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上班的心情和春遊一樣“倍爽兒”

“早上完全起不來,太困啦,一想到上班就頭疼,3個鬧鐘都叫不醒我……都說早晨叫醒我的不是鬧鐘,而是夢想,看來,我真是沒救了!”

清明節後上班的第一個大清早,就聽到同事這樣的抱怨,讓我忍不住想起那句話“上班的心情比上墳還沉重”,真是渾身一個冷戰啊。如果我們每天都以這樣的心情來上班,該是多麼煎熬呀。


3招消除“職業倦怠”| 讓上班的心情和春遊一樣“倍爽兒”

職業倦怠


有時,焦慮、失落、厭倦這些“壞情緒”總是不期而至,其實不用過分擔憂,或許,它只是來提醒你,需要為自己的生命做點什麼了?

其實這些情緒不過是“職業倦怠”的表現罷了。這種情緒對於工作多年的職場老司機尤其普遍,人們往往在忙忙碌碌的工作過程中忘記了初衷,你到底為什麼出發?又在追求些什麼?這到底是不是你想要的?就這樣,不問來路,不問去往,走著走著,我們就把自己迷失了。

那種感覺就像是走在“最美人間四月天”裡,你只是看到了一朵花、一片葉,突然就忘了,你為什麼來到此處,心中一片空洞,無法再體會美好,那種糾纏彷彿要將整個春天吞噬。

本文利用新精英職業生涯規劃師課程裡的分類,將這種“壞情緒”分為3種:

厭倦:主要表現為:動作不協調、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

焦慮:主要表現為:盜汗多尿、容易情緒激動、忐忑不安

失落:主要表現為:遇事愛抱怨、空虛沒動力、唉聲嘆氣

3招消除“職業倦怠”| 讓上班的心情和春遊一樣“倍爽兒”

職業倦怠


一旦遇到這種情緒,到底該怎麼破呢?下面聽我一一道來:

所謂厭倦,主要是“興趣”缺失,可以通過培養興趣、發展副業的方式來自我調整,有時候興趣無須有用,就是一種工作和生活的調味料。人在職場,其實很難將興趣變成職業,即使真正成了,可能興趣的意義也就少了,所以不妨將興趣發展成志趣,通過設置挑戰、升級打怪的遊戲化方式讓自己興致盎然。

所謂焦慮,主要是“能力”缺失,主要是對自己做的事情沒有信心,所以內心擔憂,這個時候一般你可以選擇兩個路徑,一是調整要求,自我要求和能力不匹配就會焦慮不安,不如安安穩穩做能夠掌控的事,那樣胸有成竹自然也就不再提心吊膽;二是提升能力,運用行動學習所倡導的“邊學邊幹”的方式,遇到問題,不把他看成一座讓你感覺窒息的大山,而是當成自我提高的跳板。一般來說可以通過“333”原則來提升,讀三本相關的書籍、請教三位專業牛人、做三件有挑戰的事。

除此之外,還要善於運用自己的優勢,簡單點來說,就是去做自己更擅長的事,發展你的長處,創造更高的價值,而不是把精力都用在補短板上,努力去做到“事半功倍”,而不是“事倍功半”。

所謂失落,主要是“價值”缺失,我們工作過程中最在乎的是什麼呢?僅僅是金錢嗎?顯然不是,我們還在乎情感歸屬、在乎成就感、在乎自我實現。我們是社會人,有各種社會需要,這體現了我們的職業價值觀。當你遇到這種痛點,不妨深刻反思一下,你到底想要什麼?你投入職場最終想要的到底是什麼?那是底層的邏輯,也是你的核心職業價值觀,更是你必須要洞察的內心。

在此基礎上,再去思考,目前的工作是否在支持你的需要?是否能夠助你達成理想?和你的價值觀是否匹配?哪些地方我做的還不夠?我應該做起什麼去調整目前的狀態?哪些是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然後在反過來問自己,這些是我想要的嗎?這樣重複幾次,你定能找到內心的答案。

最後,回到開始的場景中,也許那也是你十分熟悉的場景,不妨在抱怨之前想想自己的詩與遠方,讓你的思想兜個風,然後再反過來,讓自己落回現實的“苟且”,準確的說這不是苟且,這是芸芸眾生甘之若飴的小日子,是我們奮鬥的根本,然後一泡清茶亦或一杯咖啡,開始這精神抖擻的一天!

3招消除“職業倦怠”| 讓上班的心情和春遊一樣“倍爽兒”

精神抖擻的一天


加油吧,職場中叱吒風雲的你!

加油吧,疫情漸遠、滿血復活的春天!


引用說明:本文引用了新精英職業生涯三葉草模型中部分內容作為思考框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