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教育學生心得

作為一位老師,如何對待遲到的學生?

我從事農村小學教育事業已經三十年了,同時長期擔任班主任工作,經常會遇到學生上學遲到的現象,我每次遇到學生遲到這種現象,我就會冷靜下來,按如下的方法去做的:

一,制定班級公約

我在每學期剛開學的時候,就給班級定好合約--------遲到的學生不必喊:【報告】。直接就悄悄地從教室的後門輕輕地走到自己座位上坐下,靜下心來聽老師講課。

我是這樣想的:如果學生喊了一聲【報告】,那麼就會迫使老師停止講課,去處理這件瑣事,那麼班裡正在聽課的孩子情緒就會波動,老師就得停下正在講的課再次去組織教學,這一年就會影響課時進度,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如果遲到了,就更適宜我的這種做法。

我經常會親眼看到(我在閒堂時):有些老師看到學生遲到了,老師仍然繼續上課,遲到的學生就站在教室門口不住口地喊:“老師,報告!老師,報告!。。。。。。”老師本想不要因這件事去耽擱課時教學進度,而班裡的其他同學就會早已不把心思放在老師的講課上了。精力就都會分散到了遲到的孩子身上。反而會耽擱更多的授課時間,我認為這種方法最不可取。然而,不喊【報告】就不會傷害孩子們的自尊心,反而會增強了孩子們與老師的親和力,學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往往有的孩子喜愛偏科,我認為也有另一方面原因,也就是該學科的科任老師傷害到了孩子們的自尊心,孩子們對該學科的科任老師產生了牴觸情緒,於是發自內心就不想學習這一學科。

二,課後處理

學生遲到了,本來孩子就覺得理虧了,在能安心上完課之後,學生的心情也就平靜下來了,這時候,老師再心平氣和地詢問孩子遲到的原因,比如因家人生病了的原因,老師不但不能批評,而且應該在全班學生面前予以表揚;如果是自身原因,比如因貪睡或上學路上貪玩,老師只是給他分析這些壞習慣的害處,要求他以後改掉這些壞習慣,這樣學生就會對老師產生感激之情,他就能【親其師而信其道】了。從而也就不會對你所教學的這門課產生厭學情緒了,從而就會加倍地努力學習你所教學的這門課了。

三,對待屢教不改的學生

每個班級裡的學生都有不聽話的,對待這樣的孩子我是這樣做的:

(一),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持之以恆。

對待這樣屢教不改的孩子,就需要我們老師對待孩子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持之以恆了。對待學生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正所謂【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給他們分析這種壞習慣養成所帶來的後果,老師講話時要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堅決不能讓孩子產生一絲一毫的畏懼心理,講話時要聲情並茂,多撫摸他,對其輕聲細語的進行說教。對待有的孩子,不是一次二次就能教育好的,需要我們堅持,堅持再堅持,絕不要存在放棄的情緒,總會【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

這樣就有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這個孩子如果改好了就會帶動全班同學更加上進的,與此同時,這個孩子稍微有點進步,我們就要在全班同學面前提出表揚,老師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這個孩子在學習上不善於遵守紀律,經常上課遲到,但他可能打掃衛生積極,樂於幫助其他同學,或是作業比較認真,老師都可以提出表揚,採取多表揚少批評的原則,我想,經過老師的努力,努力再努力,就總會等來成功的。

四,絕不體罰或變相體罰遲到的孩子

對待遲到的孩子,我絕不會去體罰或變相體罰的,我經常會看到:有的老師,只要是孩子遲到了,立刻就會放下教學任務去體罰或變相體罰孩子,體罰的形式各式各樣,有的讓孩子【蹲馬步】;有的讓孩子做幾十個【俯臥撐】;有的讓孩子【面壁】;有的給孩子畫個圈,讓 孩子在圈裡站不準出界;有的讓孩子下頜掛在課桌或椅子上。。。。。。。等等。

這種做法傷害了孩子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其他的孩子也會感到寒心,並且這也是違反了《教師法》及《未成年人保護法》的,這種教育方法是不妥的,就有可能導致全班同學對你所教的學科產生厭學情緒。

五,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繫

我們教育孩子主張【三位一體】式的教育,有時單憑我們個人的說教不一定就能成功,特別是劣跡難改的孩子,這時就得必須通過家訪,但絕不要把家長及孩子叫到辦公室或學校的公開場所進行大聲訓斥,而要平心靜氣地當著孩子的面,給家長分析如果不改掉遲到的壞習慣,等到將來走到社會上,無論做什麼事都會三心二意,不能盡職盡責等等一些不利之處。

告訴家長嚴禁打罵孩子,家長就會體會到你對他家孩子真的關心,就會發自內心配合老師對孩子進行說教了。同時孩子也也體會到了老師對他的無比關愛了,我認為這樣的教育效果較好。嚴禁老師告學生的黑狀,這樣如果遇到脾氣不好的家長就會打罵孩子,這樣就會導致事情的結果很糟。

總之,以上僅是我個人不成熟的看法,大家若有更好的方法不妨拿出來交流,本人會洗耳恭聽。

下附有些老師懲罰遲到學生的插圖:

個人教育學生心得

老師體罰遲到的學生:蹲馬步

個人教育學生心得

老師大聲訓斥遲到的學生

個人教育學生心得

遲到的學生被體罰:面壁

文稿【原創】 文稿來源於本人自身工作實踐經驗。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敬請諒解或予以刪除並責罰本人。

作者----枯木逢春 2018 年3月2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