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濤與段文昌被人稱為“金童玉女”為何他們僅止步於好朋友關係?

本文系作者銀狐易購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高崇文入成都時,段文昌與同陷於劉闢手中的韋皋舊人王良士、崔從、盧士玖等一起,白衣麻蹺銜土請罪,雖然被高崇文赦免了,但是對於心高氣傲的段文昌來說,這無疑是一種恥辱。高崇文也看出了段文昌絕非池中物,對他說道:“君非久在卑位也。”又指著自己的椅子說:“此椅子猶不足與君坐。”意指他將來的權位會比節度使更為顯赫,可是,高崇文卻並未對他給予重用。

薛濤與段文昌被人稱為“金童玉女”為何他們僅止步於好朋友關係?

段文昌繪圖

段文昌當年入蜀的時候是懷著滿腔抱負的,可是這幾年裡他並未得到施展才華的機會,晚年的韋皋更加信任賊劉闢,而劉闢忌憚段文昌的才華,素來與他不睦,一直想盡辦法排擠他。據段文昌之子段成式的記載“洎韋之暮年,為賊(劉)闢讒構,遂攝尉靈池縣”。好不容易等到劉闢叛亂被平,他重新回到幕府之中,可是高崇文不擅文辭,因此跟他也就沒有什麼共同語言。也許是對西川的一切感到灰心,段文昌決定離開成都另謀發展。適逢他的舊識李吉甫拜相,並深得憲宗信任,因此,他得以順利離開西川,任登封尉、集賢校理。

薛濤與段文昌被人稱為“金童玉女”為何他們僅止步於好朋友關係?

段文昌繪圖

薛濤曾經無數次送別友人,也曾寫下很多首送別友人的詩句,比如前文提過的《送鄭眉州》,還有《江亭餞別》《送姚員外》《別李郎中》等,唯獨這一次她的心情最為悽楚。韋皋去世使她失去了依傍,劫後餘生回到成都,前路茫茫,最好的朋友又要離開,這個她生活了數年的城池第一次令她覺得孤獨。在這種彷徨無依的心情之下,她寫下了這首送別名篇《送友人》。

薛濤與段文昌被人稱為“金童玉女”為何他們僅止步於好朋友關係?

薛濤的《送友人》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是膾炙人口的詩經名篇,化用到這首詩中使其意境更加悽美,離韻更顯蒼涼。她的情意不敢言明,只能借《蒹葭》“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來表達那種想見已不能再見、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悵。冷月的清寒共蒼茫的山色,一切都似浸透了深秋的寒意,沁入了離人的心中。今天起,你我即將分隔千里,再見不知何日,從此離夢將如關塞之路那麼綿長。

薛濤與段文昌被人稱為“金童玉女”為何他們僅止步於好朋友關係?

荒涼的關塞

關塞有多長,那是女詩人剛剛用自己的腳步丈量過的。唐朝出過很多有名的邊塞詩人,比如高適、王昌齡、王之渙等,卻唯獨只有薛濤一個女詩人曾經親臨邊塞,並且不止一次。“關塞”一向只會出現在閨閣婦人的思夢裡,即使要入夢,尚且要先“打起黃鶯兒”,方能使夢“到遼東”,而薛濤是真真正正感受過邊關狼煙的。她以“關塞”入詩,一是表達剛從松州釋回後驚魂未定的心情,又以這種痛苦來比擬與摯友分隔兩地不知何期再見的悵然,這二者相加,使這首詩情深意切,其悲繾綣之意令人不忍卒讀。明人周珽評《送友人》。

薛濤與段文昌被人稱為“金童玉女”為何他們僅止步於好朋友關係?

周珽評《送友人》

這首詩歷來被稱作薛濤詩作中可與唐才子競雄的名篇,亦是因為其融入了作者本人深刻的感情。她與段文昌一度被譽為韋皋幕府中的“金童玉女”,段文昌在成都的懷才不遇與薛濤籠中孔雀般的抑鬱,更使得他們心意相照,同樣志存高遠、滿腹才華,同樣寄人籬下、鬱不得志。從這首《送友人》可以看出來,薛濤對段文昌充滿了深深的依戀,他的離開帶給她的是綿綿難盡的憂傷。這一份情誼足以令段文昌終生銘感。可是,一個是節度使大人的寵伎,一個是有婦使君,身份的天塹使得他們只能止步於最好的朋友。他們便如同薛濤的詩作《蟬》中所寫的那樣,雖然“聲聲似相接”,卻也只能“各在一處棲”

薛濤與段文昌被人稱為“金童玉女”為何他們僅止步於好朋友關係?

薛濤繪圖

露滌清音遠,風吹數葉齊。

聲聲似相接,各在一處棲。

蟬高踞樹端,餐風飲露,不沾塵腥,經常被古人用來借喻“品性高潔”,駱賓王的《在獄詠蟬》和虞世南的《蟬》都是詠蟬之傳世佳作。薛濤的這首《蟬》也獨得妙境,充滿了畫面感。蟬聲清遠,蟬身卻掩映於枝葉之間,雖然聽起來一聲一聲似是相接,實際上它們卻是和而不同,各自安棲。她這一生雖然交遊廣闊,知交遍地,但是她與他們之間始終保持著適當的距離,即使是段文昌這樣的好友也是各安一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