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OR補?個稅綜合所得申報之納稅收入篇~

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正全面開啟~

在實際生活中,有不少小夥伴納悶了,怎麼身邊的同事有的可以退稅,有些人卻要補稅,這是怎麼肥事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個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的公式吧~

↓↓↓

應退或應補稅額=(年度工資薪金收入額+年度勞務報酬收入額+年度稿酬收入額+年度特許權使用費收入額-60000元- “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已預繳稅額


退OR補?個稅綜合所得申報之納稅收入篇~

這個公式看似複雜,

實際很好理解,

主要就包含了

四項收入額與多項扣除項目。

今天這一期微信呢,小編先給大家介紹綜合所得包括的四項收入額: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小貼士:您取得的經營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與偶然所得不在彙算範圍內哦~


退OR補?個稅綜合所得申報之納稅收入篇~

一、工資、薪金所得

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僱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受僱有關的其他所得。

實際工作中,對於公司發放的各種獎金、特殊的補助或津貼,大家可能不確定是否需要併入綜合所得。別擔心,小編整理了最常見的幾種情況,大家認真往下看~

▲情景問答看這裡:

退OR補?個稅綜合所得申報之納稅收入篇~

Q1:我取得一筆全年一次性獎金,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是否需要併入綜合所得稅計算?

A1: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規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可以選擇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按月換算後的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月度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選擇併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


退OR補?個稅綜合所得申報之納稅收入篇~


Q2:我與原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取得了一次性補償金200000元,要怎麼算稅,需要併入綜合所得嗎?

A2: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 3 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超過 3 倍數額的部分,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退OR補?個稅綜合所得申報之納稅收入篇~


Q3:提前退休一次性收入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需要進行年度彙算嗎?

A3:個人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而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應按照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離退休年齡之間實際年度數平均分攤,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不需併入綜合所得進行年度彙算。

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一次性補貼收入÷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年度數)-費用扣除標準〕×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年度數


退OR補?個稅綜合所得申報之納稅收入篇~


Q4:居民個人取得股票期權、股票增值權、限制性股票、股權獎勵等股權激勵,如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是否併入綜合所得?

A4:居民個人取得股票期權、股票增值權、限制性股票、股權獎勵等股權激勵,符合有關規定條件的,在 2021 年 12 月 31 日前,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全額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一個納稅年度內取得兩次以上(含兩次)股權激勵的,應按規定合併計算納稅。

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股權激勵收入×年度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退OR補?個稅綜合所得申報之納稅收入篇~


Q5:領取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需要進行年度彙算嗎?

A5:個人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按照規定領取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不併入綜合所得進行年度彙算,全額單獨計算應納稅款。其中按月領取的,適用月度稅率表計算納稅;按季領取的,平均分攤計入各月,按每月領取額適用月度稅率表計算納稅;按年領取的,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退OR補?個稅綜合所得申報之納稅收入篇~

二、勞務報酬

個人從事勞務取得的所得,包括從事設計、裝潢、安裝、製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諮詢、講學、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為勞務報酬所得。


溫馨提醒:

也就是說,如果您提供了上述正列舉的勞務服務,且與提供服務的對象不存在任職或受僱的關係,那麼您取得的所得就屬於勞務報酬的徵收範疇。勞務報酬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


▲情景問答看這裡:

Q1:我是一名保險營銷員,取得的佣金收入該如何計稅,需要併入綜合所得年度彙算嗎?

A1: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取得的佣金收入,屬於勞務報酬所得,以不含增值稅的收入減除 20%的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收入額減去展業成本以及附加稅費後,併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展業成本按照收入額的 25%計算。

舉個栗子居民個人小李是某保險公司營銷員,2019 年1 月取得保險營銷佣金收入 20600 元,保險公司應預扣小李 2019 年 1 月份的個人所得稅多少元?

答:月收入低於 10 萬元,免徵增值稅,應預扣小李 2019 年1 月份的個人所得稅=[20600×(1-20%)×(1-25%)-5000]×3%=220.8 元


退OR補?個稅綜合所得申報之納稅收入篇~


Q2:公司招了一批實習生,應按勞務報酬還是按工資薪金申報個稅?

A2:主要看公司與實習生是否存在僱傭關係,臨時性的勞務人員,不存在僱傭關係的,應按勞務報酬所得繳納個稅。

★小貼士:如果您在實習期間公司按勞務報酬給您代扣代繳了個稅,您可以通過辦理年度彙算重新計算稅款,說不定還有“小驚喜”哦。


退OR補?個稅綜合所得申報之納稅收入篇~

三、稿酬所得

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等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為稿酬所得。


▲情景問答看這裡:

Q1:我是一名雜誌社員工,在本單位刊物上發表作品取得所得按什麼項目計繳個人所得稅?

A1:任職、受僱於報刊、雜誌等單位的記者、編輯等專業人員,因在本單位的報刊、雜誌上發表作品取得的所得,屬於因任職、受僱而取得的所得,應與其當月工資收入合併,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退OR補?個稅綜合所得申報之納稅收入篇~


Q2:任職、受僱於報刊、雜誌等單位的非專業人員,因在本單位的報刊、雜誌上發表作品取得的所得,應如何計稅?

A2:任職、受僱於報刊、雜誌等單位的非專業人員,在本單位的報刊、雜誌上發表作品取得的所得,應按“稿酬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併入綜合所得進行年度彙算。

★小貼士:對於上述情況,即使是任職、受僱於報刊、雜誌社,但屬於非專業人員,應按“稿酬所得”徵收個稅。


退OR補?個稅綜合所得申報之納稅收入篇~


Q3:出版社專業記者編寫的作品,由本社以圖書形式出版而取得的稿費收入,應如何計稅?需要併入綜合所得進行年度彙算嗎?

A3:出版社的專業作者撰寫、編寫或翻譯的作品,由本社以圖書形式出版而取得的稿費收入,應按“稿酬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併入綜合所得進行年度彙算。


退OR補?個稅綜合所得申報之納稅收入篇~

四、特許權使用費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情景問答看這裡:

Q1:編劇取得的劇本使用費,按稿酬所得徵稅還是按特許權使用費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A1:對於劇本作者從電影、電視劇的製作單位取得的劇本使用費,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計徵個人所得稅,併入綜合所得進行年度彙算。


退OR補?個稅綜合所得申報之納稅收入篇~


Q2:個人將小說手稿進行拍賣取得所得,應按什麼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A2:作者將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複印件拍賣取得的所得,按照“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併入綜合所得進行年度彙算。


退OR補?個稅綜合所得申報之納稅收入篇~

五、綜合所得年度彙算如何確定收入額


最後,我們來說一下居民個人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時是如何確定收入額的↓↓↓

工資、薪金所得以取得的收入作為收入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後的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舉個栗子:居民個人小李2019年取得工資收入80000元、勞務報酬收入50000元、特許權使用費收入100000元、稿酬收入40000元。

則小李2019年綜合所得收入額為:

80000+(50000+100000)×(1-20%)+40000×(1-20%)×70%=222400元。

退OR補?個稅綜合所得申報之納稅收入篇~


退OR補?個稅綜合所得申報之納稅收入篇~

想不到綜合所得的四項收入有這麼多需要注意的事項呢~

大家在實際工作中,可能還會遇到更多情形,如果在政策上把握不明確,可以及時撥打12366諮詢電話,我們會第一時間解決噠~


退OR補?個稅綜合所得申報之納稅收入篇~


熱點回顧

我需要辦理個稅年度彙算嗎——個稅彙算辦稅指引(一)

什麼時候要辦理個稅年度彙算?去哪辦理呢?——個稅彙算辦稅指引(二)

我該如何辦理年度彙算申報——個稅彙算辦稅指引(三)

我該如何辦理個稅年度彙算退稅或補稅——個稅彙算辦稅指引(四)

年度彙算申報後我還需要關注什麼——個稅彙算辦稅指引(五)

個稅彙算看過來:為什麼別人可以退稅而我卻要補稅?

被所謂“退稅秘笈”誤導的親們,官方“更正攻略”來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