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證+”讓公正看得見

“聽證+”讓公正看得見

“我對聽證結果很滿意!事情發生了那麼久,我覺得公開聽證給了我一個說法。”日前,年過八旬的陳大爺來到山東省東阿縣檢察院12309檢察服務中心領取不予支持監督決定書,往日眉頭緊皺的陳大爺心平氣和地向辦案檢察官說道。

今年3月,朱某、楊某(17週歲)因出行某小區未戴口罩,與保安陳某(陳大爺的兒子)、任某發生口角。任某報警後,在步行到公安巡防隊途中,陳某身體不適,經醫院搶救不治身亡。經司法鑑定:陳某系生前患有嚴重冠心病,因糾紛誘發心功能障礙死亡。事發後,陳某家人雖然獲得78萬元工傷賠償,但陳大爺仍多次上訪要求追究對方的刑事責任。今年7月初,陳大爺來到東阿縣檢察院,要求監督公安機關立案。

在檢察院,陳大爺情緒很激動。檢察官在聽取申請人訴求後,第一時間啟動立案監督審查程序,多次協調公安、信訪部門相關人員召開聯席會。經審查核實,陳某的死亡系意外事件,擬作出不予支持監督申請的決定。

“沒個說法”是深紮在陳大爺心中的一根刺,也是他一直上訪的根源所在。如何在依法辦案的同時,解開當事人的心結是檢察機關一直思考的問題。為此,在與雙方當事人進行多次溝通後,辦案檢察官決定採取“聽證+調解”的辦案方式。

“聽證+”讓公正看得見

公開聽證會現場

7月20日,東阿縣檢察院啟動公開聽證程序,邀請3名人民監督員圍繞罪與非罪問題進行討論,評議同意了檢察機關的審查結論。其間,雙方當事人面對面坐在一起,在律師及第三方的調解下,朱某、楊某當場答應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並向陳大爺表達了歉意,贏得了諒解。根據公開聽證的結果,該院依法對該案作出不予支持監督決定。目前陳大爺表示願意息訴罷訪。

針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為提升司法公信力,達到“定分止爭、案結事了”的辦案效果,聊城市檢察機關圍繞“四大檢察”的辦案特點,先後採取了“聽證+護企”“聽證+救助”等方式,公開聽證數量也由過去每年的個位數突破到今年的82場。

“聽證+”讓公正看得見

人民監督員聘任儀式

據該院檢察長王欽傑介紹,今年聊城市檢察院新選任61名人民監督員,涵蓋了醫學、稅務、建築等各類專業,保障了“聽證+”的專業化;案件類型由過去單純的刑事申訴案件拓展為司法救助、不起訴、立案監督等13個類型,確保了“聽證+”的常態化;通過明確牽頭部門、推行備案審查、強化業務結合,實現了“聽證+”的制度化。

為發揮一體化辦案優勢,聊城市檢察機關將公開聽證與專業化辦案團隊有機結合,成立了“護航民營經濟發展辦案團隊”及“扶貧救困辦案團隊”,均由辦案骨幹組成,通過整合優質資源,保證了辦案質量。

“‘聽證+’是聊城市檢察機關陽光司法的創新驅動,釋法說理效果和辦案效果讓群眾和當事人信服,真正實現了司法公正看得見、摸得著!”聊城市檢察院人民監督員許曉華今年共參加了5場檢察院的公開聽證會,對這項制度十分認可。(檢察日報、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微信公眾號 作者:匡雪 王凱忠 劉舒媛)


來源:最高人民檢察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