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推动”我,但只有我自己能成长

本文原创,非首发

你可以“推动”我,但只有我自己能成长

从一个“推娃”故事说起……

前不久,一本杂志让我为一篇文章写感想。

给我的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9岁女孩的成长故事。故事里的孩子成熟懂事,硕果累累;故事里的妈妈坚韧顽强、吃苦耐劳、费尽心思;故事里的爸爸总是缺席,孩子过生日,只有爸爸的帽子做伴……

女孩主要由妈妈带大,2岁开始读书、认字,3岁开始学跳舞,4岁能背很多古诗词,6岁全面接触传统文化……上学后屡获奖项,奖项涉及多个领域——舞蹈、画画、演讲……

读着孩子的故事,我好像是舞台下的一位观众,不时为孩子的一路高光而心潮澎湃。

可是,当我静下来,回归到一个正常状态的母亲身份,心里产生了一个疑问:是这个孩子真的太完美了?还是大人“推娃”推得太厉害,孩子没了应有的真性情?抑或是妈妈认为这才是完美的成长路径,悄悄隐去了那些真性情?

在感想中,我冒险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能为这样的孩子喝彩,我很高兴。

但我更希望跟孩子的小淘气、小调皮、小脾气、小耍赖同呼吸、共命运;

更希望跟有时候同父母对着干,有时候与同伴闹别扭的孩子斗智斗勇;

更希望跟有时候倔强到油盐不进,有时候又温顺得像一只猫的孩子,经历如过山车般的日常。

我希望孩子可以悠闲地喂蚂蚁,尽情地追逐一片落叶,在人生初年,放慢节奏,将生命的美感装进心灵,像冬天来临前的小田鼠阿佛那样,收集阳光、词语、色彩,以备漫长冬日之需。

我不太希望孩子总是被效率、速度追着往前跑,不太希望一个孩子总是懂事乖巧、豪情万丈,像一个斗士,在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而且逢战必胜……

父母可以推动孩子向前走,但只有孩子自己愿意走,才能真正走远,远到父母达不到也想不到的地方。

父母的任务是激发、保护孩子的前进动力,让他们能走远、飞高。

你可以“推动”我,但只有我自己能成长

化“推力”为动力,才有意义

演说家丹·贝克曾写过一首诗:

你可以推动我,

但要靠我自己去成功。

你可以训练我,

但要靠我自己去打赢。

你甚至可以可怜我,

但要靠我自己去顶住悲伤。

这爱的礼物呀,

不是让我充饥果腹,

而是孕育万物的阳光,

最终,

要靠我自己去收获。

我也曾是一个一厢情愿替孩子做计划,想尽一切办法推孩子的母亲。在屡遭挫败后,陷入痛苦,无意中读到这首诗,顿时豁然开朗。

我们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作为母亲,我可以推动他,但前提是,我要知道,真正能向前走去的是他自己。

明白了这一点,再去推动他,就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态度和方法。

在此,把这首诗送给父母们,可能有点泼冷水的意味,但真心希望父母能更加清醒。

我们可以想办法推动孩子,但在推动的同时,先观察孩子,时刻关注孩子的感觉和意愿。

如果孩子感觉很差,或者没有意愿,不管我们把他们推到什么程度,他们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刻停下来,迷茫、彷徨、无助,而那时,父母和孩子往往已经有了隔阂。

朋友的女儿,考研失利,大学刚毕业,不想工作,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说当年报考计算机专业完全是父亲的决定,自己对此没有好恶,可是学了四年发现不喜欢,但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这个孩子在大学之前,在父母的推动和“搀扶”下,走得一路顺遂。可是到了该自己选择道路的时候,停下来了。父母后悔说,早知如此,以前就让你自己多尝试,多碰壁。

北大心理学教授徐凯文曾提出“空心病”的概念,作为北大心理咨询师的他,接触了很多北大学子后,发现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为什么而活,人生的意义何在?

徐凯文教授认为,孩子们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他们从小被功利的目标、外界的声音推着走,跟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觉失去联系,无法感知世界以及自己内心的欲望和动力,长大后自然缺乏意义感。

如何避免空心病呢?这需要父母停止一味地“推动”,要把感受的能力还给孩子,让他们从自己的选择和专注中,体会属于自己的感觉,找到属于自己的动力。

与此类似,美国藤校的亚裔学生,因为父母的强力“推娃”,如愿进入藤校,但进去之后,表现却一言难尽。

到他们进入职场时,发现进入职场高层的比例,是各族裔中最低的,而同时亚裔学生的心理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对此,社会各界普遍看法是:部分亚裔学生是被父母硬“推”出来的,这些孩子会暂时领先,但后劲不足,而且硬“推”不仅摧残了孩子对知识的渴求、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还可能让孩子真正的天赋被埋没。

可见,一厢情愿的“推娃”,当下效果令人欣慰,但是如果没有在此过程中启动内在动力,孩子很可能会因缺乏后劲而停滞,相信这也不是父母的初衷。

你可以“推动”我,但只有我自己能成长

化“推力”为动力,关键在感觉

虽然由于父母强推,孩子缺乏前进动力,这是失败的做法。

但是,那些能把孩子推上大学,推进“清北”,推进“藤校”,这都算是“推娃”界的佼佼者。

让人最痛心的是,更多的孩子被推倒在了小学,甚至幼儿园。

放眼望去,那些拖延磨蹭、精神萎靡、缺乏前进动力的孩子,往往是被推倒的孩子。

当然,如果对父母说,不要强推孩子,父母肯定不会同意,并会理直气壮地反驳:孩子都这样了,再不管,不知道会差到哪里去呢?

但令人苦恼的是,这样的孩子,父母往往怎么都推不动。

怎么让孩子把父母的“推力”转化成自己的动力,这是父母们要解决的问题。

孩子感觉放松、舒畅,感到被关爱,就会有动力。

而其他时候,孩子感觉压抑,感到被否定,被攻击,自然就心中阻力重重。

心理咨询师杨杰老师曾说:“好的感觉产生动力,坏的感觉产生阻力。”

当孩子感觉好的时候,孩子不仅容易接受父母的推动,而且也更能体会被推动做事情时的美好感觉。

而这种好的感觉,会让孩子体会到事情本身的美好,这样就会形成自己做事的动力。

孩子的每一个行动,背后都有他自己的意愿,每一个发自内心的意愿,背后都要有良好的感觉来支撑。

因此,父母不能一厢情愿地硬推,而是在维护孩子日常感觉良好的基础上,想办法辅助和引导。如果不能维护良好的感觉,可能做什么都会是白费力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