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與家長的功利之心讓教育陷入了死循環,孩子成為最大受害者

國家有規定,不允許給學生排名,提倡給學生減負,可是過去了這麼多年,為什麼就減不下去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是利益驅動。

首先,大部分學校考核教師仍然以班級排名為標準,學校評價一個老師是否優秀就看這個老師任教的班級考試成績是否排第一,如果第一,就是優秀教師,排第二都白費!至於沒考第一的老師即使平時對學生再負責,再關心學生,再怎麼注重學生全面發展也是白費。在這種評價體制之下,個別老師變成了地主,資本家,最大限度榨取學生的腦力勞動!對待學習好的學生無比呵護。對待拖後腿的學生態度惡劣,甚至體罰!

其次,家長急功近利,家長就看中孩子考試成績。有的家長從幼兒園就開始比成績!評價老師也以自己孩子的考試分數為標準,自己孩子某一學科考試成績好,就認為這位老師教的好,是好老師。殊不知,可能就是這位好老師,造成了孩子一輩子的心靈創傷,在強壓之下,孩子可能過早的失去了對學習得興趣,某一天,一旦失去了這種學習的壓迫,成績會直線下降,一跌不振。

在這雙重標準之下,老師想多掙錢,老師想出名,想升官就一定壓迫學生超負荷學習,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成就一名教師就得犧牲一批孩子的快樂童年!我們的教育太功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