電影發展,從導演個性表達到演員的自我修養,全方位為中國電影的發展獻計獻策,論壇主題各異,但含金量都頗高。

電影節期間,在騰訊影業承辦的唯一以互聯網和電影為主題的“互聯網之夜”上,嘉賓們就電影與互聯網融合後的發展與機遇展開了深入討論。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張宏在致辭中對騰訊影業承辦的這場活動表示了高度肯定:“‘互聯網之夜’豐富了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我們做到了相得益彰,強強聯手,我想這對中國電影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從“互聯網之夜”一窺電影與互聯網的前世今生

同時由騰訊與貓眼共同出品,騰訊研究院、貓眼研究院、騰訊指數、騰訊影業聯合編制的《“從相加到相融”——互聯網時代的電影發展研究報告》,也在活動現場正式發佈。

從 “互聯網之夜”上發佈的《從“相加到相融”——互聯網時代的電影發展研究報告》中,可以一窺中國電影和互聯網相融的全過程,從觀眾到用戶的新消費風潮、互聯網助力電影產業數字化升級等等內容也能夠預見整個產業的未來態勢。

從“互聯網之夜”一窺電影與互聯網的前世今生

實際上,如今全球電影產業都面臨著和互聯網產業的融合趨勢。某種程度上,在如今整個電影產業鏈條上的任何一個環節,傳統影視+互聯網基本上成為了不二搭配準則。北美電影市場長達10年的停滯,在流媒體的大量井噴後已經在出現不小的變動。而中國電影市場,高度互聯網化成為基本的發展特徵過後,未來如何繼續享受互聯網紅利成為了一個焦點。

互聯網技術正在賦能於產業各個環節,內容為王依舊是影視行業發展的立足之本。更多代表中國文化符號,反映中國社會集體情緒的電影脫穎而出,《哪吒》中“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題正好契合了當代年輕人的心理共鳴,博納“中國驕傲三部曲”將現實生活中真實感人的事蹟傳遞給觀眾,《我和我的祖國》等影片則凝聚了幾代人的國民記憶。

從“互聯網之夜”一窺電影與互聯網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