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躍亭的FF推出B2B業務做供應商,量產徹底涼了?

賈躍亭的FF推出B2B業務做供應商,量產徹底涼了?

FF總部大樓,圖源其官方微博

文丨連線Insight,作者丨青松,編輯丨水笙

昨日,FF(法拉第未來)又拿到了一筆續命錢,美國薪酬保障計劃給了FF916萬美元現金援助。

FF內部員工表示,該款項是美國政府對本土企業的現金援助,以貸款名義發放,僅能用於支付員工工資、辦公租金等費用。如果按照要求使用資金,則不需要償還。

美國薪酬保障計劃是幫助中小企業免於裁員、為員工繼續發放工資的計劃,總額度3490億美元,FF所獲得的金額接近該項目資金援助上限,即1000萬美元。

深陷資金困境的FF,似乎又能夠喘口氣了。不過,對於FF的量產,外界已經失去期待。

近期,垂死掙扎的FF,宣佈全面開展開展B2B業務,引發了外界關於“FF將放棄整車業務”,並“轉型為平臺供應商”的猜測。

對此,FF在4月10日發佈了澄清聲明,否認了相關傳言,表示B2B業務只是新增業務板塊,FF91的量產工作依然在按計劃運行。

賈躍亭的FF推出B2B業務做供應商,量產徹底涼了?

FF官方發佈的澄清聲明,圖源FF官方微博

這不是FF首次回應量產問題,從2014年底成立以來,FF從一開始的矇眼狂奔,到後來因為融資不順等原因走下神壇,成為外界口誅筆伐的對象,其關於量產的故事也從2017年講到了2020年。

但毫無例外,成立7年的FF,在量產這件事上,從未兌現諾言。多次上演“狼來了”的戲碼之後,從賈躍亭到FF,他們揹負的質疑聲也越來越重。

4月14日,賈躍亭債務小組舉行了第二次債權人線上大會。這次會議主要圍繞債務清單、債務淨額、債權人信託運作方式、投票流程等破產重組方案的細節進行了討論,並確定了賈躍亭債務重組的債務本金淨額為29.6億美元。

賈躍亭債務處理小組代表律師張淼表示,如果投票順利通過,破產重組將在5月21日由美國加州中區法院最終確認。

去年10月,賈躍亭在美國申請個人破產重組。該方案如果能順利完成,賈躍亭將不再持有任何FF的股權。這一舉措被認為是解決賈躍亭個人餘下債務並保障債權人利益的最佳方案。

這也就意味著,FF離“後賈躍亭時代”,又進了一步。

無論對賈躍亭還是FF而言,賈躍亭申請破產重組,是無奈之下的最好選擇。從2017年樂視暴雷、賈躍亭個人債務爆發並出走美國開始,FF的命運便與其綁在了一起。

多輪融資不順、與恆大從短暫蜜月到兵戈相見、屢被傳出破產傳聞......賈躍亭與FF一直在泥潭中掙扎求生。

2019年9月3日,賈躍亭在微博宣佈,法拉第未來正式任命畢福康為全球CEO,而他本人將辭去原CEO職務,出任CPUO(首席產品和用戶官),負責互聯網生態系統戰略的整體落實,領導人工智能、產品定義等相關工作。

在當時,他這麼寫道:“我之所以放棄一切,只為把FF做成,儘快徹底償還餘下的擔保債務,實現變革汽車產業的夢想。”

但賈躍亭退下高位之後,FF的境況並沒有變好。畢福康上任時揚言要儘快找到的融資,並沒有實現。這次開拓B2B新增業務板塊,能夠把FF從生死邊緣拉回來嗎?

從高速狂奔到跌落神壇

中國汽車行業專家Dunne曾向媒體回憶一個細節。2014年的一天,賈躍亭在美國試駕了特斯拉汽車,下車的一瞬間,他做出了決定。他當時說:“我們必須得造這個。”

隨後不久,賈躍亭投資了一家名為Atieva(如今更名為Lucid Motors)的電動汽車初創公司,並推動樂視研發自己的電動汽車。

到2014年底,賈躍亭與Peter Sacagian、Nick Sampson三人聯合創立法拉第未來,Peter Sacagian負責技術和產品開發、Nick Sampson擔任產品研發和工程高級副總裁。

FF總部位於美國洛杉磯,2016年底之前,這家公司成立不到三年,行事神秘,鮮少有人注意到這家公司的存在。

賈躍亭的FF推出B2B業務做供應商,量產徹底涼了?

FF總部大樓,圖源其官方微博

直到當年2016年12月9日,FF才首次對中國媒體開放,由此,這家由賈躍亭牽頭成立的電動車新勢力浮出水面,而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發聲,是在為2017年初即將公佈的FF91宣傳造勢。

美國當地時間2017年1月3日,FF91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全球首發。

這款車的電池包總容量超過130KWh,按照美國環境保護局的標準,最長續航里程約608公里,同時,FF91搭載自主研發的系統ecoLink。

CES展臺上,現身的高管將他們的汽車比作2007年橫空出世的iPhone,稱這輛車既可以手動駕駛也可以完全自動駕駛,稱它將“改變我們對汽車的所有認知”,並承諾將會使用AI學習和增強現實這類先進科技,顛覆世界的出行觀念。

賈躍亭的FF推出B2B業務做供應商,量產徹底涼了?

FF91,圖源賈躍亭官方微博

在當時來看,這一理念已經足夠超前,也足夠讓人興奮,FF也確實具備這種能力。

稜鏡在一篇早期報道中曾提到FF的超豪華高管陣營:

聯合創始人Nick Sampson,擁有39年的汽車行業經驗,先後效力於特斯拉、蓮花和捷豹;

全球首席品牌與商務官Marco Mattiacci,曾任馬薩拉蒂北美負責人、法拉利亞太區CEO;

FF全球設計負責人Richard Kim,曾任寶馬i團隊創世成員和領銜設計師;

負責全球製造業務的副總裁Dag Reckhorn,有23年汽車行業經驗,前特斯拉Model S製造總監;

人力資源副總裁Alan Cherry,23年汽車行業經驗,前特斯拉人力資源高級總監;

供應鏈副總裁Tom Wessner,25年行業工作經驗,效力過特斯拉馬自達和福特汽車等等。

而外媒Jalopnik報道指出,到2016年底,公司員工數目增長至1200餘人,當時無論從外部還是內部,外界對法拉第未來充滿著期待。兩名前員工甚至將當時的法拉第未來描述成為工程師和設計師的天堂。

但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急速狂奔的FF,形勢開始急轉直下,隨後的幾年裡,這種狀況再未出現好轉。

賈躍亭是罪魁禍首。

2016年下半年,法拉第未來的賬目上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財務違規行為,這讓公司的融資主管感到了擔憂。由於樂視公司錯綜複雜的企業結構、缺乏內部控制以及銀行賬戶的一些問題,FF在未來的融資面臨著困難。

在當時,賈躍亭在樂視汽車、Lucid Motors、以及法拉第未來這三家公司均有投入,樂視汽車與FF存在業務合作,賈躍亭在資金上的操作手法也多有混雜,這給FF帶來了資金隱患。

2016年10月,受法拉第未來委託在內華達州建廠的建築公司,開出了第一張逾期未付款的通知,FF內部的資金問題暴露出來。

但當時的賈躍亭,並未察覺到這是一個危險信號。

而FF91在CES展上的亮相,在FF內部其他高管看來,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他們覺得這款車型並沒有準備好。

“最後的兩週根本沒人睡覺,”一位法拉第未來前員工稱,“賈瘋狂的插手激怒了很多高管。”

最終,在展會現場,原本計劃為45分鐘的展示卻出了意外,在FF91自動泊車的現場演示中,出現了失誤。

沒有人會想到,這只是FF困局的開始。

2017年,樂視暴雷,賈躍亭辭去其在樂視的職務並出走美國,FF成了他翻身的唯一希望,但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將FF拖入了更深的深淵。

多次拿到救命錢,但量產無望

“我現在缺錢,清理債務需要時間,但FF拖不起了。”2017年11月2日,在與《稜鏡》的對話中,賈躍亭這麼表示。

此時,距離他7月4日奔赴美國已經過去了四個月,FF剛剛經歷過一場破產的輿論危機,如何儘快拿到A輪融資迫在眉睫。

賈躍亭告訴《稜鏡》,他在FF上的投資已經將近10億美元,但FF資金依然短缺,對FF同事的士氣打擊比較大。

2017年12月1日,FF拿到第一筆救命錢。當天,賈躍亭通過律師團隊與來自香港的投資機構簽署協議,根據這份協議,FF將獲得一筆超過10億美元的投資。在交易完成後,賈躍亭將推動FF生產基地儘快開工,以兌現其此前提出的2019年上市銷售的諾言。

當時,有消息人士向第一電動透露,過去的半年,賈躍亭團隊接觸了近20家投資機構,其中一家意向強烈,在三週前便從香港派出團隊赴美盡調,並已支付3000萬美元誠意金,以解FF燃眉之急。

在2017年12月13日召開的FF內部大會上,賈躍亭宣佈了FF完成A輪融資的消息,同時,他正式出任FF全球CEO兼首席產品官,將推動FF的管理和組織變革,確保戰略執行和產品落地,結束FF成立四年以來沒有CEO的歷史。

對當時的FF來說,這筆錢只能救命,但難續命。從一開始,賈躍亭就遠遠低估了造車的門檻。

有外媒報道指出,賈躍亭的一位高級顧問是汽車行業的資深人士,這位顧問在計算後得出,要實現賈躍亭的汽車夢,可能需要250億美元。賈躍亭嘲笑了他們,並懷疑這一數字的真實性。

“他的要求太可笑了,他沒意識到光是造一輛車就要幾十億美元的投入。”當時一位熟知賈躍亭造車計劃的消息人士這麼說道。

這意味著,如果沒有持續的現金流做支撐,FF的量產將是幻夢一場。

恆大再次替FF解了圍。2018年6月25日,恆大以67.467億港元收購香港時穎公司100%股份,獲得45%的Smart king公司股份。按照投資協議約定,時穎將在3年內向FF支付20億美元,其中2018年底前支付8億美元、2019年支付6億美元、2020年支付6億美元。

但不久之後,圍繞著FF控制權的問題,雙方在多次交鋒之後不歡而散。

援引界面新聞此前報道,經過努力與嘗試之後,恆大認識到,FF中國想要在國內發展,面臨著三重困境:

一是FF中國在國內的外匯賬戶被凍結,無法結匯;

二是FF中國基本上不可能在中國取得金融機構的融資;

三是因為FF實際控制人賈躍亭本人繼續不斷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以及由此引起的持續負面新聞,FF想要獲得相關的而政府政策支持十分困難。

界面新聞報道指出,在一次FF中國與銀行的會談中,該銀行明確表示只要賈躍亭還佔有FF股份,就不可能融資。如果要融資,賈躍亭的股權就必須轉出去,FF不能有他的股份,更不能讓他控制FF。

不久後,雙方簽署了一份補充修訂協議,宣稱將提前支付7億美元用於FF91的量產,這是雙方訴諸法庭、彼此決裂的導火索。

“是恆大方面提出簽署補充修訂協議的,時間節點是2018年年底打款5億美金過來,到2019年1月共打款7億進來。修訂協議設置了一些對賭要求,其中一個條件是,如果FF達到預量產準備,恆大健康在2018年7月31日前打3億美金進來。”一位FF老員工在當時向新京報如此表示。

但恆大健康在10月7日發佈的一份公告中,稱該補充修訂協議為FF提出,原因是其已用光此前的8億美元投資。

最終,由於恆大健康在7月31日前,3億美金並未到賬,FF於10月3日向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提起仲裁,雙方正式由“蜜月期”走向決裂。

這也一度讓FF再次陷入資金困局。2019年3月,FF決定出售內達華州北拉斯韋加斯900英畝優質土地,報價為4000萬美元。不久後,FF又採用回購式的方式出售了洛杉磯總部大樓,出售金額近4000萬美元。

賣樓、賣地續命的同時,賈躍亭還在找錢。

3月25日,FF與互聯網企業第九城市簽訂協議,協議規定,雙方將共同建立合資公司,在中國製造、營銷及運營電動汽車等領域展開合作。

根據該協議,合資公司的首要目標是,將在中國獨家生產及銷售FF 91車型以及其他約定的車型。合資雙方各佔合資公司50%的股權,第九城市將以三個等額分期向合資公司注資最高6億美元,FF將向合資公司提供相關產權及資源,包括在中國的土地使用權作為合資公司的生產基地等。

但顯然,對FF來說,這筆錢只是杯水車薪,從2017年便一直在承諾的“量產交付”,在缺錢的情況下,只是一張空頭支票,現金流依舊是這家公司的命門。

高管頻頻出走,曾因沒錢裁掉一半員工

從產品層面來看,業界對FF91有著極高的期待,雖然到目前為止,這款車型仍然處於“PPT造車”的階段。

車和家創始人及CEO李想就曾表示,“我們內部討論這幾年最好的產品理念,FF91幾乎都是排在大家意見裡第一位的,FF也是全球為數不多具備智能汽車完整的基礎研發能力的企業,具備這個能力的全球不超過五家。”

也有專家對《證券日報》表示,FF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家擁有多維度超越特斯拉的技術和產品的公司,FF91這款車型,一度被美國媒體稱為“特斯拉殺手”。

支撐著FF在理念上服眾的,是其超豪華的人員配置。

但持續的資金壓力、抹不掉的輿論危機,讓不少FF的高管感到了失望,他們用辭職出走表達著自己的不滿。

第一輪高管離職潮發生在2016年底至2017年初,這段時間是法拉第未來大舉造勢的節點,也是FF陷入質疑聲中的開始。

在外媒報道中,2017年初,賈躍亭一意孤行選擇在CES展上亮相尚未準備好的FF91,這在內部引起了不滿。與賈意見相左的部分高管選擇離職。

“見到有高管離職,員工隊伍也人心渙散。就在展會臨近的前幾日,法拉第未來員工紛紛辭職。在意識到公司當前的困境後,一些高管希望取消在CES上的展示,轉而在日後擇時進行一場獨立發佈會。這個意見被賈躍亭拒絕。”外媒的報道中這麼寫道。

在當時,法拉第未來還因資金不足放棄了內華達州10億美元的建廠計劃,這引發了FF新一輪離職潮。2017年10月,一批法拉第未來的元老離開公司,於當年3月份才入職FF、曾在寶馬和德意志銀行任職30年的克勞斯,也在10月14日宣佈離開。隨後,FF首席技術官Kranz也宣佈了離職的消息。

再到2018年10月份,據美國科技媒體the Verge報道,FF另外兩位創始人Peter Sacagian、Nick Sampson也先後選擇了離開。

對於離開的原因,Nick Sampson稱“FF公司在財務和人事方面實際上已經處於破產狀態。在短期內,它最多隻能蹣跚而行。我在法拉第未來的角色已不再是我希望的樣子,所以我離開了這家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位高管離職的時間,恰恰是恆大與FF對簿公堂、FF無錢續命的關鍵期,這段時間,為了讓公司活下去,FF採取了降薪和裁員的舉動。

宣佈裁員的內部郵件顯示,此次臨時措施包括停薪和降薪,入職不到半年的FF員工大部分將會在11月和12月停薪留職,只餘下500多位核心團隊成員繼續留在公司推進FF91量產交付工作,但工資需要臨時下調。

FF在當時的回應中表示,“做出全員降薪和裁員的舉措,是被迫無奈的舉動。但在當前形勢下,為確保FF長遠規劃的實現,公司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短期運營規劃,不得不做出艱難但必要的決定。”

不過,隨著賈躍亭辭去FF CEO一職、畢福康繼任FF全球首席執行官,FF又迎來了新的高管。

1月22日,FF宣佈任命Benedikt Hartmann為全球供應鏈高級副總裁,其擁有30多年在寶馬的工作經驗,領導了多項採購和供應商計劃,成功推出了多車型。他在中國也有著強大的專業背景,曾領導整個中國華晨寶馬全球供應鏈長達三年時間。

與此同時,產品執行(工程以及製造)副總裁Bob Kruse也於近期加入FF,此前,他在通用汽車及其他諮詢和初創公司中擁有30多年的專業經驗,並擔任過Karma及觀致汽車的首席科技官。

“我有信心在我此次正在實施的這一新的領導力計劃,以及保留高管核心人才的舉措下,FF將繼續實現其願景併成功打造獨特的產品,推動我們的行業領先的技術,並不斷強化FF的高科技人才梯隊。”畢福康這麼表示。

但對FF來說,當下最重要的恐怕還是如何緩解資金壓力。被一拖再拖的量產交付,正在逐漸消磨公眾以及投資者對FF的期待。

而在這個時候宣佈開闢B2B全新業務,想必是想用FF手裡的一批汽車技術專利來獲取一些營收。

據瞭解,2018年,FF提交申請的專利技術就接近1500件,累計申請專利數量高達2000件。在中美兩國,它共獲得互聯網智能電動汽車授權專利300件,涵蓋了自動駕駛、車聯網、三電系統、生產和製造等多個領域。

但這些專利,現在已經有點落後了。

如FF自主研發的充電設備,效率為200kW,而特斯拉已投入使用的充電站,功率已經可達到250kW。

在三電系統方面,FF擁有最大輸出功率783kW三電機集成驅動系統,不過,競爭對手們也在這方面發力,據瞭解,國產榮威的一款車型,就採用了三電集成的方案。特斯拉即將推出的高性能版Model S,也將採取三電集成的方案。

FF的技術研發,豐收期是在2017年到2018年之間,這兩年的動盪,讓FF在研發上也幾乎停滯。現在想要做技術輸出,有多少車企願意買單?

最新拿到的916萬美元援助,可以說是最後的保命錢,但僅僅只夠維持公司的基本運營。信用破產的賈躍亭,還有辦法救FF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