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還在餐桌上“裸奔”?張文宏醫生髮出一個靈魂拷問

“分餐制不是願不願意的問題

而是就是要做

不分餐,在疾病面前,就是裸奔

不做就要承擔後果。”

4月29日,張文宏再爆“金句”

你家還在餐桌上“裸奔”?張文宏醫生髮出一個靈魂拷問

“公筷公勺”倡議

一直是飲食文化的熱點話題之一

那麼使用公筷公勺究竟有多必要?

張文宏提出的靈魂拷問

“領導給你夾菜,吃不吃”

又該如何解答?

近日,11位疾控專家做了個實驗

測試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

用餐後的細菌對比

實驗結果令人吃驚!

你家還在餐桌上“裸奔”?張文宏醫生髮出一個靈魂拷問
你家還在餐桌上“裸奔”?張文宏醫生髮出一個靈魂拷問

11位疾控專家盯著6道菜

實驗結果令人大吃一驚

近日,杭州市疾控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監測所和檢驗中心的專家們為此專門進行了一場實驗,測試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後的細菌對比,實驗結果令人震驚。

這個實驗小組由11名疾控專家參與測試,實驗在一家餐館,一共點了6道菜,分別是涼拌黃瓜、鹽水蝦、乾鍋茶樹菇、炒蘆筍、鹹菜八爪魚和香辣牛蛙。

你家還在餐桌上“裸奔”?張文宏醫生髮出一個靈魂拷問

每道菜都分成兩份,一盤使用公筷,一盤不使用公筷,並提前進行了取樣保存。

為了保證科學性,11名參與人員都經過培訓,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的兩組菜,必須交替著吃。最後每個菜都至少留下了25克,用來第二次取樣。經過小心翼翼的嚴格無菌操作採樣後放入無菌樣品袋並迅速存放到採樣箱冷藏。此時大家已經等待40分鐘。

你家還在餐桌上“裸奔”?張文宏醫生髮出一個靈魂拷問

用餐完畢完成取樣之後,採集的樣本通過冷鏈運到實驗室。經過48小時的培育,實驗結果出來後令人大吃一驚!

你家還在餐桌上“裸奔”?張文宏醫生髮出一個靈魂拷問

實驗結果顯示:對比“公筷”和“非公筷”兩組菜品剩餘部分的菌落總數,“非公筷”那一組菌落總數,全部高於“公筷”那一組!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菌落總數竟然相差那麼多倍!!!

你家還在餐桌上“裸奔”?張文宏醫生髮出一個靈魂拷問

涼拌黃瓜——“非公筷”組的菌落總數是“公筷”組的將近3倍

乾鍋茶樹菇——兩組菜品的菌落總數相差17倍

炒蘆筍——兩組相差將近18倍!!

鹹菜八爪魚——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50倍

!!!

負責檢測的專家表示:如果不使用公筷,一方面,會把自身口鼻腔攜帶的細菌通過筷子傳到菜上。另一方面,也會導致不同菜品本身攜帶細菌的交叉汙染。

例如,夾過涼拌黃瓜的筷子,再去夾鹽水蝦,就會導致兩盤菜之間細菌交叉汙染。

(一個小知識:涼拌菜沒有經過高溫烹飪,菌落總數一般都比高溫烹飪過的菜要多。

你家還在餐桌上“裸奔”?張文宏醫生髮出一個靈魂拷問

看了疾控專家這個驚人的實驗

你打算開始用公筷了嗎?

你家還在餐桌上“裸奔”?張文宏醫生髮出一個靈魂拷問

專家呼籲:在外就餐時

提倡帶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

在此,專家們還是想提醒廣大市民,使用公筷公勺很有必要。它有兩個“顯而易見”的好處:

一是乾淨衛生、預防疾病。使用公筷公勺可以避免共同用餐時個人使用的餐具接觸公共食物,減少對菜品的汙染,降低病從口入的風險,特別是降低胃幽門螺桿菌、甲肝病毒等食源性病原體的傳播。在疫情期間,避免混用餐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二是減少浪費、文明餐飲。使用公筷公勺可幫助大家養成定量取餐、按需進食的習慣。在外用餐沒有吃完的,大家可以放心打包回家。減少浪費的同時,還培養了人們環保節約的良好風尚。

我們要告訴孩子分餐分筷不分愛,養成公筷公勺的好習慣。

你家還在餐桌上“裸奔”?張文宏醫生髮出一個靈魂拷問

餐桌禮儀非小事反映了一個人的教養

實際上,餐桌上的禮儀不僅只有使用公筷公勺。在用餐過程中的每一個細小動作,都反映了一個人的教養。好的餐桌禮儀會讓孩子從小就更討人喜歡,長大後進入社會也更受歡迎。

記得《時間規劃局》的電影中,有這麼一個橋段,說是一個窮小子意外獲得了一筆巨大的財富,然後就裝模作樣的去跟富人們談判,誰知道,一開始吃東西就露餡了。

你家還在餐桌上“裸奔”?張文宏醫生髮出一個靈魂拷問

人家說他,“你不像是富有的人,你吃東西的速度太快。”雖然這個細節實在有些苛刻,但卻是反映出了從小養成的一些習慣將對我們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這10個餐桌上的規矩父母越早教給孩子越好

👇

吃飯前要把手、臉洗淨

你家還在餐桌上“裸奔”?張文宏醫生髮出一個靈魂拷問

用餐時

乾淨整潔的儀容

是對個人衛生的要求

也是是一同用餐者的尊重

座次也是有講究的

你家還在餐桌上“裸奔”?張文宏醫生髮出一個靈魂拷問

“尚左尊東”

“面朝大門為尊”

是座次排列的重要原則

長輩或者主客坐在正中

其他人依次有序落座

不允許孩子任性隨意坐

是應該教給孩子時刻遵守

的最基本的餐桌禮儀

開飯時要等客人長輩先動筷

你家還在餐桌上“裸奔”?張文宏醫生髮出一個靈魂拷問

中國傳統文化

講究“長幼有序”

吃飯時

孩子由於年紀小或好奇心重

很多時候喜歡一上桌就開始吃

這個時候,父母可以用其他事物

分散他們的注意力或提前講明白規則

讓長輩或主客先動筷

這才體現了對他們的尊敬和重視

不抱怨辛苦做的食物不好吃

你家還在餐桌上“裸奔”?張文宏醫生髮出一個靈魂拷問

“食育”是教育裡重要的一環

作為家長,應該創造機會

讓孩子與食物建立一種情感關係

和做食物的人建立一種感恩的情感

無論是否符合自己的口味

都不要直接抱怨或放下筷子就走

因為這些行為,既不禮貌又很傷人

不要滿口食物時說話

你家還在餐桌上“裸奔”?張文宏醫生髮出一個靈魂拷問

作為家長

要告訴孩子“吃有吃相”

不要在滿嘴食物時說話

既沒有吃相,又不雅觀

還容易嗆著噎著,很不安全

吃東西、喝湯時儘量不出聲

你家還在餐桌上“裸奔”?張文宏醫生髮出一個靈魂拷問

吃飯或喝湯時

鼓勵孩子細嚼慢嚥

不故意吧唧嘴巴或發出聲響

這樣不僅有助於消化

還能培養他優雅的用餐習慣

夾菜時不要來回翻撿

你家還在餐桌上“裸奔”?張文宏醫生髮出一個靈魂拷問

孩子不是生來就懂餐桌禮儀

需要父母后天及時的引導和灌輸

自己夾菜時,不隨意上下翻攪

因為這樣的行為,不但讓其他人困擾

更會影響孩子或父母在別人心中的形象

不要霸佔著自己喜歡的菜

你家還在餐桌上“裸奔”?張文宏醫生髮出一個靈魂拷問

就算自己再喜歡吃的菜

也不要霸佔或者乾脆端到面前

別人夾菜時,也不要故意轉動桌子

懂得謙讓和行為得體的孩子

總是可以受到別人的喜歡

保持桌面的乾淨整潔

你家還在餐桌上“裸奔”?張文宏醫生髮出一個靈魂拷問

想要咳嗽或打噴嚏時

應單手掩嘴朝向無人的那邊

吐魚刺、骨頭、菜渣等

要用筷子或紙巾接住

不要直接吐到桌面上

不要揮動著餐具指人

你家還在餐桌上“裸奔”?張文宏醫生髮出一個靈魂拷問

孩子天生愛動愛玩

吃飯時喜歡擺弄筷子或叉子

但這是既危險又不禮貌的行為

告訴孩子,餐具是用來進餐的

而不是用來玩的或者指向別人的

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餐桌禮儀

把習慣表於細節,把得體植入內在

這,會是給孩子最有價值的人生禮物

來源│錢江晚報、杭州市疾控中心、健康杭州、廣州日報、喬智大叔

你家還在餐桌上“裸奔”?張文宏醫生髮出一個靈魂拷問
你家還在餐桌上“裸奔”?張文宏醫生髮出一個靈魂拷問你家還在餐桌上“裸奔”?張文宏醫生髮出一個靈魂拷問
你家還在餐桌上“裸奔”?張文宏醫生髮出一個靈魂拷問你家還在餐桌上“裸奔”?張文宏醫生髮出一個靈魂拷問
你家還在餐桌上“裸奔”?張文宏醫生髮出一個靈魂拷問你家還在餐桌上“裸奔”?張文宏醫生髮出一個靈魂拷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