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克庸“閒讀‘幼學’”卷一之:歲 時(13)


周克庸“閒讀‘幼學’”卷一之:歲  時(13)

圖片來源於百度圖庫


二月朔為中和節,

三月三為上巳辰。

二月初一為中和節,三月初三為上巳日。

朔,農曆每個月的初一為“朔日”。《釋名》:朔,“月初之名也。”中和節,據《新唐書•李泌傳》,唐德宗貞元五年下詔,以二月初一為中和節。是日民間以青囊盛百穀瓜果種互相贈送,稱為“獻生子”。中和時里閭釀宜春酒,以祭勾芒神,祈求豐年。百官進農書,表示務本。

上巳,漢以前指農曆三月上旬的巳日。民俗於是日修禊(河邊嬉戲,臨水洗濯)以拔除不祥,魏晉後“上巳”固定為三月初三。辰,時光,日子(辰光、誕辰之“辰”即用此義)。

冬至百六是清明,

立春五戊為春社。

冬至後一百零六天是清明,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為春社。

冬至,清明,皆為節氣名。冬至在十一月中(農曆,下同),清明在三月初,二者相隔一百零六天。

立春,節氣名。戊,天干的第五位,故代指“五”。五戊,即第五個戊日。古時以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為春社日、立秋後第五個戊日為秋社日。春耕前祭祀土地神以祈豐收,謂之“春社”;立秋後舉行酬祭土地神活動,謂之“秋社”。社,土地神。引申指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典禮。

寒食節是清明前一日,

初伏日是夏至第三庚

寒食在清明的前一天,初伏是夏至後第三個庚日。

寒食,節氣名,又稱“禁菸節”。是日禁菸火、吃冷食(《荊楚歲時記》:“去冬節一百五日……謂之‘寒食’,禁火三日”),故曰“寒食”。據傳與晉文公悼念介之推的之事有關。《後漢書•周舉傳》:“太原一郡,舊俗以介之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鹹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介之推(又作介子推),春秋時期晉國名臣。晉國內亂,太子申生遭陷害致死,公子重耳逃亡,風餐露宿,飢寒交迫,介之推相隨十九年與重耳同生死共患難,並曾割取自己的股肉為重耳充飢。重耳返晉登基為晉文公後,介之推隱居綿山(今山西介休縣)不肯受賞。晉文公帶人馬前往綿山尋訪無果,下令三面燒山。大火三日後方熄滅,介子推已焚骸身亡。晉文公重耳深為愧疚,遂改綿山為介山,立廟祭祀,並於清明前一天禁火冷食。後“寒食”成為二十四節氣之一。

初伏,是“三伏”中之頭伏(的第一天)。夏至,節氣名。第三庚,第三個庚日。庚,天干的第七位。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

四月乃是麥秋,

端午卻為蒲節。

四月正是麥秋,端午卻為蒲節。

麥秋,麥子成熟的季節。宋寇準詩《夏日》有句雲:“日暮長廊聞燕語,輕寒微雨麥秋時。”秋字本義即“禾穀孰(熟)也”(《說文》)。

端午,五月初五。明外方山人《談徵•事部》:“端午者,淮南鬥五月建午。《說文》:午,牾也。五月陽極,陰氣仵逆陽冒地而出也。五月午時,正陰陽衝會之時,所以謂之‘端午’。”這一解釋未必準確。端者,開頭也;午者,“五”之假借也。明張存紳《雅俗稽言》:“《歲時記》:五月一日為‘端一’,二日為‘端二’,五日為‘端五’,端,即初也。”蒲節,即端午節,因民間端午有於門上掛菖蒲葉的習俗,故稱端午為“蒲節”。

2020,4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