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都區:黨建“三鏈”意在破解“短板”

黨建“三鏈”意在破解“短板”

——黨建專家與區委書記的探討

本刊記者 張繼民

秦都區破除過去簡單地以支部為單位,各自為戰抓城市黨建的窠臼,把握城市特點,尋找城市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路子。

秦都區:黨建“三鏈”意在破解“短板”

週末、節假日和八小時以外,咸陽市秦都區的上班族、城市居民、進城務工人員搖身一變,有的穿上旗袍,有的帶上裝備,分別趕往散佈在城市各個角落的公共文化場所,為他們開展活動提供便利的是興趣黨建聯盟的工作人員。

把黨組織建在城市居民的興趣愛好鏈上,是秦都區繼黨組織建在發展鏈、服務鏈之後的第三條“鏈”。

“隨著新型城鎮化快速推進,城市社會結構、生產方式和組織形態深刻變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迫切要求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優勢,不斷提升黨的城市工作水平。”2019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中說。

《意見》(簡稱)還明確,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對於夯實黨在城市的執政基礎,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咸陽市秦都區結合當地實際,探索形成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三鏈”工作機制。這一機制有什麼樣的現實意義和價值? 秦都區委書記謝軍、陝西省委黨校教授嶽東峰共同探討了這一話題。


突破“陌生化”邊界

咸陽是中組部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示範城市,秦都區是省委組織部確定的試點區,自然承擔起創新城市黨建工作的任務。

在大量走訪調研後,發現目前城市黨建面臨三類問題:一是時代性不強,居民的需求和政府的提供不對等;二是服務性不強,黨建工作只讓領導滿意,卻沒讓群眾滿意;三是城市味不足,過去的城市黨建是按照農村、機關、企業來抓,簡單地以支部為單位,各自為戰,沒有抓住城市黨建的要點。

“工作時間,我是秦都區委機關一支部的一名普通黨員,受支部管理,但下班後,我大部分時間在社區、在家中,黨員身份沒法發揮作用。”這是謝軍拿自己打的比方,並以此說明,按照以前的做法,黨的觸角無法延伸到八小時工作之外。

這就反映出,城市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政治功能不強,領導作用發揮不充分的實際問題。

“城市基層黨建應該把目光聚焦城市二字上”,謝軍說,城市是一個陌生化社會,要搞清楚城市居民的依賴性在哪?聯繫點在哪?黨建工作才能“網住”更多的人。

秦都區給出的答案是,如今城市居民的依賴性體現在:生產發展中、生活服務中、興趣愛好等方面。

以興趣為例,秦都區文化和旅遊局拿出了一組數據。從2019年5月份開始成立興趣鏈黨建聯盟以來,全區組成模特、閱讀、籃球等興趣黨建聯盟12個,報名積極參與興趣黨建聯盟的社團就有上百個,參與人數多達上萬人。每個社團都有黨員,總共吸引黨員1500名,每名黨員再發揮自己的帶頭作用,這就將一大批居民聚攏在了黨組織之下。

“要摸透城市發展的特點,用系統的思維去做城市黨建工作,將黨組織織密織牢,打破黨員隸屬於一個支部的窠臼,讓黨員在不同的平臺上有歸屬感,發揮黨員在各個場合的作用。”謝軍說,“三鏈”正是基於此,被正式提出的。

在嶽東峰看來,“三鏈”破解了《意見》中指出的“總體設計、系統推進不夠,各自為戰,工作碎片化”的問題,秦都區將中央的要求轉化成了具體的行動方案,走出了自己的路子,並且從多方面、整體上、符合城市發展潮流,去推進城市黨建。


打破“條塊”界限

一兩個設計師組成一個小單位,在秦都區,這種小團體目前有500多家。他們只受行業主管部門垂直領導,雖生活辦公都在社區,但彼此聯繫卻不緊密,社區黨組織,對他們而言也只是“擺設”。

這個事情折射出眼下基層黨建面臨的窘境:街道社區黨組織統籌功能不強、轄區單位黨組織遊離於條塊之外、彼此聯動不緊密等。

“社區是區域概念,是塊狀的,單位受其上級管理,是條狀的。過去,大家各幹各的,塊狀效能沒有得到有效發揮。”嶽東峰認為,這些問題不止發生在秦都區,也是絕大部分城市黨建的通病。

嶽東峰的觀點和《意見》相一致:要推進街道社區黨建、單位黨建、行業黨建互聯互動,探索以塊為主、條塊融合、雙向用力的具體抓手,健全雙向壓實責任、雙向溝通協商的工作機制。

謝軍說,面對城市基層黨建新形勢新要求,秦都區推動將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發揮在“三鏈”上,以黨建為紐帶,打造利益共同體,把黨建工作鑲嵌在上面,目的是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他舉了個例子,秦都區在電子、醫藥、新材料和裝備製造等四大支柱產業上建立黨建聯盟,將上下游企業各類資源統籌起來,發揮裂變效應,把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轄區步長製藥每年七八月是生產淡季,期間會有60餘名產業工人閒置,而此時卻是麗彩藥業的用工緊張期,通過醫藥產業黨建聯盟這一平臺,及時掌握情況,積極協調兩個企業工人調配使用,可以節省一筆不菲的支出。

面對秦都區建立起利益共同體的做法,嶽東峰持肯定態度,單位遇見困難了,社區黨組織給予幫助,自然將各單位凝聚起來。但同時他也指出,單位在享受便利,做好本單位工作的同時,也要盡好自己的義務。

秦都區建立的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正是朝這個方向在努力。街道黨建聯席會議在“大問題”上下功夫,引導駐區單位、非公企業和社會黨組織負責人積極履職,社區黨建聯席會議則側重“小事情”,通過有效對接駐區單位行政資源和居民需求,實現服務資源的共享和社會治理。

謝軍坦言,這個制度雖然不算新,但是卻實打實解決了駐區單位“各自為戰”的問題,如今,黨組織引導駐區單位參與轄區中心工作,單位在受益的同時,也能看到協同作戰的效果在逐漸展現。

秦都區:黨建“三鏈”意在破解“短板”


做扛著旗幟的“店小二”

從2019年“三鏈”正式全面實施以來,秦都區城市基層黨建在服務上下足了功夫。

在嶽東峰看來,秦都區的做法推行時間雖然不長,效果卻比較明顯,主要是推動了服務資源下沉,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支部、黨員切實扮演了“店小二”的角色,貫徹和落實了十九屆四中全會中“要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中心向基層下移,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下沉到基層。”的精神。

比如,在服務鏈上,秦都區在街道社區、公園廣場、十字街頭等人群聚集地建設了141個“心心秦家”,可以為城市居民提供免費手機充電、快遞存取等基本服務。並且規範提升了9個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和99個社區黨群服務工作站,提供法律諮詢、心理疏導等內容。在興趣鏈上,向各類興趣社團開放文體館160餘處。

謝軍介紹,目前,秦都區按照抓協會、抓制度、抓陣地等三方面發揮興趣社團黨建聯盟的組織引導作用,提供設施保障服務和專家指導服務的同時,也進行政策宣講,引領大家創作各類精品節目,以此傳播紅色文化,凝聚社會正能量。

興趣鏈上舉辦的各種活動,比如歌唱比賽、模特大賽等,目的是要唱響主旋律,讓噪音、雜音沒有存在的空間。

在嶽東峰看來,秦都區在興趣鏈上的做法值得肯定,他認為黨是政治組織,更要發揮政治引導功能。目前,秦都區在這方面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比如在發展鏈上,人民路商圈黨建聯盟成立以來,先後吸引了30餘家單位參加各類服務活動20餘次,體現更多的是服務功能。

就此,嶽東峰說出自己的想法,他認為基層黨組織的工作人員不能只滿足於做一個普通“店小二”,更要做一個舉著旗幟,能為他人領路的金牌“店小二”。

到底該怎樣做,才能讓服務和政治引導功能實現統一呢?嶽東峰說,首先要繼續做好服務,這樣才能聚攏群眾,但這是第一步,接下來要把服務當成一座“橋”,將黨的方針、政策等通過“橋”輸送給群眾。

嶽東峰認為,秦都區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三鏈”機制,就像一棵剛露頭的樹苗,成長勢頭很好,但澆水、施肥、培植同樣十分重要,需協調各方、多措並舉,樹苗才能茁壯成長。

來源:《當代陝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