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句平平無奇,後一句驚豔無比的詩詞,有你心中那句嗎

中華詩詞邈若滄海,燦如星河,許許多多的名家之作成為我們中華文明寶貴的財富,許多詩句印如我們的血液和靈魂,只要提起就能產生共鳴。

一般來說,詩歌要麼全篇出彩,要麼有名聯流傳,如“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但也有一些詩詞,其中那麼一兩句卻是這樣,前一句看似平平淡淡,後一句波瀾乍起、石破天驚。我挑幾句喜歡的與你共賞,不知是否有你心中的那一句。

前一句平平無奇,後一句驚豔無比的詩詞,有你心中那句嗎

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贈藥山高僧惟儼(其一)
唐·李翱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此詩記述了詩人向一代高僧問禪訪道的逸事,據說當時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翱多次派人請藥山禪師進城供養,均被禪師拒絕。有一天,李翱親自上山登門造訪,問禪師:“什麼是‘道’?”藥山禪師伸出手指,指上指下,然後問:“懂嗎?”李翱說:“不懂。”藥山禪師解釋說:“雲在青天水在瓶!”李翱恍然大悟,原來真理就在青天的雲上,瓶裡的水中。道在一草一木,道在一枝一葉,道在萬事萬物中。大概是道家所謂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也有人這麼理解,認為禪師說的萬物各有各的去處,雲飄在天上才會自由,水只能呆在瓶中就變成瓶的形狀。 同一類的事物,處在不同的位置上,就會有不一樣的行為作風,會有不同的命運歸宿。 那麼最好各得其樂、各歸其所。

如果硬將不同層次的事攪在一起,或用世俗功利要求,必然要混亂失望的。算是拒絕進城的邀請。

前一句平平無奇,後一句驚豔無比的詩詞,有你心中那句嗎

此詩第三句一開頭說我來像高僧問道,禪師沒有多餘說話,就是簡單交待一件事,平平常常。但是第四句詩中的“雲在青天水在瓶”,讓人一下子感受到道法自然,就好像雲朵飄浮在天空,自然舒捲變幻,好比水裝在瓶子裡,隨物賦形。這裡說一個人的身、心、聲與大自然的峰、雲、月完全融合為一體,天人合一,自然而然就是道。再返回去看前一句,“無餘說”可能有到家“大道無言,大音希聲”之意,於是一句平常的問答,一首看似平凡的一首詩因為“雲在青天水在瓶”一句光芒萬丈。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金銅仙人辭漢歌
唐·李賀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詩共十二句,大體可分成三個部分。前四句慨嘆韶華易逝,人生難久。漢武帝當日煉丹求仙,夢想長生不老。結果,還是像秋風中的落葉一般,倏然離去,留下的不過是茂陵荒冢而已。中四句為第二個層次,用擬人化手法寫金銅仙人初離漢宮的酸苦慘悽情態,亡國之痛和移徙之悲躍然紙上。末四句為第三個層次,寫出城後途中的情景。

其中“衰蘭送客咸陽道”一句,寫形兼寫情,以擬人手法來寫,生動而顯悲楚,但是這在詩歌中司空見慣,如“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無甚出奇。不過接著“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設想奇偉,意境遼遠,感情深沉。都說天道無情,以萬物為芻狗,如果老天也有感情它一定像我一樣憂傷、痛苦、衰老。司馬光稱為“奇絕無雙”。這句歷來被人稱道,專門挑出來分析鑑賞,模仿創作。有好事者把它作為一幅對聯的上聯,絞盡腦汁,想為這句配以下聯,終於在宋代有了一幅名聯“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長圓”,也算是功德圓滿。

前一句平平無奇,後一句驚豔無比的詩詞,有你心中那句嗎

毛主席也很愛這一句,並把它放到自己的詩裡面。不過賦予了新意,揭示不斷革命、不斷改革、不斷前進是人類發展的必然規律。這樣的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革命是必將會勝利的。

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近現代: 毛澤東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

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宋·張先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這首詞裡作者寫他在家裡品著酒聽了幾句曲子以後,帶著愁緒便昏昏睡去。一覺醒來,日已過午,醉意雖消,愁緒仍在。張先一想到笙歌散盡之後可能愁緒更多,然後感嘆“送春春去幾時回”,不僅指年華的易逝,還蘊含著對青春時期風流韻事的追憶和惋惜。之後下片寫詞人即景生情,是動態。靜態得平淡之趣,而動態有空靈之美。

前一句平平無奇,後一句驚豔無比的詩詞,有你心中那句嗎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前一句就是簡單地寫鴛鴦於黃昏後在池邊並眠,但是後兩句寫景一下子將景物寫活了,靈動萬分。“雲破月來花弄影”很有幾分“月出驚山鳥”的意味,化靜為動,詩中有畫。王國維《人間詞話》評論說:“‘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雲破月來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然而如果僅僅是這練字的功夫,有字無句,有句無篇那也是落了下乘。沈祖棻說:“

其好處在於‘破’、‘弄’二字,下得極其生動細緻。天上,雲在流,地下,花影在動:都暗示有風,為以下‘遮燈’、‘滿徑’埋下伏線。”意思就是說,“破”“弄”暗示了有風吹拂,所以才會有“明日落紅應滿徑”。而“花弄影”這樣的寫法別出心裁,加上他另外的“浮萍斷處見山影”“隔牆送過鞦韆影”,膾炙人口,世人就稱張先叫張三影。

前一句平平無奇,後一句驚豔無比的詩詞,有你心中那句嗎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是李清照一首與丈夫離別之後傾訴相思、別愁之苦的詞。大雁回,沒有家書傳來,而且雁回人不回。月滿西樓,月圓人不圓。“花自飄零水自流”與杜甫“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有異曲同工之妙,或許就是學自此處。“自”那就是無人欣賞,無人同品。作者在詞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縱即逝的真切感受,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看似平淡的絮語,從一個思婦多情的自嘆中表現出具體可感、為人理解、耐人尋味的東西。所以這樣的相思之苦,更加難以消解。所以“此情無計可消除”出來得自然而然,不過也不算特別,比之李太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還是差了不少。

但是接下來說這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裡,“眉頭”與“心頭”相對應,“才下”與“卻上”成起伏,語句結構既十分工整,表現手法也十分巧妙。本來看前句,“才下眉頭”,可能因為借酒消愁或者有人開解,所以愁緒稍解,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但是後面緊接“卻上心頭”,一點空隙也不留,不在面上表現卻有深藏心裡,看似開解實際相思更深。在同前面另兩個同樣工巧的四字句“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前後襯映,而相得益彰。

前一句平平無奇,後一句驚豔無比的詩詞,有你心中那句嗎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歷來為人所稱道。據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指出,這三句從范仲淹《御街行》“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脫胎而來。我們在用名人名言時,其實主要有“引用、借用、化用”三種,而李易安善用第三種,用自己的理解點化前人語句,使之呈現新貌,融人自己的作品之中。並且經常以平常如詞,寫出奇意,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寫出了相思之情籠罩心頭,無法排遣,看似臉色稍霽,實則思緒又湧上心頭,更加深沉,遣之不走。

類似的詩詞名句還有很多,如果沒有你心中的那句,歡迎留言交流。喜歡就點個贊,關注一下吧,謝謝。

前一句平平無奇,後一句驚豔無比的詩詞,有你心中那句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