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倦怠期,我們如何度過?

任何一個人,在長期從事某種職業的時候,都不可避免會漸漸產生一種疲憊、睏乏,甚至厭倦的心理。人們常在感情生活中感慨的“三年之痛、五年之冷、七年之癢”,在我們的職場生活中也同樣適用。在一項對職場人員流動的調查中顯示,職場的新人平均在第三年、第五年和第八年時,選擇離職的概率最大。而現代人產生職業倦怠的時間也正在越來越短,有的人甚至工作半年到八個月就開始厭倦工作。

職業倦怠期,我們如何度過?

在工作中,你需要對職場倦怠的狀態保持警惕。無論是由於長期單一領域的工作,還是由於達到上升瓶頸,或者是因為外部的、企業自身的客觀問題,都有可能導致你的倦怠心理。當進入職場倦怠期時,有些人可能並不自知,任其發展,直到慢慢產生對工作厭惡的嚴重負面情緒,同時也失去了生活的平衡。實際上,當你發覺自己在上班時難以提起興致,只是依仗著一種慣性來工作,而一到下班後就生龍活虎、感覺輕鬆愉悅時,你就已經進入了職場倦怠的前期階段了。隨著這種對工作疲倦感的累積,你會開始產生敷衍的、不安的情緒,直到最後,甚至會在下班後依然感到內心的疲憊與無力。


職業倦怠期,我們如何度過?

如何度過倦怠期?

1、從內部變化開始。

轉換思維方式,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給自己的生活設定明確的目標和意義,誠然,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罕見的,難以達到的心理成就。可是,經過深思熟慮,我們總可以確定未來人生中一個月或者幾個月的意義所在,用一種新的方法重新審視自己短期生活,會是你擺脫職業倦怠的最好方法。

職業倦怠期,我們如何度過?

適當發洩不滿的情緒。情緒的積累,總要以某種方式發洩出來,當你已經發覺自己的職業倦怠狀態,或許你已經需要一定的發洩,才能使自己的心態回到正常的狀態。可以瘋狂的唱歌放鬆心情,也可以去攀巖,把自己累得精疲力盡,或者去找個遠方的好友,永久別的重逢沖淡自身的壓抑。

職業倦怠期,我們如何度過?

2、尋求外部改變。

雖然換個新的部門或工作,體驗不一樣的工作環境,是擺脫職業倦怠最簡單直接的辦法,但是在你短期內沒有更好的工作選擇的時候,把目光投向八小時工作之外的時間,是最好的方法。放棄以往下班吃飯睡覺看電視的枯燥日常,改變一下你的生活習慣,在下班之後,去體驗不一樣的業餘生活,遠足也好,閱讀和充電也好,去看看城市裡你沒有去過的地方,甚至可以做點副業,比如“擺攤”——因為所有能直接地使人看到自己的付出得到回報的行為,都會對一個人的心理有很大的鼓勵作用。無論是哪一種方式,都能夠大大降低“乏味”工作本身在生活中的比重,讓你對生活有所期待,從而減少你在職業倦怠情緒中消耗的精力。

職業倦怠期,我們如何度過?

加拿大著名心理大師克麗絲汀·馬斯勒將職業倦怠症患者稱之為“企業睡人”。很多職場工作者對於職業倦怠症往往故意視而不見,以為像感冒一樣能不藥而癒。事實上,不找出真正原因,往往會讓自己愈來愈不快樂,嚴重的話也許會陷入難以自拔的憂鬱症中。當你發覺自己進入了工作倦怠期時,重要的是不要消極對待,逆來順受,而是應該主動的意識到自己需要做出一些改變——換個角度、反思自己,給自己多一些喘息的空間,嘗試不同的手段從自我的陰影中擺脫出來,否則,不管換多少次新工作,你也無法擺脫職業倦怠期的循環“魔咒”。

職業倦怠期,我們如何度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