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覺煙霧瀰漫——《風雨雲》下廣州城

|電影造城

城市空間的重建改造變遷,舊的空間被忘記。還好我們有電影。電影把城市框進銀幕,電影的放映,一座城也隨之流動而出。會過去,但不會被忘記。

但覺煙霧瀰漫——《風雨雲》下廣州城

4月的省城廣州或陰雨連綿,或回南潮溼天。天氣的屬性與片名《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以下簡稱《風雨雲》)是多麼相配。婁燁應該是有考慮城市什麼時候的天氣才適合拍這部電影吧。電影2016年4、5月在廣州拍攝,當時正值廣州天氣最潮溼,同時也最不穩定的時候,鏡頭下的廣州就如故事裡案件難以捉摸。

片名來自九十年代的國語金曲《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但片首北江江面的煙霧我卻想到梁詠琪的廣東歌《煙霧瀰漫》,“但覺煙霧瀰漫,時颳風時也天藍。”我一直覺得這句歌詞是形容4、5月廣州城最好的註腳。

一對情侶在樹林中野合被燒焦的屍體嚇傻,當以為接下來會有公安法醫到達現場,鏡頭卻一轉已是航拍從遠拍攝高樓林立的珠江新城CBD陰雲壓城。

近十年八載不論國產片、合拍片還是獨立電影都不缺以廣州做城市背景,但唯一能把廣州獨特天氣和城市空間還有城市線條感拍出來的只有《風雨雲》。這一方面這是攝影指導包軒鳴的功勞,另一方面我是相信編導和劇組是有做足資料蒐集。以城市空間的堪景,它可以秒殺所有自詡本地的電影人拍的電影。

電影的場景從城東到城西,一路走來,它代表著這個城市發展的舊與新,傳統與新潮。故事時間橫跨1989年到2012年,從電影中傾瀉出一座城的過去與現在,甚至是城市重建和改造中形成的獨有城市景觀。

冼村、利通大廈(2012年)

電影開場不久航拍鏡頭從珠江新城花城廣場上空一轉轉到待清拆的冼村,珠江新城CBD拔地而起,背後卻是冼村清拆改造多年積壓無法解決的遺留問題。於是一大片破敗的村屋與它四周的摩天大樓形成鮮明的對比。

但覺煙霧瀰漫——《風雨雲》下廣州城

但覺煙霧瀰漫——《風雨雲》下廣州城

我以前經常經過冼村這片村屋廢墟,看到背後那些摩天大樓不禁想為什麼沒電影人會以這片空間來創作電影。起碼它讓我聯想到陳果《香港有個荷里活》,新建的大型綜合廣場樓盤荷里活廣場和當年即將清拆的大勘村的故事。我設想冼村這片破敗和背後的繁榮是可以很陳果。

所以當知道婁燁這部電影是inspired by冼村改造(非based on)自然是充滿期待的。

但覺煙霧瀰漫——《風雨雲》下廣州城

航拍鏡頭從兩棟大廈中間穿過,左邊那棟外表酷似舊紐約世貿的大廈是利通大廈,這裡也是“紫金置業集團”總部。姜紫成(秦昊)的地產項目越做越大並在香港上市,集團大廈屹立珠江新城核心區域,現實中“紫金”的斜對面碰巧也是地產大鱷的總部恆大中心。

市二宮藝苑歌舞廳(1989年)

《風雨雲》的故事要從1989年唐奕傑、姜紫成和林慧的相識說起。三人在市二宮的藝苑歌舞廳認識。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舞廳是新潮一時的交際場所,小時候父親的單位每逢週末都會開放舞廳給職工跳舞,有各種的交誼舞,什麼慢三快三,我也跟著大人進過這類舞廳。

但覺煙霧瀰漫——《風雨雲》下廣州城

唐姜林三人跳舞的市二宮就是市第二文化宮,在“河南”(廣州人把珠江河以南簡稱河南)同福東路。這種文化宮的歌舞廳可以想象當年在開放初期的廣州是多麼火熱。

但覺煙霧瀰漫——《風雨雲》下廣州城

藝苑歌舞廳收費標準

今天的藝苑歌舞廳仍然在營業,但早已成為老廣州街坊豐富退休生活的場所。價目表上有舞廳的開放場次和時間,會員價12元一場。我來到的時候恰巧是中午場即將開始,陸續看到許多老街坊衣著講究進入舞廳。

經舞廳門口檢票小哥的允許,我進了舞廳逗留了一陣,但被要求禁止拍照。走進舞廳像時間被倒流回八十年代,跳舞的老街坊在熱身,廣播提示只有粵語廣播,而且是八十年代那種播音腔。我想這些老街坊的當年沒少在這裡留下自己的青春風采吧。時移世易,當年的青春風采如今已是夕陽紅。唐奕傑如果活在當下,必定經常能在這裡看到他的身影。

豔芳照相館(1990年)

小時候總能聽到父母提起豔芳照相館,他們的結婚照就是在這裡拍的。這家中華老字號在上世紀20年代曾經馳名省港澳。它1912年由三水人黃躍雲和劉骨泉一起創辦,已有過百年曆史。

但覺煙霧瀰漫——《風雨雲》下廣州城

照相館最早是在中山五路接近財廳前,那時豔芳兩個字仍然是正體字,在中山五路的騎樓下相當醒目。後來因建地鐵,中山四中山五兩邊的騎樓被迫清拆,照相館換了兩次地方,最後在如今的朝天路。

但覺煙霧瀰漫——《風雨雲》下廣州城

唐奕傑與林慧在1990年結婚自然少不了在這裡拍結婚照,當然他們結婚的時候照相館還沒搬,所以電影中出現的豔芳嚴格說是個穿越穿幫。不過比起許多老字號,能經營過百年堅持到現在實屬不易。

松崗西5號(1990年)

走入東山新河浦一帶的舊區,迅速把人帶離了都市繁囂,這裡的松崗小區、寺背通津一帶也是近年在廣州拍戲取景的熱點之一。東山洋樓曾幾何時是省城大富之家的象徵,東山洋樓與西關大屋也一直是廣府最具獨特的城市空間。

但覺煙霧瀰漫——《風雨雲》下廣州城

1992年唐奕傑一家搬入松崗西5號。彼時這裡還叫東山區,遠沒到被越秀區合併。小區附近是省委和軍區等權力部門所在地,唐奕傑一家搬到這裡是否也側面反映他的仕途平步青雲?能住進這一帶大宅的人都不簡單,這些大宅當年的主人大都定居海外,今日在裡面居住的可能是哪位外來的土豪,也有可能是附近的權力部門買下住進了某些達官貴人。

但覺煙霧瀰漫——《風雨雲》下廣州城

今日的松崗西5號是一棟兩層大宅,我們拍照的時候被裡面的保安出來阻止,說這裡是私人地方。我們表明來意才很不情願地給我們拍幾張照片,然後把我們轟了出來,把鐵門關上。原來大宅前的大片停車的空地也成了私人地方,一扇鐵閘把大宅私人範圍和外面街道區隔開。環顧四周只有這棟大宅有那麼大片私人區域,隔壁的7號已經清拆,剩下一片廢墟。

十三行故衣街(1996年)

一說廣州近代的商都和貿易地位,必然想到了十三行。乾隆年間,清廷閉關鎖國,關閉了所有對外通商口岸,僅留下十三行作為唯一對外通商的特區。這個特區今天的範圍在十三行路到人民南和文化公園一帶,在文化公園內就有十三行博物館。

但覺煙霧瀰漫——《風雨雲》下廣州城

十三行一帶在改革開放後,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逐漸演變成服裝批發一條街,主營女裝成衣批發。林慧正趕上成衣批發貿易生意最紅火的時候,在十三行的故衣街經營自己的服裝店。

直到今天,在以十三行路為中心的故衣街、豆欄上街、和平東路、槳欄路的服裝商場環繞成的物流批發商圈,仍是廣州歷史最長的服裝批發集散地。

愛群大酒店對面騎樓(2012年)

離十三行隔一兩個街口,又或者沿著人民南向“海皮”走,所謂“海皮”是舊時廣州人說的珠江邊,沿著江邊向東走,沿途多個老廣州記憶,如西濠電影院、大同酒家早就成消失的舊城空間,只有不遠處愛群大酒店仍屹立在江邊。

但覺煙霧瀰漫——《風雨雲》下廣州城

就在愛群大酒店對面的一棟舊樓裡,楊家棟在其中一個單位內不知監視什麼。此時卻忽然接到唐奕傑秘書的電話“證實”自己在拆遷現場出現的女人就是連阿雲。

但覺煙霧瀰漫——《風雨雲》下廣州城

大新路騎樓(2012年)

唐奕傑案撲朔迷離,偏偏楊家棟此時又遭遇豔照事件。楊家棟再次把林慧約出來,在入夜後的大新路騎樓下見面。

但覺煙霧瀰漫——《風雨雲》下廣州城

但覺煙霧瀰漫——《風雨雲》下廣州城

不遠處的賓賓酒家是這條路上一家34年的老店。這種騎樓食肆飄出來的豎型正體字廣告牌在廣州買少見少,幾乎絕跡。對的,這些被稱為香港獨有的廣告牌,曾幾何時,這類廣告牌是省港雙城共有的城市空間。

但覺煙霧瀰漫——《風雨雲》下廣州城

泮溪酒家(2007年)

林慧不僅在十三行做服裝批發生意,後來還進軍飲食,2007年經營慧鳴酒家。有朋友第一次看的時候,誤以為“慧鳴酒家”是來自白雲山下的“鹿鳴酒家”,把鹿鳴改慧鳴,實則電影中酒家裡面的庭院園林景緻很容易就認出是西關的泮溪酒家。

但覺煙霧瀰漫——《風雨雲》下廣州城

上世紀40年代末,西關人李文倫同李聲鏗父子創辦泮溪酒家,當時只是一家鄉村小酒家。到50年代,政府投資擴建,還請來園林設計師設計,它與南園酒家、北園酒家合稱為廣州三大園林酒家。

但覺煙霧瀰漫——《風雨雲》下廣州城

泮溪從90年代末開啟經營下滑,21世紀初由政府託管並對外招商,最後由香港上市公司四洲集團拍下其產權,經重新裝修在08年重新開業,經營也開始走高檔路線。

天河機店(2012年)

儘管深陷陰謀,卻沒有阻止楊家棟獨自追查案件真相,而此時小諾的約見又令事情更加複雜。小諾約了楊家棟在荔灣路的天河機店見面。

真佩服劇組在選景時做的資料蒐集,幾乎所選場景都能代表一段城市印記,大到一家老店,小到一間遊戲機鋪。電影中出現的天河機店也許是廣州最後的舊式街機機鋪。機鋪於去年底正式結業,這裡見證過街機的輝煌時候。

但覺煙霧瀰漫——《風雨雲》下廣州城

左邊機鋪,右邊的網吧都是上一年代的詞

機鋪隔壁是網吧,店招上的“衝浪,交友”同樣是上一個年代的詞,與馬路對面的手遊俱樂部組成有趣的網絡年代。手遊鋪代表現在,網吧代表過去,機鋪代表過去的過去。

今日這裡仍然到處是電玩遊戲機室,這裡組成了可能是三代學生打機生活。我不是成長在該區,所以沒任何記憶,倒是有朋友從小在荔灣居住上學,這裡處處是他的中學回憶。

但覺煙霧瀰漫——《風雨雲》下廣州城

東湖路和東華北十字路口(2006年)

又回到了東山。2006年已經沒有了東山區,它早已被越秀區合併。大雨中失落的連阿雲決定去省委舉報姜紫成,經過東湖路和東華北的十字路口被林慧截住。這是連阿雲遇害前最後出現的地方。

但覺煙霧瀰漫——《風雨雲》下廣州城

真相事務所(2012年)

唐奕傑案終於水落石出,楊家棟和從來未露過一個正面的Alex(陳冠希)在北京路與大南路十字路口的一棟舊騎樓內開起了真相事務所。這棟騎樓如今仍然丟空,《風雨雲》拍攝於16年4-5月,3年過去,騎樓窗戶上大大的“真相事務所”幾個字仍在,似乎電影拍完的三年裡就沒人再進去過。

但覺煙霧瀰漫——《風雨雲》下廣州城

記得去年曾看到這棟騎樓內3-5樓單位招租,看來也一直沒租出去,本想上去看看,但又找不到上樓的入口。旁邊一條漆黑狹窄的樓梯以為能通上去,原來只是隔壁3層騎樓的入口,與“真相”不相通。

但覺煙霧瀰漫——《風雨雲》下廣州城

北京路這個十字路口一直是我心目中舊區最迷人的十字路口之一。路口四個角四棟建築代表四種空間。比起真相事務所,同樣是舊騎樓,在它對面的歌莉婭225卻成功把騎樓活化,成為我城近幾年小有影響的文創藝術空間。這裡每年舉辦二手書墟,每年有一個文化主題,會邀請省港兩地的文化人在此分享。

但覺煙霧瀰漫——《風雨雲》下廣州城

真相事務所的另外一邊較矮的騎樓,是近九十年曆史的永漢戲院(49年後改永漢電影院,但我仍更喜歡戲院的稱呼多於電影院)。這是廣州早期的戲院之一,因地處永漢路而得名(北京路前稱)。

永漢和上下九的平安大戲院是我城僅存還在營業的騎樓戲院,小時候一直覺得騎樓戲院不可思議,外面看只是普通樓頂低的騎樓,裡面竟然有可以坐400多人的大影院。永漢的大影院曾經是相當受歡迎,一來票價不貴,早場更便宜。

我最後一次在永漢的大影院看電影是十年前的《麥兜響噹噹》,暑假檔期的10點早場,幾乎全院滿座。一年後永漢停業改造,大影院被分拆,全部變成幾十人的迷你影院,主打情侶路線,大影院一去不復返。

但覺煙霧瀰漫——《風雨雲》下廣州城

最後真相事務所對角線對面的麗都大酒店和潮樓,大大的潮字像在跟三面的舊騎樓宣示自己的活力。《風雨雲》有一張劇照,鏡頭從裡面拍Alex坐在陽臺,架著單反相機,背景正是大大的“潮”字,這真是陳冠希最好的標籤。

Alex有句對白:“會過去,被忘記。”“我會被忘記,你也會。”我城舊區的城市空間又何嘗不是。

城市空間的大拆大建,重建改造變遷,舊的空間被忘記。

“韶華去,四季暗中追隨。逝去了的都已逝去。”

還好我們有電影。電影把城市框進銀幕,電影的放映,一座城也隨之流動而出。

會過去,但不會被忘記。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