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推動”我,但只有我自己能成長

本文原創,非首發

你可以“推動”我,但只有我自己能成長

從一個“推娃”故事說起……

前不久,一本雜誌讓我為一篇文章寫感想。

給我的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個9歲女孩的成長故事。故事裡的孩子成熟懂事,碩果累累;故事裡的媽媽堅韌頑強、吃苦耐勞、費盡心思;故事裡的爸爸總是缺席,孩子過生日,只有爸爸的帽子做伴……

女孩主要由媽媽帶大,2歲開始讀書、認字,3歲開始學跳舞,4歲能背很多古詩詞,6歲全面接觸傳統文化……上學後屢獲獎項,獎項涉及多個領域——舞蹈、畫畫、演講……

讀著孩子的故事,我好像是舞臺下的一位觀眾,不時為孩子的一路高光而心潮澎湃。

可是,當我靜下來,迴歸到一個正常狀態的母親身份,心裡產生了一個疑問:是這個孩子真的太完美了?還是大人“推娃”推得太厲害,孩子沒了應有的真性情?抑或是媽媽認為這才是完美的成長路徑,悄悄隱去了那些真性情?

在感想中,我冒險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能為這樣的孩子喝彩,我很高興。

但我更希望跟孩子的小淘氣、小調皮、小脾氣、小耍賴同呼吸、共命運;

更希望跟有時候同父母對著幹,有時候與同伴鬧彆扭的孩子鬥智鬥勇;

更希望跟有時候倔強到油鹽不進,有時候又溫順得像一隻貓的孩子,經歷如過山車般的日常。

我希望孩子可以悠閒地喂螞蟻,盡情地追逐一片落葉,在人生初年,放慢節奏,將生命的美感裝進心靈,像冬天來臨前的小田鼠阿佛那樣,收集陽光、詞語、色彩,以備漫長冬日之需。

我不太希望孩子總是被效率、速度追著往前跑,不太希望一個孩子總是懂事乖巧、豪情萬丈,像一個鬥士,在迎接一個又一個挑戰,而且逢戰必勝……

父母可以推動孩子向前走,但只有孩子自己願意走,才能真正走遠,遠到父母達不到也想不到的地方。

父母的任務是激發、保護孩子的前進動力,讓他們能走遠、飛高。

你可以“推動”我,但只有我自己能成長

化“推力”為動力,才有意義

演說家丹·貝克曾寫過一首詩:

你可以推動我,

但要靠我自己去成功。

你可以訓練我,

但要靠我自己去打贏。

你甚至可以可憐我,

但要靠我自己去頂住悲傷。

這愛的禮物呀,

不是讓我充飢果腹,

而是孕育萬物的陽光,

最終,

要靠我自己去收穫。

我也曾是一個一廂情願替孩子做計劃,想盡一切辦法推孩子的母親。在屢遭挫敗後,陷入痛苦,無意中讀到這首詩,頓時豁然開朗。

我們和孩子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作為母親,我可以推動他,但前提是,我要知道,真正能向前走去的是他自己。

明白了這一點,再去推動他,就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態度和方法。

在此,把這首詩送給父母們,可能有點潑冷水的意味,但真心希望父母能更加清醒。

我們可以想辦法推動孩子,但在推動的同時,先觀察孩子,時刻關注孩子的感覺和意願。

如果孩子感覺很差,或者沒有意願,不管我們把他們推到什麼程度,他們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刻停下來,迷茫、彷徨、無助,而那時,父母和孩子往往已經有了隔閡。

朋友的女兒,考研失利,大學剛畢業,不想工作,不喜歡自己的專業,說當年報考計算機專業完全是父親的決定,自己對此沒有好惡,可是學了四年發現不喜歡,但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這個孩子在大學之前,在父母的推動和“攙扶”下,走得一路順遂。可是到了該自己選擇道路的時候,停下來了。父母后悔說,早知如此,以前就讓你自己多嘗試,多碰壁。

北大心理學教授徐凱文曾提出“空心病”的概念,作為北大心理諮詢師的他,接觸了很多北大學子後,發現很多學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為什麼而活,人生的意義何在?

徐凱文教授認為,孩子們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是因為他們從小被功利的目標、外界的聲音推著走,跟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覺失去聯繫,無法感知世界以及自己內心的慾望和動力,長大後自然缺乏意義感。

如何避免空心病呢?這需要父母停止一味地“推動”,要把感受的能力還給孩子,讓他們從自己的選擇和專注中,體會屬於自己的感覺,找到屬於自己的動力。

與此類似,美國藤校的亞裔學生,因為父母的強力“推娃”,如願進入藤校,但進去之後,表現卻一言難盡。

到他們進入職場時,發現進入職場高層的比例,是各族裔中最低的,而同時亞裔學生的心理問題卻越來越嚴重。

對此,社會各界普遍看法是:部分亞裔學生是被父母硬“推”出來的,這些孩子會暫時領先,但後勁不足,而且硬“推”不僅摧殘了孩子對知識的渴求、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力,還可能讓孩子真正的天賦被埋沒。

可見,一廂情願的“推娃”,當下效果令人欣慰,但是如果沒有在此過程中啟動內在動力,孩子很可能會因缺乏後勁而停滯,相信這也不是父母的初衷。

你可以“推動”我,但只有我自己能成長

化“推力”為動力,關鍵在感覺

雖然由於父母強推,孩子缺乏前進動力,這是失敗的做法。

但是,那些能把孩子推上大學,推進“清北”,推進“藤校”,這都算是“推娃”界的佼佼者。

讓人最痛心的是,更多的孩子被推倒在了小學,甚至幼兒園。

放眼望去,那些拖延磨蹭、精神萎靡、缺乏前進動力的孩子,往往是被推倒的孩子。

當然,如果對父母說,不要強推孩子,父母肯定不會同意,並會理直氣壯地反駁:孩子都這樣了,再不管,不知道會差到哪裡去呢?

但令人苦惱的是,這樣的孩子,父母往往怎麼都推不動。

怎麼讓孩子把父母的“推力”轉化成自己的動力,這是父母們要解決的問題。

孩子感覺放鬆、舒暢,感到被關愛,就會有動力。

而其他時候,孩子感覺壓抑,感到被否定,被攻擊,自然就心中阻力重重。

心理諮詢師楊傑老師曾說:“好的感覺產生動力,壞的感覺產生阻力。”

當孩子感覺好的時候,孩子不僅容易接受父母的推動,而且也更能體會被推動做事情時的美好感覺。

而這種好的感覺,會讓孩子體會到事情本身的美好,這樣就會形成自己做事的動力。

孩子的每一個行動,背後都有他自己的意願,每一個發自內心的意願,背後都要有良好的感覺來支撐。

因此,父母不能一廂情願地硬推,而是在維護孩子日常感覺良好的基礎上,想辦法輔助和引導。如果不能維護良好的感覺,可能做什麼都會是白費力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