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探索 | 一項研究表明深部腦刺激術或可拯救嚴重厭食症患者

以瘦為美似乎已經成為當今潮流,不少女性對美的要求越來越挑剔,對瘦的要求也越來越病態。甚至有不少人通過節食、斷食、催吐等不良行為瘦身美體,導致得了進食障礙,患了神經性厭食症。

圖片

神經性厭食症

神經性厭食症,通常簡稱為厭食症,是一種嚴重進食障礙,其特徵是患者對身體外形及體重的自我感知扭曲而導致的自發的和持續的飲食攝入減少。根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可將厭食症分為限制型和暴食清除型兩個亞型。厭食症也常常共病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等精神疾病。成人厭食症的治療難度極大:尚無循證醫學證據表明藥物治療的有效性;據估計,約20%的患者對現治療手段無效。

孫伯民教授團隊的前瞻性臨床研究結果“Deep brain stimulation of the nucleus accumbens for treatment-refractory anorexia nervosa: A long-term follow-up study”在國際神經調控權威期刊《Brain Stimulation》在線發表。

文章通訊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孫伯民教授,研究開展過程受到心理科林國珍主任、金海燕主任的大力支持,佔世坤主任和劉偉醫生為共同第一作者。

圖片

擺脫厭食症的患者身材恢復了正常

課題組前期研究結果顯示雙側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 NAcc)深部腦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可作為難治性厭食症的有效外科神經調控治療手段,但仍需更大樣本的隨訪隊列研究證實。

該前瞻性研究旨在探究NAcc-DBS在難治性厭食症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主要研究終點為術後兩年隨訪節點手術相關併發症的發生率和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的改善程度;次要研究終點為24項漢密爾頓抑鬱量表(HAMD)、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耶魯-布朗強迫量表(Y-BOCS)、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SDSS)和簡易智力狀態檢查量表(MMSE)的改善程度。

本研究入組29名難治性厭食症患者,1名患者因非醫療因素未完成兩年隨訪,共28名患者納入數據分析,其中限制型厭食症患者13名,暴食清除型患者15名。術前基線BMI平均值13.01 (SD 1.86) kg/m2。

安全性方面,僅一名患者術後18月因排斥反應行手術取出刺激器。未出現顱內血腫、手術切口感染、電極移位、斷裂等嚴重手術併發症。

有效性方面,BMI在術後六月隨訪節點即得到顯著改善,術後兩年BMI平均值為17.73 (SD 3.54) kg/m2,顯著優於術前基線水平。在情緒共病方面,抑鬱、焦慮、強迫共病在術後兩年隨訪節點也有顯著改善。患者的社會功能評分顯著優於術前基線水平。手術對患者的智力水平無明顯影響。進一步的事後分析則顯示,NAcc-DBS效果在單純限制型厭食症患者中的效果更為顯著。

編 輯 | 耳苠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