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這美食,本地人看到就饞,外地人卻不一定能接受

煙臺蘋果的名氣太大了,很多人都忽視了,當地的許多特色美食。今天要說的,只有到了當地才能吃到的一種:本地人看到這個就走不動路,一定要買兩塊到回家解解饞;但他們卻不會主動介紹給外地人,怕有的人並不能接受。如果你是肉食愛好者,那到龍口旅行去,記得買一塊嘗一嘗,它的名字就是黃縣餚。


煙臺這美食,本地人看到就饞,外地人卻不一定能接受


黃縣餚香飄萬里,味道勾魂

黃縣餚從小吃到大,記得小時候還總有人開著大喇叭喊:賣餚啦!賣餚啦!放學的時候路過,聞到那個香味,一定要攔下我媽,買上一塊。湊到賣餚的跟前,等她打開蒙在上面的一層布,這個香氣就捂不住了!這裡有啃嫩嫩的豬尾巴,捲曲的小腸,還有吃起來嚼勁十足的豬耳朵!它們統一的醬油色,騰騰的熱氣像是長出了手,牢牢抓住了你的胃口,怎麼也不肯讓你走。


煙臺這美食,本地人看到就饞,外地人卻不一定能接受


餚是美味佳餚的那個餚,咬文嚼字起來,它在古書中的含義就是煮熟的肉。在龍口人的概念裡,專指豬下水。這些肉的做法並不簡單,要加上幾十種香料進行燉煮,等它們染上了顏色擺上攤子,只要一掀開那層布,勾魂的香味分分鐘讓路人走不動路。


煙臺這美食,本地人看到就饞,外地人卻不一定能接受


賣餚的常會蓋上一層布,一是為了衛生防止灰塵,而是為了保溫,這樣無論什麼時候打開,餚都是香噴噴熱騰騰的。做這個生意並不容易,在當地賺得多的,都是起早貪黑,肉要新鮮的肉,湯多是循環的老湯,越做越香!很多時候,還沒下課我就惦記上了吃餚,但是等我去了,卻發現想吃的種類卻賣完了,只能等第二天再去。


煙臺這美食,本地人看到就饞,外地人卻不一定能接受


本地人愛吃,外地人卻不一定能接受

黃縣餚入口軟爛,肥而不膩!因為肉是滷好的,有時候還沒到家,我在路上已經吃了一半,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吃豬尾巴,每次吃,上下嘴唇像是沾在了一起,油到張不開。如果我按耐住了肚子裡的饞蟲,到了家還沒開吃,一般都會弄點蒜泥加上醋,餚蘸上一點吃,更加清爽開胃;如果遇上了買的是豬耳朵,那就要再切點黃瓜絲,肉黃瓜蒜拌一拌再一起吃,清涼爽口簡直夏日必吃佳品。


煙臺這美食,本地人看到就饞,外地人卻不一定能接受


本地人都認這個,想要買也很簡單:趕大集的時候,街道的門頭上,甚至在超市食品櫃裡都有賣。但是出了龍口,卻很難再看到它的身影,當地人都叫它黃縣餚,因為龍口原叫黃縣,加上倆字,更彰顯了這是本地特色。但外地的朋友卻不一定敢吃,曾帶朋友來家鄉玩,他們看著餚都不怎麼熱情:一是並不接受豬下水,另外就是看著油膩,餚是滷製的,比起很多地方的小吃,確實顏值偏低看起來像是黑暗料理。其實只要是吃過一次,就像是破了戒,愛上了一時不吃就難受!如果是肉食愛好者,吃上一口更是相見恨晚。


煙臺這美食,本地人看到就饞,外地人卻不一定能接受


你吃過黃縣餚嗎?你最喜歡黃縣餚的什麼部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