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權分化丨明代士學精神引發教育危機,如何化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提倡的一種學習方法。明代從建國初期就重視教育,儒學思想在明代最受重視,也逐漸形成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在全國各個地方都設有教學機構,以科舉制度提拔寒門學子,使明代出現了許多的文人墨客,積累大量的人才儲備。

“士”作為地方的標杆,是傳統文化薰陶而成,隨著明代教育的發展,“士”人階級不斷擴大,也逐漸掌控地方的文學風氣,“士”在地方官員中本就是一個特殊群體,人群數量極為龐大,明代為了管控當地的士風習俗,創辦學堂,推行儒學思想,建立科舉制度,都為明代和地方的發展起來很好的推動作用,但由於地方官員們的腐敗,為明代的教育發展帶來的重創,也牽絆了明代發展的腳步。

政權分化丨明代士學精神引發教育危機,如何化解?

明代重視儒家思想的教育,從建國初期就創辦儒家學堂,在各個地方建立教學機構、開辦社學,在“士”風盛行中,儒家教育何去何從?

明代在建國初期,安定天下、發展經濟、發展儒學、創辦學堂、建立科舉制度就是重中之重。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是在不斷改善中建立的,明代最初在中央設立國子監,後在地方設立學堂,書院的建立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學堂書院也逐漸在民間盛行起來,寒門子弟唯一的出頭機會就是學習,在沒有強大的家庭背景下,寒門子弟的求學之路並非那麼輕鬆。

隨著地方學堂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科舉制度對寒門子弟的鼓舞和地方官府的幫襯,求學之路,亦然盛行。起初地方官員對於地方推行儒學風提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儒家思想的傳播和對寒門學子的影響,都讓民間百姓感受到唯有學識才能改變命運,才能走向仕途。

起初仕途的起點是很低的,寒門弟子只要通過刻苦努力的學習,參加科舉考試,考試通過方可。其中科舉考試的榜首稱之為“秀才”,這一稱號在民間傳開,寒門學子爭相學習,也就逐漸出現了社學,社學是最基礎的理論知識,與地方的教育更為貼切,使儒家教育體系更能走進廣大學子的生活中。

政權分化丨明代士學精神引發教育危機,如何化解?

挑燈夜讀在當時也是一種學習風氣,白天學堂聽老師講授知識,晚上挑燈夜讀為自己鞏固知識,增加學識,提高學問都有很大幫助。在如此濃厚的學習氛圍中,明代的經濟也隨著教育的發展,慢慢壯大起來。

“書中只有黃金屋,書中總有顏如玉”。

在民間大多是寒門子弟,家庭條件也比較艱苦,不能一心只讀聖賢書,還要兼顧生活,他們把在書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以小攤販為起點,慢慢帶動明代的經濟發展。

利字當頭,因學而亂,指的就是明代。明代的儒學教育,讓明代達到鼎盛時期,科舉制度不止為明代輸送和儲備了大量的人才,也推動了明代的經濟發展、政治發展。地方子民在通過學習中,找到生財之道,民間大多人口眾多,由於家庭的經濟狀況無法人人都能求學,一些小商販的興起帶動了民間的經濟發展,在民間也逐漸形成一種階級制度。

明代雖崇尚學文,但強大的家庭背景才是求學的根本,沒有家庭的支持,有再多的才華也是枉然,民間的階級制度主要以財富和才華來區分的。經商之家有條件為家中子女請先生到家單獨教導,親自教授學問,

而文學世家,家教極為嚴格,學問才識也尤為突出,深受愛戴,因此在明代的地位也是比較高,相較之下,寒門學子尤為艱辛,而賄賂之風也逐漸成形。

政權分化丨明代士學精神引發教育危機,如何化解?

以文學引發的教育危機,不過是人心發生了改變,貪婪成了文風敗壞的關鍵所在。學堂最初的期許就是發展,讓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提高文學素養才是立國之本,但是學識帶來的財富,也是明代科舉制度走向另一個極端,成為一些人謀利的武器,也成功掩蓋其罪行,為明代後來的發展埋下了隱患。

明代的科舉制度,成了一些官員掩蓋其罪行的武器,是明代教育的弊端,在地方仕途制度的不斷完善中,教育體系也逐漸走上正軌。

科舉制度是對儒家教育體系的肯定。明代在儒學體系的管理之中,把權力都放給了地方官員,地方官員有足夠的實權,同時在地方官吏的官吏條例中也有提到:地方是培養天下才子的地方,要以儒學為首,加大對學生的培養,要以大局為重,多為朝廷舉薦人才,在科舉制度也有提到一點。

“秀才”雖為榜首,是天下才子學習的榜樣,對其秀才的選舉也是極為嚴苛,後來把農學知識、經商之道、政權管理、軍事理論都納入科舉制度中,通過成成選拔,選取最為優秀的人才為朝廷效力,造福百姓。

政權分化丨明代士學精神引發教育危機,如何化解?

說到文學造詣,無人能及文學世家,說到農桑之術,無人能及民家子弟,說到軍事管理,無人能及大將之家,說到經商之道,無人能及商貿之家,在如此嚴格的科舉制度的選拔中,亦在無形之中為科舉制度設立了門檻,寒門子弟想要考取功名,就要為此付出很大的代價,也有人為考取功名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在嚴苛的制度中,官員們無法為朝廷提拔人才,面對上面的壓力和權力的誘惑,亦然形成一種不良的風氣。

地方官員的權力過大,在地方可以一手遮天,明代皇帝所看到的繁榮景象,都是官員們刻意營造的一種假象,官員的相互勾結,使得科舉制度不再公正無私,反而成了官員們為謀其利益的保護傘,官員之間的相互包庇,官員同民間小人相互勾結,把儒家思想帶入仕途中,把科舉考試名額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使那些民間子弟沒有機會參加考試,無法實現自己的偉大抱負,無法報效朝廷,無法光宗耀祖,以至於朝廷無可用的人才,埋沒了許多學識淵博的人才。

權力分配的不均衡,等級制度的弊端,對財富的貪婪之心,都導致明代儒家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極端的一種表現,但面對權力、地位、財富的誘惑,在儒家思想中都有提及,也為明代儒家思想和政治教育得以流傳,讓世人為之稱頌。

政權分化丨明代士學精神引發教育危機,如何化解?

明代士學精神對儒家教育的衝擊非常大,為了阻止和改變士學精神,明代利用儒家思想和政權格局,讓儒家教育體系流傳至今。

政權之爭,在古代就一直沒有停止過,為了政權引發的戰亂數不勝數,而明代政權體系的漏洞,阻礙了明代發展的大局觀,明代本想以仁治天下,用儒家文學感化人的思想,儒家思想主張“仁政”、“王道”、“禮制”,是儒家思想的大智慧。

孟子曰:“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

為何在教育體系已經完善,儒家思想也已經傳播開來,一切都看似往好的方向發展了,在可以看見勝利曙光的時候,儒家教育發生瞭如此巨大的變故而不知自,主要問題出現在地方官員的管理中,官員的權力過大,而通過科舉考試,走向仕途的官員們,沒有實權,方方面面都收到約束,無法實現自己的偉大抱負,這也導致明代的人才流失。明代在官員人數中已早有規定,官員職位居多,但實權卻把握在少數人手中。

在發現問題的關鍵所在之處,改變就是做好的選擇,科舉制度是明代發展的大局,不可破壞大局,唯有分權方可解決,在此之前參加科舉考試的大多是官家子弟、文學世家、寒門子弟甚少。

政權分化丨明代士學精神引發教育危機,如何化解?

瞭解民間疾苦,造福一方百姓,忠心愛民的只有寒門子弟,因此科舉制度在此時受到重視,經過嚴格的篩選中,一些寒門子弟成功的脫穎而出,多年的學識積累,使他們心中的遠大抱負得以實現,在權勢面前,他們毫不畏懼,直言不諱,為明代的發展帶來了轉機。

有臣如此,何談之憂,在科舉制度的改革之後,選取的都是一心為民,忠於朝廷的英勇之才,在地方管理上,以民為本,是民之所向。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

“士”作為當時社會的風向標,不可有一點懈怠。仕途是每位學者的嚮往,考取功名,建國立業是學者努力的目標,如今風向標都歪了,風氣亦是如此不好,但是學者心中的正義,促使風向標得以轉正。考取功名,建功立業不過是為了天下百姓,心中存有道義就不會走偏。學者不管在那個朝代都是文化傳承的精神所在,是文化真正傳播的使者。

參考文獻:

《明宣宗實錄》

《明史》

《明宣宗實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