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告白》給父母的警醒,你教育孩子的方式,藏著孩子的運氣

文|沐蕾

圖|網絡


畢淑敏說:“我們從小就習慣了在提醒中過日子,提醒孩子想避免孩子走彎路。卻忘記提醒自己,孩子只是孩子,他有他的彎路必須走,經歷童年他該經歷的一切,他才成為他本來的樣子。”

作為給父母,總是想用自己的努力讓孩子的人生一帆風順,我們大人總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問題,很少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當我們的生活不如意,我們會把所有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希望他將來活成我們心中的樣子。也正是這樣的心理暗示,讓我們一步步走向錯誤的深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教養藏著孩子一生的運氣。


《無聲告白》給父母的警醒,你教育孩子的方式,藏著孩子的運氣

在《無聲告白》裡女主人瑪麗琳因為愛情放棄了自己喜歡的醫生夢想。她以為自己真的可以為愛情犧牲一切。

可當過上柴米油鹽的生活時,瑪麗琳發現自己並不想整日圍著孩子、房子打轉。她想到自己現在的人生,內心會發出抗拒的聲音,自己決不能像母親一樣整日圍著家裡轉。

所以她兩個孩子想要重新實現自己的夢想,但因為自己懷了第三個孩子不得不再一次放棄。於是,她把自己的人生夢想寄託在女兒莉迪亞身上。


《無聲告白》給父母的警醒,你教育孩子的方式,藏著孩子的運氣

瑪麗琳教莉迪亞學習,給她買很多書,希望她能成績優異將來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瑪麗琳用金錢為莉迪亞編織了一個華麗的未來。

瑪麗琳把所有的目光都放在如何才能讓孩子成為自己心的樣子,卻從未走進孩子的內心,聽聽孩子心裡的聲音。

莉迪亞希望媽媽愛她,害怕媽媽再一次丟下她們,離開這個家,所以她對媽媽的話言聽計從。在莉迪亞心中,只要乖乖聽話,媽媽就不會走的。

所以她一直堅持著自己做自己並不喜歡的事情,迎合父母的歡心。


《無聲告白》給父母的警醒,你教育孩子的方式,藏著孩子的運氣

然而,莉迪亞並沒有朋友,也不是一個性格開朗的孩子。她為了討父母歡心只是裝作每天打電話聊天,裝作很愛學習。

瑪麗琳和她的丈夫從未和莉迪亞談過除了學習以外的事情,也沒有問過莉迪亞的感受。

這種長期受制於父母安排的人生讓莉迪亞很壓抑難受,自己沒有辦法排解,內心的痛苦無法釋放出來,最後莉迪亞溺水身亡。

在一切沒有發生之前,沒有人認真去考慮過對孩子的愛是否恰當,也沒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過問題。

當一切不可挽回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錯的。作為父母,錯誤的方式真的會給孩子帶來無窮無盡的痛苦。

如果瑪麗琳能看開自己的人生,雖然自己的人生因為婚姻,因為孩子阻礙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但作為一個母親,既然選擇了一種生活,就要對生活負責,對孩子負責,把人生最主要的事情撫養孩子長大放在第一位。


《無聲告白》給父母的警醒,你教育孩子的方式,藏著孩子的運氣

其實不管是原生家庭還是家庭本身有問題,我們都是可以通自我改變去解決那些因為家庭問題帶給自己的痛。

瑪麗琳沒有衝破原生家庭的束縛,她覺得母親每天圍著家裡轉,她不該像母親那樣。

但她還是選擇了母親那樣的生活。既然選擇了這樣生活,就不該用極端的方式去剝奪孩子的未來。

如果莉迪亞能夠勇敢的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也許事情還會有不一樣的轉機,可是莉迪亞也沒有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

這世上畢竟沒有那麼多如果,錯過了也許即使一生痛,因為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應該讓他們按著自己的方式生活。


《無聲告白》給父母的警醒,你教育孩子的方式,藏著孩子的運氣

就像《知否》裡的康姨媽,如果不是她父母對她嬌生慣養,每次犯錯都百般袒護,替康姨媽擺平。

康姨媽也不會那麼跋扈,事事從不聽別人考慮,惡毒、勢力,不知道有多少條人命葬送在她的手裡。

她把自己所有的不幸都歸結在別人身上,即使在至親面前,她依然是詆譭他人保全自己。

父母對她過度的愛,並沒有讓她成長為一個有愛懂事的好女子,而是毀掉了她一生的前程。

婚姻不幸福,謀害盛老太太,並沒有在這些事情中反省,反而因為母親的再次包庇,命喪黃泉。

父母是孩子的監護人,孩子就像是一棵小樹,從小樹苗長成大樹的過程是至關重要的。

父母不只是給他澆水施肥,還要讓他經歷風霜雨雪,酷日嚴寒。

既讓孩子明白父母養育他們不易,要有感恩之心。也要讓他們知道只有不斷的經歷風雨才會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


《無聲告白》給父母的警醒,你教育孩子的方式,藏著孩子的運氣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任何一個人都沒有權利把她們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除非是他們真正喜歡那樣的樣子。

那些強制改變孩子人生的父母,不會真的改變什麼,往往適得其反,不僅毀掉了孩子的人生也會讓自己活在悔恨裡。

孩子不是父母未來的延續,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干涉他們的人生,對於孩子,只需要給他們愛和欣賞,教會他們如何做人就好了。

無論將來他們做怎樣的選擇他們都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只要他們是幸福的就已經足夠了。


《無聲告白》給父母的警醒,你教育孩子的方式,藏著孩子的運氣

人生本沒有完美一說,為何要糾結那些不曾得到的東西。學會接納,學會放下,你才會過得輕鬆幸福。

孩子只是暫時屬於父母,未來他也要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父母能做的就是給予他們足夠的快樂,讓他們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教會做一個堂堂真正的人,走一段屬於自己的人生路,好的教養是孩子一生的福氣,也是作為父母的福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