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吃貨的養成,一週她居然能吃這麼多!

論吃貨的養成,一週她居然能吃這麼多!

都說四月不減肥,五月徒傷悲,但是對於吃貨來說,四月不是用來減肥的,是用來吃河豚的!

論吃貨的養成,一週她居然能吃這麼多!

芬芳四月,正是河豚最美味的時節,怎容錯過?一句話:只要你愛吃河豚,我們就是好朋友。

論吃貨的養成,一週她居然能吃這麼多!

一尾魚遊進了春天,遊活了一座城,也遊滿了餐桌,成為揚中普通市民家庭的一道時令美味,飄香尋常百姓家。

論吃貨的養成,一週她居然能吃這麼多!

走在揚中的市區街道上,隨處可見“河豚”字樣的招牌,不光“老字號”飯店“一魚難求”,就連“隱藏”在犄角旮旯的館子也是生意火熱。“我們揚中人吃河豚太正常了,這個時候不吃,又再等一年咯。”市民吳先生騎著電動車匆匆趕到市區某家河豚館來取提前訂購的兩條河豚,他憨笑著告訴小編,他的妻子都惦記了好幾天了,可惜自己不會烹飪,於是趕緊上街買幾條回家和家人分享一下,“春天不吃河豚總感覺不完整,要麼在飯店吃要麼打包回家吃,一週總歸要吃一條的。”該河豚館老闆蔣開和告訴小編,現在前來吃飯的顧客每桌必點河豚,而且“吃完還要帶幾條回家”的現象很常見,“如果是本地人的話,打包回去放在微波爐裡熱兩分鐘就好,如果帶到外地去,你看我這都有包裝盒,可以真空包裝,放個幾天完全沒問題。”

論吃貨的養成,一週她居然能吃這麼多!

△飯店裡堆滿了打包盒

論吃貨的養成,一週她居然能吃這麼多!

論吃貨的養成,一週她居然能吃這麼多!

論吃貨的養成,一週她居然能吃這麼多!

△家庭聚會,河豚必不可少

“入門級”的吃貨熱衷於吃,而真正的“高境界”就是不僅會吃,自己還會做。“老闆,我又來了,今天人多,幫我拿5條,順便幫我包裝個10條,我要寄出去送禮。”市民陳女士是王篤成河豚專賣店的老顧客了,老闆笑著告訴小編,平均每週總能見到她一兩次。陳女士說,近些年,養殖河豚越來越多,價格也趨於穩定,一般的菊黃豚50元/斤,條紋豚的話稍微便宜些只要

30元/斤,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普通市民都能夠買得起,吃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家是‘河豚粉’,我孩子特別喜歡吃,正好去年我學會了煮河豚,這不,在家可以隨時燒給他吃,多的話一週要吃個3、4條,如果加上贈送朋友的,那就更多了。”

論吃貨的養成,一週她居然能吃這麼多!

除了陳女士,在揚中,會燒製河豚的百姓很多,無論是白汁還是紅燒,每戶都有自己的“獨門秘方”,經驗頗豐的市民董阿姨不止於此,廚藝進階路上,她創意滿滿,“河豚搭配竹筍、秧草是最常見的,此外茭白和茼蒿也是絕配,我做的河豚撈飯鮮香濃稠,舔一口都粘嘴巴呢。”她告訴小編,最近她還新學了河豚火鍋和河豚餛飩的做法,打算一展廚藝,“這時候請客吃飯,不買條河豚煮煮都覺得過意不去,今天中午我還特地煮了兩條給常州的朋友帶回家,這是一份可以帶走的‘鄉愁’與‘驕傲’。”她自豪地告訴小編,大家都說她做的河豚好吃,因此她動力十足,忙得不亦樂乎,“只要說‘好吃’我就開心,明天再去買條回來!”

論吃貨的養成,一週她居然能吃這麼多!

論吃貨的養成,一週她居然能吃這麼多!

△白汁、紅燒,各種做法

論吃貨的養成,一週她居然能吃這麼多!

△河豚餛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