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珠笔如今有3国可造,难度相当于造航母;为何我国坚持要钻研?

圆珠笔如今有3国可造,难度相当于造航母;为何我国坚持要钻研?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日新月异、发展迅速的今天,科技成为了社会发展与国家强盛的第一支撑力。有了科技支撑,国家才能繁荣昌盛,中国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

在科技每一个领域里,我们都需要有中国制造才不至于被人掣肘。

"连航母都能造的中国,却连一个圆珠笔头都造不出来"这是很久之前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嘲讽,如今我们的圆珠笔头,终于也有了中国制造。也许有人会问这样小的东西,能有中国制造究竟有什么可骄傲呢?

小小笔头有着复杂工序

由于我们在使用圆珠笔的时候,有着大量的压力。笔头要承受着来自大气与油墨还有外力的多重压力,并且还要保证油墨流向笔头的底座里,黏在球珠上出水顺畅。

利用笔尖与纸张的摩擦力而达到书写的目的。

圆珠笔如今有3国可造,难度相当于造航母;为何我国坚持要钻研?

圆珠笔的笔头分为球珠与球座体,并且要在球珠上雕刻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这些沟槽是非常细小的。小到几微米,并且不允许有太大的误差。

要知道头发直径在一百微米左右, 可见制作工艺之精巧、制作之复杂。就是因为这五条沟槽比跟头发丝还要小许多, 制作起来的难度非常大。

然后还要将成卷的不锈钢钢丝抽开打磨,接下来就把不锈钢丝截成小段,其中一头磨圆。放到圆形加工台上,被机械臂挤压成为球状,最后把圆珠塞回底座。

反复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才能制造出我们所需要圆珠笔头。

圆珠笔如今有3国可造,难度相当于造航母;为何我国坚持要钻研?

制作材料精细

由于制作如此复杂,并且物体细小,所以需要极高的精度。

笔尖的厚度不到0.1毫米,加工误差不能超过0.003毫米。任何一个细小的出差错都会导致运行不流畅,以及影响使用寿命。

由于书写的时候,球珠所要承受的巨大压力,球珠所用的材料需要需要非常耐磨且坚硬。

目前国际通用的材料是不锈钢与碳化钨,但是碳化钨质量更好,使用起来更流畅寿命也更长。

碳化钨是一种一直合金材料,属于化合物,是黑色六方晶体,有着金属光泽,硬度与金刚石可以相比。并且化学性质稳定,加入其它合金可以用于制造切割工具,并且有多种其它领域用途,包括军工。

圆珠笔如今有3国可造,难度相当于造航母;为何我国坚持要钻研?

我国圆珠笔的制造及其依赖进口

我们人口基数大,每年大概生产三百八十亿圆珠笔以供使用,但是制作圆珠笔的核心材料与技术一直在日本等国的手里掌握,并且中国每年为此付出一千五百万美元的外汇。

不仅仅是材料就连制造设备我们都需要进口,因此可以说,在以前我国的圆珠笔制造完全仰仗国外。

更为让人头疼的是,圆珠笔头的原材料配比特殊只能高价从国外采购,不但仰人鼻息还得任人宰割。

即使如此,由于国外的技术垄断与技术堡垒,这些原材料可能用钱也买不到。我们完全受制于人,但是就我国当时钢制造业发展而言,只要是中国制造就是廉价难用。所以摆在我们面前只有一条路——自主研发。

为了突破这样技术瓶颈,李克强总理发声强调,鼓励当前的钢制造业改变产业结构,发展生产模具钢。

带着这样殷切鼓励,中国企业开始了自己研发的艰难道路。

圆珠笔如今有3国可造,难度相当于造航母;为何我国坚持要钻研?

代表着中国精细制造业的发展

圆珠笔头所用材料不能自主制造并不仅仅是一个圆珠笔头的事情,而是这折射出了我国钢制造业的产能过剩以及没有独立自主的技术问题。

可以说是从一滴水折射出了一个大海。

而这也折射出了行业的相关问题:首先就是依赖进口的思想,这样的依赖性导致形成了一个惯性思维,导致自己的产业结构难以调整,形成了恶性循环才导致这样的局面。

其次就是企业盲目仿制,觉得薄利多销就好,不关注产品质量使得更加缺乏研究动力了。

总而言之就是制造企业缺乏长远战略,只在乎面前的利益,从而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圆珠笔如今有3国可造,难度相当于造航母;为何我国坚持要钻研?

模具是一个工业的基础,这次花费精力研究圆珠笔头的核心技术就是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使得整个行业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从而让我国的制造业也有着更为长远的发展与长足的进步。

而这次总理的发声让各个企业开始了自主研发之路。

太钢集团就承担了这个任务,在企业转型升级、调整结构的背景之下,人人都觉得这是大势所趋。太钢集团的研发团队从各个方面入手全方位突破核心技术。

从原料到钢经过五十多道工序,仅仅是成分配比这一项,太钢集团就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与化验,而后又在工艺做出了突破。

圆珠笔如今有3国可造,难度相当于造航母;为何我国坚持要钻研?

在将近百项实验的五轮重复中,终于在笔头所用材料的性能稳定性、耐腐蚀性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并且掌握了多项关键技术,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走了很大一步。

终于,太钢集团制造出了圆珠笔的中国"芯"了,目前在一些龙头企业已经开始使用了。

至今可以制造的国家只有日本、瑞士、中国。这不仅代表着我们的圆珠笔制造业终于不再仰人鼻息,更是我国精细化产业上的一大进步。

其实圆珠笔的利润并没有那么大,但是这代表了我国产业结构改革的动力与决心。

而与我国现状来说,我们每年向日本等国进口钢材一千多吨,而且曾经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我们没有主动选择权。

圆珠笔如今有3国可造,难度相当于造航母;为何我国坚持要钻研?

就在太钢集团研制出有了中国技术的圆珠笔"芯"的消息传了出去的时候,日本供应商立刻将价格从12.5万元每吨调到了9万元每吨,这一项就节省了数百万元。

这就表明了我们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困境。

其实圆珠笔头的精度堪比造航母,我们有了独立的技术就可以不用受人钳制,而只有如此我们才可以有更多的话语权。在国际舞台上话语权就是一切,这是我们为自己挣求利益的基础条件。

文/竹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