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學習是梳理人生的關鍵點

剛進入2020年,就因疫情爆發,所有人都被關家裡,萬人空巷的場景,隨處可見。隨著越來越多的網絡報道和短信消息,心裡諮詢一下進入我們的生活,我也開始焦慮了。在不知何時能走出家門的困境下,我們該如何緩解焦慮呢?


為了緩解我的焦慮,我重拾書本,讓自己靜下心來學習。其中《窮忙:是你不懂梳理人生》告訴我們:“真正的安全感,是內心的富足”。


我們之所以會焦慮,會害怕,是因為我們的焦慮來自於不確定性,來自於沒有安全感。


《窮忙:是你不懂梳理人生》的作者小川叔是一位妥妥的暖男,是新時代的職場萌叔,是房地產的品牌總監,是Linkedin中國專欄作家。


他用質樸的語言講述了他的人生經歷,讓我們知道:要給自己制定目標,否則就是平層打轉,自己假裝忙活得夠嗆,但其實就是在繞著一個點轉圈。不是你幹得多,就應該賺得多的。


《窮忙》從人生就是不斷的得與失、職場生存、學會說話、寫作輸出、再學習等五個方面,講述瞭如何讓自己從失敗中,梳理人生,走向成功。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斷的得與失是成長的,曾經聽過一句話,最好的學習時間,一是十年,二是現在。所以我們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總結,梳理好自己的人生,我們才會有所為,不至於做一頭一天都在打圈的驢,雖然忙碌卻無所為。


《窮忙》一書,從生活、工作、談吐、愛好、學習來總結經驗,這幾方面看似各自為政,實則相輔相成,相互結合起來,就是我們的人生。


我認為,要想在這五方面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我們有自己的興趣,自己的愛好。我們在行動前,應該制定目標,把自己要做的和自己擅長做的事情,以及自己的個性結合起來。


這五個方面,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我們都需要學習,古人云“活到老,學到老”。川叔也在書中的五個方面,都貫徹了這一點。不管在平時生活中,工作中,我們都需要學習,努力提升,但我們如何才能好好的學習呢?

《窮忙》一書從系統化學習、知識變現、鏈接名人大咖這三個方面來告訴我們為什麼學習以及如何學習:


一、系統化學習:


隨著網絡的發展,時間越來越碎片化,接收的信息也越來越碎片化。


我最經常做的一件事,就是不停的收藏微信信息,收集網絡上的學習信息。收集的這些信息全部扔電腦或手機裡,然後再也沒會去翻看了。


隨著收集的信息越來越多,越覺得自己不懂的太多,越焦慮,越不知道該從哪裡入手,開始學習,覺得自己應該樣樣都要學。


“由此可見,搭建一個屬於自己的知識系統十分重要,至少能夠知道哪些是你想要的,哪些是你不需要的。這樣你就不會成為貪吃的收藏者了。”

“所以,系統化會讓自己擁有篩選的核心,便於梳理自己已有的信息,並進步明確自己的未知項和不足之處。”


如何做到系統化學習呢?我們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再學習是梳理人生的關鍵點


1、系統化框架:定義澄清

(1)我想要得到麼?

(2)我為什麼要學習它?

(3)它值得我關注嗎?

(4)它的描述真實有效嗎?


再學習是梳理人生的關鍵點


2、系統化框架:行動假設


自己做這件事,什麼預算合適?自己願意投入多少錢?是否和自己的資金預算相匹配。


這個我有親身體會,我是一個願意學習,但不願意投入的人。每每因為報課程要花費一定的金額,我都會糾結再糾結,然後放棄。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對這些網課學習帶有不確定性,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堅持下來。後來有一件事,讓我對“知識付費”的態度有了改變。


2017年,我學習攝影的第三年,攝影技術有一點點提高,想通過後期再彌補一下。曾網上搜集了一堆資料,也買了一些攝影書籍來學習,但花費了很長的時間,還是沒有進步,關鍵點始終弄不明白。


無意間在網上看到一個免費課程,聽後覺得老師講得很好,想付費學習,但又怕自己不能堅持,那就花點小錢,先學一年吧。可能是付費的原因吧,我不僅堅持了一年,而且後期技術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我又繼續報名學習了後面的課程。


再學習是梳理人生的關鍵點


3、搭建系統化學習框架:


學習需求、學習目的、預期匹配、資金預算、時間預算、學習方式等弄明白後,我們就可以開始學習了。


二、知識變現:


網絡時代,“網紅”的變現吸引大家紛紛想成為網紅。那我們才能如何創建個人品牌,實現知識變現呢?


川叔給我們七點建議:先內視、找差異、成主題、輕技巧、重分析、厚臉皮、勤覆盤。


那我們要做的還是以下幾點:

再學習是梳理人生的關鍵點


1、愛好要和能力匹配:


我是一個愛好很廣,但什麼都不會,卻又什麼都想學,那麼此時,我應該如何做呢?


我應該選擇自己擅長的,並且自己喜歡的事情來深入學習,如果自己不喜歡,很容易半途而廢。


而且自己擅長的事,很容易讓自己在該領域成為優秀的一員,這不僅增強自信,還會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更多的可能性才會依次打開。


2、用實力換機會,敢於展示自己:


做好我們現在在做的任何一件小事,認真留意,做到最好。


我屬於低效族,總感覺任何做事都比我做得好,看完《窮忙》一書,才知道原來只要認真,就可以讓別人留意到自己,可以給自己更廣闊的空間。


3、提前做好半年不會有收入的準備:


不要因為前期的沒有回報而輕易放棄,也不要為了眼前的小利而偏離方向。


再學習是梳理人生的關鍵點


三、鏈接名人大咖:


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展示自己,要讓大咖知道自己的價值,而不只是單純的加好友和招標招呼。


再學習是梳理人生的關鍵點


當然我們在加好友時一定要注意,要告訴對方你是誰、為什麼要加對方以及你有什麼價值。


川叔說過:“所謂的朋友一定是互相滋養,而不是單純的輸出”。


再學習是梳理人生的關鍵點


最後,川叔通過200多小時的職場諮詢,給我們總結了三點:


1、任何時候都要提醒自己:你的目的是什麼?


2、當自己覺得搞不清楚的時候先問一句:是不是我的邏輯出了問題?


3、那些過來人值得你借鑑的,是技術和經驗,還是路徑?


“遠方沒有目標,手裡沒有當下,這大概就是如今很多人迷茫的問題所在”。大家能想像出自己10年後的樣子嗎?讓我們在忙碌的同時,給自己一點時間和空間,仔細梳理一下自己的人生。看自己的人生是否是自己想要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