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收藏熱,陳曼生為何不與當時實力最強的邵大亨合作“曼生壺”

乾嘉收藏熱,陳曼生為何不與當時實力最強的邵大亨合作“曼生壺”

曼生壺

文/大可先生

前面已經說過,陳曼生的朋友圈裡多名人、牛人;無論是官場上的,還是書畫藝術界的,或是文玩收藏界的等等不一而足,都是些高人,且都活躍於他的圈子裡。所以身在官場(雖然官不大),陳曼生能夠在書畫金石篆刻紫砂詩詞等等方面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除了自身聰明而好學以外,與他的朋友圈自然是分不開的。

因此,陳曼生到溧陽當官會去玩壺,與當時圈中“收藏熱”有很大的關係。

乾嘉收藏熱,陳曼生為何不與當時實力最強的邵大亨合作“曼生壺”

陳曼生/篆刻

陳曼生時代,恰好處於乾嘉兩朝的文物收藏鼎盛時期。當時,社會秩序相對穩定,經濟也較為富裕,關鍵是乾隆皇帝非常喜歡收藏書畫文玩。如此上行下效,必然引發上流社會官場人物以及文人墨客對秦漢以來碑碣、墓誌、金石等文物的關注,收藏之風日漸濃厚。隨著“盛世收藏”的序幕拉開,紫砂收藏當然也不能例外。

前面我們講過,自明清以來,在宜興紫砂工藝史上,產生重要影響的人物不少。我們回顧一下:首先是被稱為紫砂“鼻祖”的明朝正德年間龔春;其次是第一位紫砂“集大成者”、具有“里程碑”式的萬曆時期的時大彬;接著是紫砂史上第二次高峰的代表人物、全能型大師康熙時期的陳鳴遠……

陳鳴遠過後,便是被“布衣壺宗”顧景舟稱之為“陳鳴遠之後的一代宗匠”的邵大亨。邵大亨時代與“曼生壺”的誕生是差不多同在一個時代的。單從制壺工藝的角度,邵大亨與陳曼生不在同一個檔次,沒有可比性。但兩位都是高人;都是在各自的領域裡取得高成就的佼佼者。試想,倘若讓他們兩人強強聯合,將會在紫砂行業裡開拓出怎樣更為雄偉壯觀的局面!

乾嘉收藏熱,陳曼生為何不與當時實力最強的邵大亨合作“曼生壺”

大可先生以其獨創的熟刻技法創作的【奇壺】

但歷史的發展,永遠不可能有“如果”二字。這很殘酷,也很現實。現實中的陳曼生文人一枚,出口成章,略為吟詠頃刻成詩,加上縣太爺的身份,想與紫砂行業任何高手合作,定是多數人求之不得的美事;而邵大亨則“大老粗”一枚,雖為工匠,哪怕在當時“工匠”的身份無法與今天“大師”的身份相提並論,但自身技藝超群,且性情耿介。前面我們提到的記錄在《宜興荊溪縣誌》裡的那則故事,不妨再重溫一下:“有邑令欲得之,購選泥色招入署,啖以重利,留之經旬,大亨故作劣者以應。令怒而杖之,亦不吽暴也”故事裡縣令蠻不講理;而大亨則顯品格高尚,有種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的更烈秉性。縣令是誰?文獻沒有記載下來。老實說,當筆者讀到這段故事以後,還真把這位縣令跟陳曼生聯繫在一起。後來對陳曼生比較多的瞭解之後,才消除了這種誤解。我們從陳曼生的經歷來看,從他的閱歷及其自身修養看,他應該是不會做出這種粗暴蠻橫的事情的;相反,他對別人尤其是文人或手藝人都是十分尊重的。這我們將在後面他與楊彭年兄妹的合作可見一斑。

乾嘉收藏熱,陳曼生為何不與當時實力最強的邵大亨合作“曼生壺”

問題是,陳曼生為什麼不找當時做壺第一妙手邵大亨合作?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無法從文獻中找到明確答案。然而,我們仍然可以從蛛絲馬跡的有限材料中得到一些啟發。首先,陳曼生對於紫砂知識,早期有過接觸,但在作溧陽縣令之前未見直接去過宜興實地考察,對紫砂的興趣也僅居於從朋友的收藏中或從他們的口述中略知一二;也就是說,他之前是沒有實戰經驗的。或換句話說,剛開始合作選“代工”師傅,這是“試用”階段,不一定非得選“最好的”。

其次,“曼生壺”的藝術價值最重要的是依附在實用之上的“裝飾”以及壺型設計。對於陶刻的裝飾自不必廢言,陳曼生自己設計壺型來讓工藝師製作,這就涉及到“合作”的問題了。壺樣設計出來了,誰來做?很關鍵。正常思路當然是“摶砂工藝”越精越好了。前提是,做壺要能夠理解以及配合陳曼生的思路才行!好了,邵大亨肯定是當時最好的妙手,可是像他這麼有個性的大匠,讓他聽從他人的指揮而隨之投其所好製出不一定合自己心意的作品,他,會答應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所以從這兩個人的性格、修養、生活狀態等綜合考量,無非出現兩種情況:要麼陳曼生去找邵大亨,肯定談不攏;要麼陳曼生了解了邵大亨的一些事情以後壓根兒就不想去找他合作。因為他心裡清楚得很:他要找的工藝師,得跟他的思路能夠產生共鳴才行。而這一切——都是“緣”!

乾嘉收藏熱,陳曼生為何不與當時實力最強的邵大亨合作“曼生壺”

我信緣!

陳曼生結緣紫砂,是由於他自小就喜歡吃茶。他在《冷泉亭納涼》就有“坐久瀹請茗,試領味外味”之句,能從品茗中悟出“味外味”,可見是品茶高手。因茶而愛壺、賞壺,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何況他身邊還有一大幫“同好雅玩”的朋友。

其中,吳騫便是。

吳騫是何方神聖?我們在前面的章節已有所提及,現在不妨再作進一步的介紹。

吳騫(1733-1813),清中期大收藏。字槎客,一字葵裡,號兔床、愚谷,晚年別署齊雲採藥翁。浙江海寧人。一生著述頗豐,著有《拜經樓詩集》、《陽羨名陶錄》等集。

我們更關心與紫砂有關的《陽羨名陶錄》。此書分為上下兩卷,上卷由紫砂的起源、選材、本藝、家溯四部分組成;下卷由淡叢、文翰兩部分組成,詳細介紹了紫砂壺的全貌。是歷史上繼《茗壺》之後,又一部有關紫砂方面的專著。但凡研究紫砂文化的人如我是不可能略過這本書的。

乾嘉收藏熱,陳曼生為何不與當時實力最強的邵大亨合作“曼生壺”

陳曼生在海昌求學期間,1790年,也就是乾隆五十五年,陳曼生通過自家親戚一位叫周春的小兄弟所引薦,結識了大收藏家吳騫。吳騫也因此成了陳曼生在紫砂方面的啟蒙老師。這為陳曼生主溧陽期間,真正接觸、設計紫砂壺打下一定的理論基礎。

這樣的認知,對於以後要投身其中去參與紫砂藝術創作,當然是相當難得的。不過話說回來,紫砂行業還真不是普通的工藝行業,它有著相當專業的知識結構,並不是任何人跨行到這裡來都能夠幹得好的。

我們剛才聊到陳曼生為什麼不找邵大亨合作的問題,其實,我也有過類似這樣的經歷。自從我開始把書法中現代書刻的方式融入紫砂、並研究熟刻技法的同時,我就開始到宜興去找當地的工藝師合作,讓他們按我的要求來制壺。我也學著陳曼生的做法,畫圖、設計壺稿讓工藝師來定製。結果也不盡人意。也有人建議我要找最好的大師來定製。這種好的建議我心領了。但執行不易。一方面,大師壺的價位實在太高;另一方面,就像前不久報出來的有些“大師”自己不做壺,也請了“代工”。如果這樣,我何不自己直接就聯繫“代工”得了。當然,在與這些工藝師的打交道的過程中,也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情,我們將在後面會慢慢與大家做些彙報。

我堅定,紫砂與書畫的碰撞,真的可以出現火花。這方面“曼生壺”已經豎起了標杆。

陳曼生既然沒找最厲害的高手邵大亨合作,那他會找什麼樣的人物合作呢?我們將在下節展開討論。有詩為證:

收藏盛世聚群英,

砂壺雅玩陳曼生。

未與高才謀合作,

自由新品世人驚!

乾嘉收藏熱,陳曼生為何不與當時實力最強的邵大亨合作“曼生壺”

大可/書法,釋文:收藏盛世聚群英, 砂壺雅玩陳曼生。 未與高才謀合作, 自由新品世人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