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橙夜讀 | 話更少,做更多,但更好

天橙夜讀 | 話更少,做更多,但更好


盛視天橙企業文化第十二條——“話更少,做更多,但更好”


01

我有個朋友,從來不愛與人聊天,總是自己靜悄悄的幹自己的活,但是他非常受領導的器重。

他說他知道自己這個問題:缺乏溝通意識。

所以他給自己製作了一張提醒表,在這三個情況下,他要強迫自己去與他人溝通。

第一:工作進度定期與領導彙報,讓領導放心;

第二:遇到風險必須與領導彙報,及時預警和求助,不捅大簍子;

第三:有了挑戰,首先找人合作,但要想清楚別人為什麼跟你合作。

他把這張表貼在工位上,一抬頭就能看見。

雖然他不愛與人溝通,但是在需要溝通的時機他從來不會膽怯,也造就了他獲得青睞的原因。


02

再來設想一個場景,假設你現在特別想學習心理學的知識,你會怎麼做?

首先一定會去找有關心理學的書籍。

而市場上的心理學書籍成千上萬,你費盡心思,精挑細選,花了三個小時終於挑了十本,放進購物車,等到滿200減100時立刻下單,把十本書統統買回家。

天橙夜讀 | 話更少,做更多,但更好

買回來之後呢,你又發現看書太累了,而且這麼多書又不知道先看哪本,還不如去看專注心理學的公眾號或是報名參加一個課程。

輾轉幾次之後,你發現現在心理學的知識實在太多了,壓根不知從哪入手,於是你就迷茫了,這麼多的東西我什麼時候才能學完啊?

然後你腦海中就出現了一個聲音:“不對,我一定是時間沒管理好,還有可能是不會精力管理,只要我去學習了時間管理和精力管理,我一定可以把這些全部看完......”

天橙夜讀 | 話更少,做更多,但更好

這個故事最後的結局就是忙到不得不放棄, 就像許多人在追夢的道路上,走著走著就忘記了來時的路。

與此同時,他們還害怕別人不知道,努力跟別人解釋:你看,我已經盡力了,是這件事不適合我。

事實是往往別人不會在意你說的是什麼,而是關注你做了什麼,在別人眼裡你不過是想了很久但一事無成罷了。

有時候無論能否完成,儘可能的去做就足夠了。


03

你是否經常聽到有人抱怨職場不公平?

其實機遇這個東西,只要你願意多想多做,天平就會往你這傾斜。

很多人並不是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只是他們大多數時候都在向惰性妥協,也正因為這樣,同一水平線上的較量,誰“多一點”就理所應當地勝出了。

領導佈置了1個任務,團隊就要用n個方法打造多個方案,最終的結果才能是“A+”。

天橙夜讀 | 話更少,做更多,但更好

普通人做事,只求做完;優秀的人做事,卻會更向前一步,要求自己做得出人意料。

也就是說,優秀的人是善於做加法的,懂得多想一層,多做一步,凡事想在前面、考慮周全。

在執行前,研究老闆真正的需求,抓住工作核心。

在執行中,願意跟自己死磕,精益求精,交出一份讓人驚喜的答卷。

天橙夜讀 | 話更少,做更多,但更好

如今是一個機會更多、選擇更多的時代,很多人都認為既然有這麼多機會可選擇,那做的越多,贏得概率一定就會越大。

其實不盡然,做得多的確會贏的概率大,但是凡事只有做的好,才會更有核心競爭力。

人的時間、經歷、智商都是差不多的,高手之所以比普通人做得好,最大的秘訣就是“專注”,或者說是一種價值定位並敢於捨棄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