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知道我是一個賣火腿的

生長在齊魯大地,第一次知道火腿腸還是上小學的時候,那時吃的火腿腸是春都,一根小小的火腿腸我能吃兩個饅頭,那時生活水平都差不多,富裕的家庭很少。後來看電視廣告上面有大火腿的廣告,這麼大一根火腿得多少錢啊?而且大火腿的廣告每天都是準時的播放:但願人長久,相伴得利斯。直到上初中才有幸吃到電視廣告裡的大火腿,咬上一口,滿滿都是肉。果然是一分錢一分貨,小小的火腿腸只是有肉的味道。沒有肉的口感,原來是含澱粉太多。

慢慢的火腿開始流行起來,但火腿的價格一直是那麼高高在上,普通老百姓不能天天吃,真的吃不起。也就是過節,或者家裡來客人才會吃火腿。隨著改革開放,老百姓的日子向著小康水平發展,吃火腿的次數也多了,各種各樣的火腿推向市場,遇到沒吃過的就想嚐嚐。吃了不同品牌的火腿,還是得利斯的低溫火腿從口感和品質來說更好一點。價格和品質是劃等號的。買火腿真的不能太圖便宜,一分錢一分貨這是永恆不變的。得利斯是最早做低溫火腿的企業,所以,得利斯的低溫火腿還是值得推薦給大家的。

當你知道我是一個賣火腿的


當你知道我是一個賣火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