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金融科技已成普惠金融快速發展有力支撐

原標題 金融科技已成普惠金融快速發展有力支撐

本報見習記者徐貝貝

作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我國普惠金融已駛入發展的快車道。隨著政策體系的不斷完善,銀行業、保險業和各類新型機構結合自身定位發揮差異化優勢,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分層次、廣覆蓋的普惠供給金融體系。

其中,銀行業金融機構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信貸投放以“量增”帶動“面擴”和“價降”。截至2019年5月末,全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35.15萬億元,其中,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0.25萬億元,增幅達33.46%;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戶數1928萬戶,較2018年初增加660萬戶。今年前5個月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6.89%,較2018年一季度平均利率水平下降0.92個百分點。

同時,保險業的重要性正在凸顯。8月2日,在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上,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邢煒介紹稱,近幾年來,各地開展的貧困人口商業補充醫療保險、特色農業產業保險等已經成為鞏固脫貧成果的重要工具。農業風險保障和農業基礎服務覆蓋面不斷擴大。2018年,農業保險保費收入570多億元,為近2億戶次農戶提供保障金額3.46萬億元。此外,保險業探索開展融資性擔保機構、中小企業擔保貸款保證保險業務,保險業服務小微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

不僅僅是參與隊伍不斷壯大,創新也成為普惠金融的顯著標籤。這其中,金融科技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同時,針對我國普惠金融仍存在成本高、風險大、服務不均衡、商業模式不可持續等問題,金融科技也有望成為破局者。

“數字化技術賦予了普惠金融全新的時代價值和豐富內涵,為解決普惠金融的難題提供了可行路徑。”在建設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劉桂平看來,金融科技已經成為普惠金融快速發展的有力支撐。數字化技術通過大數據等現代科技,提高了銀行的運營效率和風控能力,改變了銀行與客戶之間的互動範式,有效拓展了普惠金融的廣度和深度。同時,大數據改變了普惠金融參與主體的連接方式,重塑了產業鏈、交易鏈、金融鏈、服務鏈等關係鏈條,推動了金融生態向大眾化、共享化、透明化、智能化和差異化發展。

“以前大家認為數字普惠可能是支付的觸達點,用於降低傳統業務的成本。而現在我們看到,很多新型產品都是基於互聯網數字技術開發的。”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這意味著真正意義上的數字普惠是利用科技對傳統的金融模式進行重塑,“金融+科技”也將成為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業務轉型的方向。

金融科技正在重塑普惠金融的服務模式。例如,建設銀行推出的“小微快貸”一站式金融平臺,通過生物識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為支撐,為小微企業提供“一分鐘”融資、“一站式”服務、“一價式”收費的信貸體驗;以東方微銀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則利用大數據技術緩解信息不對稱問題,破解抵押難、擔保難問題,顯著提升了普惠金融的效率。

不過,如何把握金融科技應用的“度”、實現合規應用,同樣值得業界深思。

要實現合規應用,必須正確理解金融科技。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李廣子認為,金融科技應當是利用包括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5G技術等在內的底層技術,需要真正做到優化金融功能、提高金融機構服務效率,改善金融產品形態。針對普惠金融“惠”和“普”的討論,他表示,普惠金融發展路徑應該遵從先“普”後“惠”的路徑。如果沒有“普”,也很難通過技術手段來實現“惠”。而當前普惠金融的可得性已經顯著提升,所以現在應當重點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惠”的問題。

“任何一個先進技術的應用都不是炫技的過程,關鍵在於這些技術到底能夠解決什麼實際問題,以及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是否能夠在滿足核心訴求的情況下,採用合適、合規、合法的技術實現。”東方微銀COO王德偉表示,但任何科技的應用也一定要適度。

上海新金融研究員副院長劉曉春提出,金融機構在應用金融科技和開放、使用數據時要有責任心。比如,一些商業交易數據、社交數據可以作為信貸風險評估的數據,但是存貸款等數據則不能用於商業營銷等業務。數據的獲取、交易行為以及數據質量還需要有明確的監管規則。

此外,曾剛表示,普惠金融也須正本清源,堅持便利性、多樣性、成本可負擔、商業可持續、消費者保護等基本原則。同時,也要考慮監管與創新的平衡,既要支持普惠金融創新發展,也要守住風險底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