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立法,今年將打造示範區

中山市已於4月15日印發實施《中山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對新一輪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這也是繼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後,中山再次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發起“衝鋒號”。

記者近日瞭解到,為確保生活垃圾工作有效推進,中山正加快推進《中山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立法工作,強化垃圾分類法律保障,提高政策執行剛性。

按照《實施方案》,今年中山將選取東區作為試點,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

中山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立法,今年將打造示範區

中山西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

3年投入超過3400多萬元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對於中山市民而言,生活垃圾分類並不陌生。2017年,中山市曾大力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出臺實施《中山市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實施辦法》。

2017年,中山市成立了市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領導小組,成員包括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城管執法局、生態環境局等11個市直單位和24個鎮區。同時出臺了《中山市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方案》《中山市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整改工作實施細則》《中山市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設備配置標準》《中山市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考核實施方案》等文件,明確推行“四分類”(有害垃圾、可回收物、特殊行業廢棄物、其他垃圾)的垃圾分類模式。

為鼓勵鎮區推進相關工作,中山制定《中山市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考核獎勵辦法》,對各鎮區的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進行考核和獎勵。2017年至今,中山市還投入3400多萬元用於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建設、設施購置、宣傳考核等工作。

系列舉措之下,中山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不斷推進。據統計,中山市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強制實施單位超過1600個,並建立專門的檔案管理,各單位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全部配置到位。此外,市內部分單位推廣“互聯網+”垃圾分類回收系統,東區天明花園A區、東區盛景尚峰、中山市住建局和五桂山學校等單位均安裝了生活垃圾分類智能回收站,通過回收獎勵、電子錢包有償回收等形式鼓勵居民主動、正確分類。

中山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立法,今年將打造示範區

中山在街頭配備生活垃圾分類設施。

基本建成 “一鎮一站,一村一點”

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理是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重點,也是分類工作最終落實的關鍵。

在運輸環節,據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介紹,目前,中山已建立了“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系統,基本完成了“一鎮一站,一村一點”建設。具體收運流程為:各村委會負責村的保潔工作,並將生活垃圾集中到村的垃圾收集點(或居民自行投放到垃圾收集點),鎮環衛作業單位負責將生活垃圾收集到鎮轉運站,集中壓縮後再轉運到垃圾綜合處理基地進行處理。

同時,中山還對大件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在城區實行大件垃圾上門回收制度,對於光管電池等有害垃圾單獨收運,運輸到專用倉庫暫存,定期委託有資質的單位進行無害化處理。目前,各鎮區已分別建成一座可回收物儲存倉庫和有害垃圾暫存點,專門用於垃圾分類收集暫存。

中山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立法,今年將打造示範區

中山已試點鋪設可回收垃圾智能回收設施。

垃圾處理能力每天約5460噸

在終端處理環節,中山市已建立以中心、北部、南部三個組團式垃圾綜合處理基地為核心的城鎮生活垃圾處理系統,初步解決了部分市域範圍的生活垃圾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問題。

據介紹,三大垃圾綜合處理基地均採用將垃圾焚燒發電、衛生填埋、汙水處理、爐渣制磚等多種方式有機結合的垃圾綜合處理方式。近年來,中心基地和北部基地擴容工程已經建成並投產運行,三大基地現投入使用的焚燒發電廠有5座,配套垃圾填埋場3座,汙水處理、飛灰處理等設施配套齊全,垃圾處理能力每天約5460噸。

終端處理設施擴容工作仍在開展。中山市正推進南部基地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擴容)工程項目以及有機易腐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建設,預計2021年建設完成。此外,部分鎮區如橫欄鎮、南朗鎮也在積極探索建設小型廚餘垃圾處理設施,為廚餘垃圾分類處理提供了硬件支撐。

【記者】雷海泉

【攝影】葉志文

【通訊員】城管宣

【作者】 雷海泉;葉志文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