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40年,再踏新征程,把西藏打造成地球上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访谈嘉宾:

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 王松平

走过40年,再踏新征程,把西藏打造成地球上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1

西藏旅游的芳华40年

孙小荣: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40年,政界和学界都在以各种方式来纪念、回顾和展望。4月份的时候,《旅游学刊》在北京举办了“中国旅游:四十年,再出发”专题研讨会。据我了解,西藏是较早以“那年芳华·西藏旅游人的40年”为主题举办系列纪念活动的省区。座谈会的时候,到会的嘉宾都说这个主题很好,您如何解读这个主题?

王松平:这个主题策划确实很有深意,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解读:一个是西藏旅游的芳华。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经过40年的发展,可以说西藏旅游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跨越,产业发展的规模、品质、形象等快速提升,西藏旅游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显著增强,为建设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打下了坚实基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向往西藏、走进西藏、了解西藏、宣传西藏,西藏旅游业发展正迎来新时代黄金期。

走过40年,再踏新征程,把西藏打造成地球上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第二层意思是为了致敬40年来为西藏旅游做出贡献的旅游人。他们很多人可以说是在当时一穷二白的情况下,白手起家,投身西藏旅游,发展西藏旅游。一个人40岁之前,我们可以称为芳华年纪,西藏旅游人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西藏旅游发展。这里面包括西藏本地旅游人的辛苦努力,全国援藏干部的无私帮扶,尤其是千千万万的旅游消费者,都给西藏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强大动力。这次参会的代表包括三代西藏旅游人,可以说是三代同堂,薪火传承。

第三个层面,我们更应该致敬大时代,致敬改革开放。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旅游业发展就无从谈起,尤其是像西藏这样的边疆地区,坐拥大好的旅游资源,很有可能还是与世隔绝,与穷相伴,正是改革开放的持续推动和深化,让旅游业有了快速的发展,带动了西藏与世界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西藏旅游资源的转化,从而推动社会、经济、文化、民生等各方面都发生巨变。所以,这个主题以回顾西藏旅游40年来取得的成绩,根本目的是致敬西藏旅游人,致敬改革开放带来的大时代机遇,或者发展红利。

走过40年,再踏新征程,把西藏打造成地球上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孙小荣:所以这次活动专门邀请了已经离休的老一辈旅游人和援藏干部代表参加,一是向他们表达敬意,二是请他们来看看西藏旅游的最新发展成果。

王松平:这是我们举办这次活动的初衷之一,也是我们把活动落地在林芝的原因。我想起改革开放30周年,也就是2008年的时候,当时我分管市场监管,我们也召集了一批老干部一起聊了聊,拍了张照片,一起唱了一首歌,算是纪念。今年我们召开座谈会和考察观摩,之所以放在林芝,就是因为

林芝是西藏旅游发展40年来的一个缩影,也是西藏旅游的精华所在。尤其是在广东省无私的援建下,我们不仅建成了青藏高原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鲁朗小镇,而且推动整个林芝市旅游发展有了整体的质变。

现在发展好了,我们不能忘记老一辈旅游人、援藏干部的付出。所以,请他们来故地重游,看看他们曾经奋斗过的地方,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这种巨变,旅游业转型升级后的新业态、新气象。正如我们的老干部旺堆老先生感慨的那样,自己干了一辈子旅游工作,从来没有住过这么好的酒店,也从来没有想过西藏会有鲁朗这样高品质的旅游项目。像这样发自内心的感慨或者感动,是对当下西藏旅游发展成就的肯定,也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鼓励和鞭策。

走过40年,再踏新征程,把西藏打造成地球上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2

林芝:能成为世界级旅游城市

孙小荣:林芝确实是西藏旅游版图中一个样板,由于海拔较低,高反不是很强烈,资源构成相对丰富,加上又是318国道必经城市,林芝是很多人进藏实现西藏旅游梦的首选。我第一次进藏也是到林芝,近三年来过五六次,每次来都能感受到不一样的变化,尤其是旅游接待和服务能力层面,都有了本质的转变。

王松平:林芝能成为世界级旅游城市,首先它有世界级的旅游符号,一个是有“西藏众山之父”之称的南迦巴瓦峰,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年刚好是世界地理大发现认证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最大峡谷”20周年,5月份我们也做了一个纪念活动。奇怪的是这个活动在国内反响不大,在国外舆论关注反而高一些,这也说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国际影响力和关注度是比较高的,这也是林芝具备世界级旅游城市发展潜力的一个例证。

其实林芝有很多独一无二的资源大家都不太熟悉。举个例子,在其他地方,当海拔达到3000米至4000米的高度,山上基本是长不了森林树木的,大部分都是高山草甸,但是林芝的山上生长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所以林芝也被称为高海拔的“绿色腹地”

走过40年,再踏新征程,把西藏打造成地球上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一带四千多米的山峰,生长着苍老挺拔的雪松,由于常年被风雪吹压,它们的树枝都是一边倒,中国国家地理的科学家们发现了这一个奇特的现象,证实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高寒植被生长带,是大自然天造地设、鬼斧神工造就的奇景。

再比如318国道,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中国景观大道,《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对它的发现和推广功不可没。这是一条跨区域的线路,还有茶马古道和香格里拉大旅游区、旅游线,西藏都是核心区。现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要整合推广,对于西藏旅游来说是很好的机遇,我们也做好积极的响应,推动西藏旅游更加开放,实现联动融合发展。

走过40年,再踏新征程,把西藏打造成地球上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3

唐竺古道:自然奇景与人文秘境

孙小荣:除了318国道和茶马古道,唐竺古道也是西藏重点打造和推广的一条核心线路。

王松平:这是我想重点说的一条线路。大家都知道唐蕃古道,但是在很多人的意识中,认为唐蕃古道就是文成公主从西安嫁到拉萨的这段送亲、迎亲路程,这是大家都熟知的历史。而实际上,有一条更远的古道,叫“唐竺古道”,是从西安到古印度地区,但它也不是我们从文学作品中了解的唐僧取经开拓的道路。

唐竺古道由三段古道组成,第一段就是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从唐都长安到拉萨这一段,叫“唐蕃古道”;第二段是公元8世纪,莲花生大师从印度加德满都启程,横穿喜马拉雅山的“天赐之路”入藏,在拉萨设坛传教,这段叫做“蕃尼古道”;第三段

是在公元658年,外交家王玄策奉诏第三次出使天竺,一直走到今天的新德里,从加德满都到新德里这段叫做“尼竺古道”。从此,唐蕃古道、蕃尼古道、尼竺古道全部贯通,形成“唐竺古道”,成为中印交流的重要通道。

走过40年,再踏新征程,把西藏打造成地球上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唐竺古道”是一条有着丰富文化遗产遗存的旅游带,沿途有神山、圣湖、古堡、寺庙、冰川、峡谷、草原等自然人文秘境,这里记录着历史上唐朝与南亚交往的历史,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2000年的时候,我就写过一篇关于三段古道联合打造的文章,这些年也一直在推动。这几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国家层面已开始规划建设中尼铁路,这样就能把古今连接起来,打造一条自然奇景和人文秘境融合的旅游带,意义重大。去年,我们又开始重点推动唐竺古道的建设和推广,也在支持拍摄一部电视剧,叫《大唐御史》。

走过40年,再踏新征程,把西藏打造成地球上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4

“野奢”定制:优质旅游发展重点

孙小荣:在“全域旅游”、“优质旅游”的理念下,您如何理解西藏旅游未来的发展?

王松平:2010年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给拉萨和林芝两座城市确立了新定位,拉萨是国际文化旅游区,林芝是国际生态旅游区,两个区都是“国际”定位。从2010年确立发展定位到现在8年时间,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比如拉萨,一直在开展文化创新工程,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文化创客产业基地,目标是把中华文化特征、西藏文化元素和现代符号融合,积极推进雅砻文化、象雄文化、茶马古道、唐竺古道、藏羌彝文化走廊等文化项目建设,建设与旅游线路相结合的文化走廊,通过创意创新,将传统文化优势与现代文化创意融合,打造具有西藏特色的旅游文化创意产业链条,以文化赋能促进优质发展,构建青藏高原唯一的国际文化旅游区。

走过40年,再踏新征程,把西藏打造成地球上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去年,林芝的巴松措景区升格为西藏第一个自然类的国家5A景区;今年年初,鲁朗小镇正式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这也是青藏高原唯一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过去我们想都不敢想,因为一想到度假,大家意识中总是会想到蓝色海洋、金色沙滩的沿海地区,才能是国家旅游度假区,但是现在我们高寒地带的西藏,有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我们已经创造出了很好的发展基础,未来要更进一步培育世界顶级的文化品牌和旅游品牌,西藏拥有世界顶级的资源优势,理所当然要有世界顶级的品牌。按照中央提出的“优质发展”要求,我们旅游行业也确立了优质旅游的发展路径,国务院也出台了《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未来西藏旅游的创新发展路径就是“打好特色牌、走好高端路、扶好精品点、唱好全域戏”,我们简称“四好要求”,这也是自治区政府给西藏旅游确立的发展导向和路径。

走过40年,再踏新征程,把西藏打造成地球上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优质旅游怎么发展?我们提出了一个“奢野”理念。西藏是 “世界屋脊”、“世界第三极”、“亚洲水塔”,也是千山之巅、万川之源,甚至亚洲著名的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湄公河等河流的源头,都在西藏,再加上青藏高原七大山脉,造就了西藏独一无二、不可比拟的奢野旅游资源。所以,“奢野”定制将成为西藏优质旅游的重点发展方向,也只有将西藏打造成全球奢野产品聚集区,才不辜负西藏美好的山水资源。目前,我们已经研发推出了七条奢野旅游线路,从市场反应来看,很受欢迎。

走过40年,再踏新征程,把西藏打造成地球上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5

新起点:主打生态牌,唱好旅游戏

孙小荣:野是原生,奢是享受,这个概念非常好。虽然说西藏的交通网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相对而言,出行的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还是很高的,川藏高铁开通以后可能会更好一些。

王松平:川藏高铁全线开通预计是2026年,但是拉萨到林芝段目前路基主体工程完成,预计到2020年开通,按照规划只是时速160公里的动车,这个也很了不起。高铁是中国了不起的创造,正在引领世界交通和旅游的潮流,不能把西藏撇在后面。高铁旅游发展前景非常好,川藏高铁开通以后,将方便更多的游客来领略西藏旅游之美。不说别的,就318国道,现在是自驾游的黄金线路,未来高铁开通以后,这条线还会是中国最美的高铁旅游线路。

就墨脱这个地方,沿着雅鲁藏布江畔,在一百多公里的地域分布着所有自然植被生态景观带。更不用说

从海拔不到100米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到海拔8844米的珠峰的垂直景观分布,峰回路转,移步换景,处处都是风景。西藏旅游资源的分布太丰富也太集中,世界别的地方找不到同类型的资源。

走过40年,再踏新征程,把西藏打造成地球上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从游客规模来看,2002年,西藏旅游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2005年突破2000万人次;2017年,我们接待游客2560多万人次,今年按照自治区政府确立的目标,全年要实现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33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突破400亿元,也就是说,今年接待总人数要增加800万人次以上。

我们旅游业担当的使命还是非常艰巨的,尤其是后四年,我们每年要增加1000万人次游客量,到2022年要达到7000万人次,这些目标都写进了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可以说,西藏旅游现在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也到了转型升级,迈向优质发展的新起点和新阶段。

走过40年,再踏新征程,把西藏打造成地球上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孙小荣:接待人数规模,直接反应了一个旅游目的地发展水平。但西藏是生态脆弱区,旅游业该如何平衡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王松平:西藏作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我们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一直秉承绿色发展,始终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到旅游产业规划、开发、管理、服务全过程。通过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执行资源规划和项目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推进旅游行业节能减排,积极开展“绿色认证”、“绿色监管”,开展游客生态环保教育,积极倡导可持续旅游方式等一系列措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旅游生态发展新格局更加深入人心。

在今后的旅游业发展中,我们还是主打生态牌,因为生态是西藏的家底儿,包括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我们一是要牢牢把住生态保护的底线,而且要持续修复、优化生态环境;二是要紧紧抓住发展的机遇,实现“造血式”发展,以旅游业带动打赢西藏的扶贫攻坚战。

我们也不求在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上跟别的省份攀比,立足于自治区实际情况和市场条件,确立阶段性发展目标,是对我们的一种倒逼和激励。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更需要以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耐心和耐力,一点点寻求突破,把西藏打造成地球上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之一。我们也相信,西藏的未来一定是一个具有丰富多彩体验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本文作者: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硕士导师 孙小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