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優秀是父母“逼”出來的?作為父母你可能忽略了這一點

孩子的優秀是父母“逼”出來的?作為父母你可能忽略了這一點

文/許小美

孩子的優秀是父母“逼”出來的?作為父母你可能忽略了這一點


10月7日,給小溫馨報了空手道課程,一開始她是非常抗拒的,尤其是對那樣的環境和氛圍。她非常陌生,也不願意投入。

在決定報名之前,我們帶小溫馨去體驗了2次。第一次基本只是觀察和練習最基本的動作。看看別的小朋友是怎麼練習出拳和踢腿動作的,其它時間也是由教練帶著練習,但動作並不是很專業,也主要是遵循小溫馨的意願,吸引她對空手道的興趣而已。

第二次之後,發現小溫馨沒那麼抗拒了。相反,能夠配合教練的意思,做最基本的動作了。也很感謝教練的耐心引導,讓小溫馨逐步擺脫畏懼,有了更多的熱情去投入整堂課程。

但經歷了第四次和第五次的練習之後,我們又陷入了困惑。因為小溫馨只想和教練單獨訓練,完全不願意融入到集體,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訓練。

問她,為什麼?

她回答:我害怕。

問她,害怕什麼?

她回答:害怕自己不會。

我告訴小溫馨:每個人學習一項技能的時候都是從不會到會的。不會沒有關係,只要肯努力,肯練習,總有一天會學會。但如果還沒開始,就選擇放棄,那就永遠都不會。

王先森也安慰小溫馨說:你完全不需要害怕什麼,因為爸爸媽媽會一直陪在你身邊。可能你會擔心一些動作會踢到你,會傷到你。但只要你跟著教練一起學習,持續練習,自然而然會學到一些保護自己的技能。現在你逼自己一把,未來你才有更多能力保護自己。

我知道王先森的堅持讓小溫馨學習空手道的原因,。因為現在的社會太複雜,誰都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他認為,學習這項技能能夠讓小溫馨更好的保護自己。

01

“逼迫”會激發潛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最近在看《嚮往的生活》,也深深羨慕著劉憲華的音樂才華。節目裡,他說,自己小時候就被父母逼著學習小提琴,當時內心是極度不情願的。但現在能夠有這麼好的特長傍身,也正是因為父母當時的嚴厲,才成就了他的現在和未來。


孩子的優秀是父母“逼”出來的?作為父母你可能忽略了這一點


節目中,王迅也表示小時候自己非常喜歡小提琴。但後來,突然就不喜歡拉了。想到過去,王迅表示自己非常後悔,如果當初自己能夠再堅持一下,或許結局也就不一樣了。

所以,我依然相信和支持,那些在父母“逼迫”下長大的孩子,蘊含著無窮的潛質。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多才多藝,變得更優秀,更有能力。但是,我不願意做逼迫孩子的那個家長。我一直希望遵循孩子的意願,讓她有機會去選擇,並且尊重她的選擇。

王先森反問我,你一直任由著孩子隨著自己的心意去做事,真的是為她負責嗎?她現在這個年紀,除了吃喝玩,還知道什麼?作為父母,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幫孩子做一些決定。至少這樣,她長大後才不會後悔,才不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說不定,適當的逼迫,會激發她更多潛能,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呢!

王先森和我分享了他減肥之路的經歷過程,這些其實我也親眼目睹過,確實很不容易。他也告訴我,如果不是逼自己一把,根本不會有現在的成就。

他很愛健身,愛跑步,愛柔術,愛各種運動。他也很後悔,在他還是孩子的時候,父母從來都沒有告訴過他,作為一個胖子是有多麼痛苦?等到他明白過來時,卻也30多歲了。

幸好,他自我反省,自我努力,自我克服,從一個100公斤的胖子,變身為一個70公斤得肌肉男。很多時候,興趣是需要練出來的。

想到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我也有很多後悔的事情。比如,小時候我特別怕數學,每次考試都不及格。後來,我主動要求報了奧數班。但因為班裡那幾個孩子都特別優秀,所以對於我的自信心打擊是非常大的。後來,父母就隨著我的意願不讓我學了。

長大後,雖然看到那些同齡人比我出眾和優秀。我會羨慕,也會遺憾。但我依然會有能力和信心,讓自己變得更好。

我理解王先森想讓小溫馨學習空手道的目的,作為父母,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任何傷害。希望她可以有自我保護的能力,能夠有堅忍不拔的毅力。

我相信興趣是可以培養的,但逼迫未必會是最好的選擇。

很多人以為逼迫會讓孩子更好的成長,逼迫也會讓孩子少走彎路,逼迫更讓孩子能夠有好的未來。但千萬要記得,所謂的“逼”不是暴力,不是控制,不是強迫,而應該是一種正面的激勵,適當的引導,持續的鼓勵。


孩子的優秀是父母“逼”出來的?作為父母你可能忽略了這一點


02

過度的逼迫,會讓孩子失去幸福的能力

我不否認,每個家長都是愛孩子的,也是希望孩子能夠成龍成鳳的。

但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父母身體力行帶給孩子夢想。

而如果父母過度的干預,結果只會讓孩子離自己的幸福越來越遠,甚至迷失自我,找不到真正的快樂。


孩子的優秀是父母“逼”出來的?作為父母你可能忽略了這一點


我一直認為逼迫孩子去學一樣東西,她的內心肯定是不會快樂的。就比如著名主持人董卿,她小時候就被父母的愛逼得不想活。她自己說,初中的時候特別喜歡藝術,想考藝校。可父母卻非常反對,以至於董卿當時非常絕望,甚至覺得“活著沒有什麼意思”。

說一說,那些被父母過度逼迫長大孩子。到了社會,脫離父母的管束之後,變成什麼樣了:

還記得北大學子以慘烈決絕的方式和父母告別嗎?

他寫了一篇了長達一萬五千字的文章控訴父母包辦一切,文裡他說:

我的母親總是把我關在家裡,喜歡按照自己的喜好包辦事情;

高中時,我強烈要求到外面的學校上學,但遭到了父母的拒絕。儘管後來考上了北大,卻因為社交障礙無法與人交往;

小學時,班裡搞文藝演出,班主任要求大家穿齊膝短褲參加,但母親卻不由分說得讓他穿長褲。從小到大,穿得所有的衣服都是父母包辦,完全忽視自己的選擇和需求。

從離開家之後,他十幾年都不回家,甚至徹底“拉黑”了父母。對於他來說,對父母沒有感恩之情,只有埋怨和仇恨。他恨父母,小時候沒有給他尊重和自我選擇的權利。長大後,他也喪失了尋找幸福的能力。

我之前看過一檔綜藝節目,叫做《我家那小子》,這個節目主要是展示幾個單身男演員的日常生活,並且邀請男嘉賓的媽媽們作為觀察員,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看了2期之後,發現朱雨辰的媽媽對兒子的愛真的太強勢了,讓人感覺到非常壓抑和難受。


孩子的優秀是父母“逼”出來的?作為父母你可能忽略了這一點


節目中,她也很坦然得說道:我是用整個生命去對待我的兒子的。每天早上4點鐘就起來給兒子熬去火的梨汁,另外還要每天榨果汁,哪怕在兒子抗議的情況下,也會逼著兒子都喝光,十幾年如一日。

包括朱雨辰的每段感情,她都知道並且會干擾。

朱雨辰馬上就40歲了,可現在依然孑然一身。他還有個姐姐,也還沒有結婚。朱雨辰在節目中也很煩擾:為什麼就沒有一個人願意在我身邊呢?

從節目中也可以看得出,正是因為媽媽的強勢,過度的逼迫,導致孩子們沒有辦法對感情有獨立的判斷和承受力。

曾幾何時,朱雨辰也反抗過母親,甚至說狠話:“咱們兩沒法過了,你會把我搞死。”

可之後又會選擇道歉,因為他已經習慣壓抑自己,委曲求全得和強勢的媽媽和平相處。

所以,在父母過度強勢和過度逼迫下長大的孩子,他們的內心是非


常敏感和脆弱的。可很多父母卻根本意識不到自身的問題,長期以往只會讓孩子失去幸福的能力

03

什麼樣的父母成就什麼樣的孩子

教育並不能用成功與否去定義,而應該是父母用心的去發現,去欣賞,去領悟,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呵護,從而有更多幸福的能力去前行。

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相信孩子的言行也都是在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逐漸形成的。

孩子的優秀是父母“逼”出來的?作為父母你可能忽略了這一點

就比如,比爾蓋茨。他能夠有今天的成就,也是因為父母給了他更多的成長空間,最大限度得挖掘了他的潛能和特長。

只要是比爾蓋茨的興趣,父母總是會大力支持和鼓勵。長大後比爾蓋茨自己也說,兒時父母的陪伴和鼓勵雖然看起來那麼微不足道,但其實確有其意義。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環境,而最好的家風就是父母的教養。

扎克伯格,年紀輕輕就成為了富豪。不僅如此,除了他,他們家裡還有其他兄弟姐們個個也都是人才。很多人都在問,到底父母用了怎樣的方式培養出了這麼優秀的孩子?

我從報道中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在他們家幾個孩子從小都非常喜歡弄機器。那個時候電影《星球大戰》剛上映,小札就很入迷,看完之後居然說想拍一部電影。父親當機立斷,果真給他買來了一部手持攝像機,機器很大,但小札扛著它拍了部片子。

孩子的興趣也是來得快去的也快,可父母並沒有氣餒,他們覺得,支持孩子想做的,比什麼都重要。

當失去對拍電影的熱情後,小札也喜歡傷了電腦編程。甚至到了中學以後,小札也不想寫作業,只想做編程。父親也沒有逼迫他去做作業,相反還為他請了軟件專家當家教。

到了大學之後,小札和同學們一起玩網絡遊戲。母親很擔心他會沉迷其中無法自拔,作為心理醫生的她也給兒子做了很多心理建設。他受到了很多大的震撼和啟發,最後根據心理學原理重新設計了遊戲的關卡,讓遊戲的趣味性一下子得到提高。

從此以後,小札就不斷的去創新,升級,最後連他的母親也參與到了遊戲的設計中。

從玩遊戲的人,轉變成設計遊戲的人,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正確引導給了孩子關鍵性的作用。

所以,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什麼樣的家庭成就什麼樣的孩子。當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時,不妨先讓自己成為這樣的人。因為,以身作則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年少的韓寒曾經也說自己和同齡人不同,年少時非常叛逆,不務正業。甚至在高一那年,幾門功課不及格被迫退學。

如果是別的父母,孩子遇到這事估計早就氣瘋了。但慶幸的是,韓寒有個格局高的父親。他並沒有逼迫韓寒繼續讀書,而是

讓他自己找出路,找適合自己的路。

最終韓寒也沒有讓父親失望,靠著稿費養活了自己。並且除了寫稿,還做起了賽車和導演,如今事業春風得意,活得非常體面。

所以,想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逼迫未必是唯一的選擇。相反,用自己的身教和文化去薰染孩子,才會讓孩子活成自己最想要的樣子!


孩子的優秀是父母“逼”出來的?作為父母你可能忽略了這一點


小美說:

我明白隨著孩子出生之後,尤其是她漸漸長大,我們都會對孩子有越來越多的期待和目標。最主要的目的,還算希望她可以變得更好,更優秀。

一句“我是為你好”,聽著多麼的讓人感動和溫暖啊。

但這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嗎?是否,我們總是習慣性得站在某個高度,對孩子指手畫腳,為她規劃人生?

每個孩子都是需要尊重、自由和空間的。你想讓一個人變得更好,是否應該遵循她的意願,而不是一味的靠吼,靠打,靠逼迫呢。

拔苗助長只會把苗弄死而已,沒有任何收穫。孩子的成長也是一樣,不逼迫,不控制,不強勢,孩子才會有更多成長的空間。

我不想告訴小溫馨什麼是必須學的,什麼是應該學的。我只想讓她學習她想學的,她想要的。因為

這是她的人生,她有權利自己做選擇。

我也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和能力。沒有誰能告訴我們怎麼做會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孩子都是獨特的存在,只有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她才能活得更健康,變得更優秀。

孩子的優秀是父母“逼”出來的?作為父母你可能忽略了這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