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文奋斗三个月 石头窝里“砸”出两亩地

马金文一家用大锤、钢钎、锄头奋战三个月,把石头窝窝变成平整良田。

□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崔永红 高乾恒  文/图

大清早,趁着太阳还没出山,54岁的彝族汉子马金文带着妻子和儿子来到自家石头地,先用大锤把坚硬的石头砸碎,再用钢钎撬开,把石头搬到地边垒起埂子,从山脚拉来一车又一车的生土填上,原先凹凸不平的石头地变成了一块平整的庄稼地。

今年1月以来,这样的情景就是建档立卡户马金文一家的生活日常。

元江县洼垤乡罗垤村,已经脱贫的马金文一家,希望通过改造石头地,改善种植条件,增加经济收入,过上更加殷实的小康生活。

4月,正值春耕备耕时节,记者来到马金文家乱石林立的山地里,记录他家用大锤、钢钎、锄头奋战三个月,把石头窝窝变成平整良田的故事。

洼垤乡曾是全市九个省级贫困乡之一,罗垤村距乡政府21公里,山高箐深坡陡,石漠化十分严重,十年九旱,土地贫瘠,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自然条件差,群众受教育程度低,长期以来处于深度贫困状态。罗垤村有4个小组142户527人,是全乡最大的自然村,绝大部分村民属于彝族仆拉支系,年人均纯收入处于洼垤乡末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3户,占总户数的65%,是一个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的彝族山区村寨。

“这块地一直用来种烟,但石头多,根本种不了几棵,加上干旱缺水土层薄,庄稼长不好,要想办法改造才行。”马金文及27岁的儿子马二明决心彻底改变石头旮旯里栽烟的现状,改变“种一山坡,收一箩箩”的历史。

2019年3月10日,同一块石头地里,马二明用微耕机犁地,记者在空旷的山地里不时听到金属与石头碰撞发出的刺耳声音。那天下午,由于机械与石头硬碰硬,微耕机坏了,趴在石头地里动不了,马二明数次往返家中拿零件和修理工具都未修好,只能早早收工回家。

由于干旱缺水,20多年来,马金文家一直以种植烤烟、玉米和养殖生猪为主要经济来源,结构单一,积累有限,居住在土坯危房里。洼垤乡2017年开始实施整乡扶贫开发后,在扶贫资金的帮助下,他家拆除D级危房,住进了稳固的钢筋混凝土新房,加上其他扶贫措施,马金文一家彻底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2019年交售烤烟加上卖了3头猪,收入超过30000元。

脱贫后的马金文还希望过上更加宽裕的日子,他由此萌生了自己投入资金改造石头地的想法,以提高土地质量,改善耕作条件,提升种植效益,增加经济收入。

说干就干,2020年元旦前后,马金文一家开始了“造地”行动。马金文一次又一次高高举起大锤,一下又一下砸向坚硬的石头,再用钢钎把砸松的石头撬起,把一块又一块的石头搬到地边,一层又一层地垒起石头埂子。马二明请来装载机和卡车,把山脚的泥沙土拉到地里,再用锄头平整好。三个月来,他们一家早出晚归,任凭风吹日晒,一脸风尘,直到地里大大小小的石头慢慢消失。

“以前栽烟都是这种石头地,不能用机器耕作,薄膜也不好盖,烤烟东一棵西一棵,这里一点那里一点,还浪费薄膜。”此前尝到改地甜头的村民杨白长说。罗垤村人均只有1.9亩耕地,人多地少的情况十分突出,加之地里石头多、土层薄、坡度大,耕作难度极大,既费工又费力,微耕机也难以发挥作用,连锄头都小一号,就像城里人栽花用的小锄头。

经过三个月的持续奋战,投入2万余元,拉来100多车泥沙土,马金文家的8亩石头地,已经有5亩变成了平整的良田。杨白长比较改造前后的种植效益后说,通过改造,每亩地可种1200棵烤烟,相当于增加了两亩地,大大提高了土地的种植效率。

和马金文家一样,罗垤村的其他群众也主动投入到土地改造之中,变相增加土地面积,提高种植效益。今年,罗垤村拉土填石头地100亩,薄膜可以整齐地铺盖,现代化的耕作机械也能派上用场,用工时间缩短一半,每亩的产量可增加30%到50%。

夕阳西下,天色已暗,马金文把大锤、钢钎、锄头放入地边用空心砖垒起的屋子,准备收工回家。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加之年龄越来越大,过去一年,为了更好地与土地相依相伴,马金文还在地边修建了一个水窖和田棚,打算一直与土地长相厮守,不离不弃,侍候好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基,过上更加美好的日子。

马金文一家平整好的土地已经理好墒、打好塘,地边的水窖已蓄满水,节令一到便移栽烤烟。

“如果今年烤烟收入增加,明年还计划继续改造剩下的石头地。”离别之际,马金文告诉记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